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2018-06-06孙婧涵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解决策略小组合作学习问题

孙婧涵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近几年在我国班级教学中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与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优越性,但在教学中仍存在一些有待研究的问题。如“小组活动重视形式 ”、“课堂教学放任自流” 等;相應地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有“ 合作学习的形式、内容要注意多样性、适时、适量和确定性” 、“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等。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问题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1对合作学习的认识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 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学习在国外已有着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但 能否有效地在我国实施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并积极投身于实践,做到趋利避弊。

2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1)合作学习能激发学习积极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搭建舞台,给他们表演的机会。合作学习就给了每一位学生畅所欲言舞台,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不仅活了课堂气氛,还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提醒、指点、鼓励,使思路豁然开朗。他们要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就必须分工明确,团结一致。(2)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合作学习中,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而这些不同的思维火花聚在一起时,就会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小组合作学习为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从而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青睐。但由于我们认识上的不够,在具体操作时出现了不良倾向,存有以下问题。

3目前高中数学合作学习存有的问题

(1)组合缺少科学性。 一般合作学习,就是生生合作或师生合作。其中在生生合作中,可能有的小组能力较强,有的小组差一些,这样容易失去平衡。(2)内容缺少实用性 。 现在有小部分教师是为了形式而合作。许多没有合作必要的问题去让学生合作学习,摆空架子,缺乏实效。(3)课堂难以控制性。这点主要针对新教师提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你一言,我一语,回答很积极,这时你不能制止他们发言,但要是让他们去说,又会影响进度,这样课堂容易失控,造成放了出去收不回来的后果。(4)课堂教学随意性。有些教师在操作小组合作时,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是对教师的解放,可以放任不管,更有甚者,把学生的小组讨论当作自己的课间休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教师上课伊始,在黑板上随手写下几道问题,对学生说:“现在开始小组讨论,完成黑板上的问题。”然后教师无所事事,直至下课,对学生的讨论情况不管不问,学生在下面只是叽叽喳喳,看似讨论问题实是抽空讲话,就象打翻了的鸭船。有些教师还美其名曰:这不是小组在合作学习吗?试想这样随意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意义吗?能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样视小组合作学习为儿戏的做法比灌输式更坑害人,长期下去,学生的学习将会毫无目的,不知道自己要学点什么,应该怎样学,更对教师不负责的教学产生厌倦情绪,对教师产生不信任之感,从而产生厌学的不良心理。

4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

(1)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基本理念 ,教师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理念,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搞好小组合作学习。(2)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的组合上要注意层次性、差异性和互补性。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这里的学习小组宜采用异质小组,一般来说,小组成员在4—6人,男女学生各一半为宜,学生成绩、能力等要基本成比例。这样就能给小组营造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的氛围。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流制,如组长、纪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纪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纪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3)合作学习的形式、内容要注意多样性、适时、适量和确定性。

总之,合作学习要注意处理好教学中的几个重要关系。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要充当“管理者”、“咨询人”、 “顾问”和活动的参与者等角色,教师的教是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的,要兼顾学生和教师的作用;合作与竞争的关系;班级授课与合作学习的关系等等。

参考文献

[1] 郑毓信.数学教育领域中的三个新“教条”——关于数学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再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1(01).

[2] 吴承华.“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证研究[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6(02).

猜你喜欢

解决策略小组合作学习问题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