APP下载

基于创新思维培养下中学数学教学教育与研究

2018-06-07邓婧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数学教学

邓婧

【摘要】创新是民族进步的源泉,是引领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要,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受到各界的普遍关注。每个教育者都应注重及探索学生创新精神及創新思维的培养。数学学科是一门思维性学科,也是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环节,同时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关系到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好坏。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中学数学的教学经验,首先分析了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中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树立创造性教学观念、关注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求异思维、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这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创新思维 数学教学 教育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70-01

一、创新思维培养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数学是贯穿于学生求学生涯的一门重要学科,被普遍认为是启迪人类智慧的学科之一。数学是一门思维性科学,在学生的中学学习阶段,数学教学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锻炼。在数学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获得数学相关的知识技能,对于学生而言,这整个过程都是大脑的运转及思维跳跃的过程。对于老师,数学教学过程是对数学进行加工及再创造,是一种创新的体验。创新的精神和意识在数学教学中被重新唤起应该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由此可见,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

二、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树立创造性教学新理念,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的受体是学生,然而教学的主体更应该是学生,对于中学数学教育而言,教师不仅仅对学生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个学习环境中,学生能够开阔其思维,积极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在这个环境中,学生有充足的空间和时间去探索和解决数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一味的就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知识。数学教学课堂就是这个环境,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只有不断的参与其中,兴趣不断被激发,才能够使得其创造性思维不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丧失。因此,老师在数学课堂中,应该树立创造性教学的新理念,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想法,多与学生交流,共同探索,这才能使得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使其创新思维得到初步的锻炼。

2.关注学生思考

思考是人类最重要的本质之一。我们认为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锻炼逻辑及思维,因此在数学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具备捕捉及挖掘学生自身的数学思维教材的能力,并把这些素材应用在教学中,通常这些素材存在于学生在问题的问、答、练习、板书等各种活动当中。对学生在这些数学活动中所形成的思维进行挖掘并将其引向纵深,不断开发及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这些都将促进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在创新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将教学与问题情境相结合,让学生结合教学情境,在学习中不断的探索及分析问题,达到激发学生探知数学知识和思维的目标。然而很多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填鸭式教学,弱化了学生思维的培养。思维的培养需要过程和时间,而很多时候,问题一提出,老师就开始对问题进行分析,而没有激发学生的思考力,以老师的思考代替了学生的思考,亦或是班级中少数优秀的学生进行了一定的思考,而大多学生只是跟随别人的思维,这就严重的破坏了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及独立性。数学教学的根本属性是带领学生进行一定的创新思维体验,在这个体验的过程中对思维进行一定的培养。故在数学的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思考的独立性及自主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要多加交流,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并及时纠正。

3.鼓励求异思维

相对于西方教育我国的数学教育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上较为薄弱。在西方的数学教育中,数学知识和许多学科及日常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将实际的情景材料及生活经验作为素材适当的引入数学教育中,对数学进行探索,这种数学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教育方式,可以将挖掘数学价值向前推进一大步。同时,在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有不同的观点。如我们常见的一个数学问题“一个长方形被剪去一角后,还有几个角?”这个答案就可以是多样的,取决于剪角的角度。由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在数学教育中教师应该接纳学生的不同观点,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同时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思维自由发展的教学环境,使其思维得到开拓。而学生善于提问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对待学生提问的态度有很密切的关系。对于数学学习中学生提出的合理质疑,教师应热情给予回应及积极的鼓励。只有在这样的数学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够得到成长。

4.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教师作为数学教育的关键之一,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往往在日常的教学中,数学教师面临较多的工作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使得教学方法单一,造成了教学方法的枯燥,也就使数学教育本身缺乏创新性,这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故教师应该具备创新的能力和意识,根据自身教学的特点及学生的个性,制定一定的教学方案,体现创新性。同时,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思维也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思考中形成的。可以采取分组学习、数学竞赛、讨论学习等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探索是数学的精髓,多进行师生之间及学生直接的的讨论,在多种数学教学方法的助力下,不同思维进行碰撞,有助于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冯光胜.从中考谈初中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0.

[2]姚春玲.浅论初中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0,(29).

[3]张海兰.探究中学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J].法制与经济,2010,(12).

[4]吕明研.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营销,2012,(12).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数学教学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