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8-06-06赵菊花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护理标识手术室护理应用价值

赵菊花

【摘 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护理标识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中选出92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参照组(n=46)和实验组(n=46),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风险管理,而实验组在常规风险管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标识管理,将两组的护理管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术后2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过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实验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4.34%)低于参照组(17.38%),患者手术后2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且护理满意度(93.48%)优于参照组(78.26%),P均<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护理标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可降低术中危险系数,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进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护理标识;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5-03--01

前言

手术室为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而手术通常会伴随或高或低的风险,且风险存在不确定性,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性命。为了降低风险系数,应加强对手术室的护理风险管理,进而减少手术或护理不良事件或危险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进而改善患者预后[1]。护理标识为具有警示性作用的图标或文字,对医护人员的医护服务起到引导或警示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于2015年10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症状均与相关手术指征相符合;均对研究知情且同意;配合度较高;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存在语言、意识或精神障碍者;年龄不足18岁或超过65岁者;中途失联或因故退出研究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6例。其中,实验组女性18例,男性28例;年龄区间为27~63岁,平均36.41±4.25岁;高中以下学历26例,高中及以上学历20例。参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19例;高中及以上学历21例,高中以下学历25例;患者年龄在26~64岁之间,平均36.17±4.26岁。经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即在患者手术前核对其姓名、年龄等信息,协助医师取患者正确手术体位;术中监测体征;术毕送患者回病房,并与接班护士做好交接工作。实验组以参照组的护理管理为基础,加以护理标识管理,具体内容如下:(1)患者身份标识:将患者的年龄、姓名、病房和病床号等资料标记到患者的腕带上,以便医护人员识别患者的身份。为了避免腕带信息记录和识别无误,在手术前,医院统一规定腕带的标记方法和标记格式,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病情严重等级,使医护人员很快就可以基本掌握患者的病情特点。患者进入手术室前,护士再三结合身份标识和相关诊疗记录表确认患者的信息,避免将患者送到错误的手术室。(2)手术室标识:a.在手术门口标明手术区域、患者家属等待区域,并设置手术时间标识,让患者家属了解手术时间,进而安静等待。b.标记好手术室中医疗器械的名称、摆放区域、操作说明和注意事项,减少器械使用错误的发生情况;对患者术中可能常用到的各种管道(如导尿管、输液管、鼻导管等、输血管)进行标记,标记好管道的名称、用途、置管时间等信息,避免管道使用错误的发生[2]。c.对于手术期间用到的麻醉和抢救药物(如抗生素、抗过敏药物),需药物的按照用途分门别类摆放好,并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记药物名称、使用方法、剂量、用途等,进而提升术中用药的准确性,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的护理风险,用护理、用药差错以及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进行评估。(2)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2个月的生活质量,用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评估,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包物质生活以及心理功能,各项内容均为100分,所得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越好[3]。(3)比较患者对护理管理服务的满意度,所用调查表满分为100分,其中超过90分为非常满意;80至90分为满意;60至79分为基本满意;分数不足60分,则可视为患者对护理管理服务不满意。以满意率、基本满意率与非常满意率三者之和为满意度[4]。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行 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管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见表1,实验组的护理管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34%,而参照组为17.38%,实验组与参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患者手术2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在手术结束2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患者满意度比较

参照组46例患者中,对护理管理服务非常满意的有17例,基本满意的有11例,满意的有8例,不满意例数为10例,满意度仅为78.26%(36/46);实验组中,7例基本满意,15例满意,21例非常满意,仅有3例不满意,满意度高达93.48%(43/46),与参照组相比,P=0.03, =4.38,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与其它治疗方法相比,手术治疗的风险更高,而科学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可降低手术风险,进而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保障。然而,手术室的设备复杂、手术器械、麻醉和抢救药物等相关手术用品繁多,且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流动性较大,给手术室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5]。常规的手术室风险管理不具有针对性,无法起到警示医护人员的作用,难以降低手术风险。为此,本研究以常规护理风险管理为基础,对实验组进行护理标识管理,发现护理标识在降低护理管理风险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这可能与护理标识的警示性作用有关[6]。通过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标识,并让患者带上腕带,保证患者身份信息的正确。在手术室标识方面,通过对手术刀具、设备、管道等器械的用途、用法、注意事项等进行标识,进而减少器械使用错误的发生率;对手术药物进行标识,可减少用药错误事件的发生[7]。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经过护理管理,实验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4.34% vs 17.38%),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93.48% vs 78.26%),且術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参照组高,P<0.05;此外,此次研究的结果与王君娣[8]的研究结果(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4.30%,护理满意度为95.10%,对照组分别为12.90%、77.40%)相似,由此可见护理标识的应用价值较高。对于护理的潜在风险,护理标识是一种有效的警示方法,医护人员根据护理标识进行相关操作,可使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张贴护理标识有利于降低护理危险事件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升,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广泛。使患者取得很好的效果,魏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同时也为医院提供了很好的收入,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为患者术后康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减轻术后疼痛,及术后伤口感染,同时也为医生手术顺利进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在不同的护理模式中,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使患者减轻了手术中的恐惧心理,减少患者对手术中的恐惧,针对不同的护理模式,患者在术后保持舒畅的心情。因此,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起到很好作用,为患者减轻恐惧心理,同时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为医院增加收入,是一种很好的护理模式,值得在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陈镁,李秋萍.探析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2):148.

张艳红.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医学信息,2016,29(16):305-305.

郑静,张溪溪.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8,25(4):78-79.

王琛,陈光铃.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5):274-275.

刘越康,佘迎萍.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5):186-187.

刘霞.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8):155-156.

7刘英妮,文孝群.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9):210-211.

8王君娣.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的效果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1):129-131.

猜你喜欢

护理标识手术室护理应用价值
护理标识在体检护理管理中的价值研究
骨科病房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的实施与效果研究
护理标识对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探讨护理标识在重症监护室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