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分析

2018-06-07花瑞丹

当代医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优质用药血糖

花瑞丹

(江西丰城矿务局总医院,江西 丰城 331141)

糖尿病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以高血糖为其临床体征,通常情况下是由于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缺陷,从而导致患者出现高血糖,当然一些生物作用受损,也容易引发高血糖现象[1]。根据目前临床研究明示,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积极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治疗,达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的目的[2]。基于此,本院对92例糖尿病患者,积极研究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价值,获得了十分优异的研究成果,报告总结并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92例患者,通过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为优质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51~72岁,平均年龄(60.31±1.19)岁;优质组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61.25±1.25)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参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服务。对优质组在常规护理服务应用的基础上,予以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模式。①用药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持续不间断的服用血糖控制药物,是其主要的治疗途径,护理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相关细则指导,其中包括用药时间、用药剂量以及用药注意事项等[3]。在患者服药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血糖变化进行观察,根据血糖变化实际情况,合理把控用药方案,在初次用药的过程中,应当给予患者小剂量药物,并且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等,根据事情对患者进行药物更换调整。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将药物使用细则向患者家属进行详细阐述,要求患者家属监督患者科学用药。②健康教育:糖尿病有着终身性的特点,一些患者受到电视广告的影响,对糖尿病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糖尿病发病机制、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等,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提升治疗自信心以及依从性[4]。同时护理工作人员可以采用视频宣讲、手册宣讲等模式,将晦涩难懂的健康知识向简单易懂的动态内容转变,帮助患者更加深入的掌握糖尿病知识。③心理护理:一些糖尿病患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受到自身病情以及并发症的影响,存有一定的不良情绪,如焦虑、不安以及抑郁等负面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容易出现放弃治疗、抵抗治疗等现象,不利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基于此,护理工作人员必须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具体的心理问题,积极开展心理护理服务,采用耐心、温柔的护理工作模式,接待患者所提出的与病情相关的疑问,使患者纾解情绪,尊重平等对待每一位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关怀,提升治疗依从性[5]。④饮食与运动护理: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对患者开展饮食控制以及运动管理,降低患者高糖、高脂肪以及辛辣等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尽可能选择高纤维的营养食物,合理分配三餐饮食,增加蛋白质的摄入[6]。其次要重视运动护理,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个人情况,制定出科学的运动计划,鼓励患者在餐后展开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7]。

1.3 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血糖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统计分析研究数据,优质组满意度为(97.83%),参照组满意度为(84.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各指标变化比较 通过统计数据,护理前,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优质组各指标改善效果十分的明显,且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各指标变化比较(x±s)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多表现出较为明的“三多一少”现象,即为“多食、多饮、多尿以及消瘦”,同时乏力、肥胖也同样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若糖尿病患者未能够及时获得治疗,对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均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8]。临床中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多会采用药物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是由于糖尿病自身的特殊性,需要患者长期服药,然而一些患者缺乏服药依从性,在日常也无有效的饮食、运动管理,治疗效果大大折扣,因此,就需要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以此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

此次实验研究结果明显显示,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83%),明显要优于常规护理服务模式(84.78%),同时优质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相比较常规的护理手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优质护理是一种十分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手段,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对患者实施用药护理以及健康教育,一方面能够实时把控患者服药情况,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健康教育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治疗积极性显著提升,最后通过饮食与运动护理,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使得治疗效果提高[9-10]。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优质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提升患者对病情的认识,帮助患者合理把控血糖指标变化,对患者正确认识医护工作人员所提供的服务也有着一定的作用,具有极佳的护理价值,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1] 杨晓霞.优质护理干预在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与血糖控制效果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1):267-268.

[2] 杨姣燕.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6):6934-6936.

[3] 钱慧.糖尿病患者的优质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2):28-29.

[4] 杨帆.中药熏洗结合优质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2):127-128.

[5] 何莹.应用胰岛素泵的糖尿病患者的优质护理干预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6,3(21):178-179.

[6] 周群娣.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9):171-172.

[7] 梁金玲,李骏.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评价[J].海军医学杂志,2016,37(4):359-361.

[8] 贾彦红.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糖尿病护理干预俱乐部的干预效果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0):261-262.

[9] 陈筱芳.优质护理工作在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5,21(18):113-114.

[10]王艳香,王小华,董丽娟,等.护理干预应用于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临床疗效[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9):1320-1322.

猜你喜欢

优质用药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用药不当 反受其害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