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模式对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应激反应的相关研究

2018-06-07钟小娟钟青刘志芳

当代医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普外科乙组甲组

钟小娟,钟青,刘志芳

(瑞金市人民医院,江西 瑞金 342500)

手术应激反应会影响预后效果[1]。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已逐渐成为临床护理追求的重要目标。本研究就护理干预模式对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应激反应的影响加以探究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手术治疗患者36例,均为本院普外科收治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9月~2017年9月,以患者多选择的护理干预模式为分组依据。甲组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29~69岁,平均(51.31±2.37)岁,胃肠病变患者7例,胆囊病变患者6例,肝胆病变患者3例,其他病变者1例;乙组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28~70岁,平均(51.29±2.39)岁,胃肠病变患者8例,胆囊病变患者7例,肝胆病变患者3例,其他病变者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区段及患病类型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符合各自疾病的手术指征,身体条件可耐受手术治疗,无凝血障碍患者,无手术禁忌证,均为有自主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无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者,近2年内未接受过手术治疗。全部患者知悉研究详情,均为在知情同意前提下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甲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模式: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相关操作及注意事项等,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做好相关手术准备,做好皮肤护理,帮助患者进行正确的体位摆放,严密监测患者相关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积极配合医生的手术操作,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做好相关引流管等的检查和维护,保证畅通,对引流管液的颜色、量以及性质等进行准确详细的记录。

乙组则采取全程护理干预模式:①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宣教,对围术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患者手术预期及预后预测等详细告知,增加患者对自身病情及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度,通过交流与分析,了解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原因,给予正性暗示,缓解心理压力[2];②术中: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降低患者的紧张、焦虑和陌生感,注意将手术室的温度与湿度调节至患者体感舒适的程度;严密监测患者的相关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通过观察患者面色、面部表情和询问沟通等,随时把握患者的身心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状况,第一时间向医生报告并遵医嘱采取对应有效措施;③术后:术后护理主要集中于并发症的预防和康复指导。手术结束前,便应将病房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保持空气清新,做好消毒灭菌工作,避免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等。给予患者饮食护理和康复指导,注意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尤其注意严格限制行腹部手术患者在术后6 h内进食,待到患者肛门排气后,再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口味偏好等准备流质食物。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应该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并给予科学的康复锻炼指导,注意做好引流管等的维护工作,待到引流管等安全拔除后,给予患者适宜的运动锻炼指导。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访视前和手术麻醉前对患者进行SAS评分与SDS评分,准确记录并比较;术后对患者的心率、血压、促肾上腺激素浓度以及血浆皮质醇等指标进行严密监测,对比两组的监测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对比 访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相差不大,麻醉前,甲组患者的评分有所提高,与访视前及乙组麻醉前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对比(x±s,分)

2.2 两组患者生理应激反应对比 乙组患者术后相关生理指标的监测结果,均显著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理应激反应对比(x±s)

3 讨论

如今,在普通外科疾病的治疗中,手术治疗越来越常见,而手术操作会产生系列应激反应,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和预期效果产生严重影响[3]。随着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降低手术应激反应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

手术室护理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常规护理干预已经逐渐难以满足护理需求,鉴于此,临床护理干预模式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优质护理、综合护理、全程护理等的应用均逐渐广泛,应用效果突出[4-7]。本研究以全程护理为观察项目,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全程护理是新型护理干预模式的一种,要求医护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变化,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治疗效果[8]。

本研究中,乙组患者采取全程护理干预模式,于术前、术中、术后分别给予患者全面细致的护理干预,术前主要针对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通过相关知识宣教和正性暗示的方式,有效缓解了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术中,将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和心理状态观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注意环境对患者的影响,有效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则主要致力于并发症的防止和康复护理中,强化引流管维护,严格控制患者饮食,积极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适宜的康复锻炼,有效促进了患者的快速康复,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均得到很好的恢复,与甲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给予普外科手术患者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可提升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1] 陈静.手术室全程无缝护理干预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250-251.

[2] 罗玉兰,彭淑芳,谢丽娟.正性暗示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2):167-169.

[3] 陆燕,易桔红,徐锡明,等.护理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影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3):2172-2173.

[4] 尹春娥.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应激反应、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0):1132-1133.

[5] 李琼.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应激反应、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6):135-137.

[6] 张红梅.综合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术后心理应激状态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2):280-281.

[7] 祁建宾.全程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不良情绪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5):112-114.

[8] 李秀兰.探讨全程护理对外科术后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0):210-211.

猜你喜欢

普外科乙组甲组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