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与蛛网膜下腔麻醉的临床比较

2018-06-06何建军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疗效

何建军

【摘 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与蛛网膜下腔麻醉的疗效对比。方法:对我院行剖宫产术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硬膜外麻醉,观察组进行硬膜外麻醉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对比其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2minApgar以及6minApgar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的疗效较佳。

【关键词】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疗效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5-03--01

临床上对剖宫产术的患者多采用的是硬膜外麻醉,具有较好的疗效,容易控制,术后不良反应较少,但是该方法起效较为缓慢,常会引起患者不适感。本文对我院收治的80例行剖宫产术的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以下是详细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行剖宫产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为两组,纳入标准:经伦理委员会同意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符合剖宫产的相关指征,无凝血功能障碍。排除标准:合并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以及不能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1-35岁,平均年龄为(25.6±2.1)岁,体重为55-80kg,平均体重为(63.5±5.9)kg,孕周为38-41周,平均孕周为(40.6±0.1)周,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2-36岁,平均年龄为(25.1±2.3)岁,体重为56-78kg,平均体重为(62.9±5.6)kg,孕周为39-41周,平均孕周为(40.1±0.2)周,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以及孕周等基础资料无差异(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硬膜外麻醉,指导产妇左侧卧位,穿刺选择L2-3间隙,成功后,给患者注射利多卡因(生产厂家 江苏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880008 规格10g);观察组进行硬膜外麻醉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对照组穿刺成功后取出针芯,继续向蛛网膜下腔插入腰穿针,给患者注射罗哌卡因(生产厂家 成都国嘉联合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20051866 规格10ml),完成后拔出腰穿针,将硬膜外导管放置在硬膜外腔。

1.3 评价指标 疗效评价标准分为优(患者肌肉松弛良好,无不良反应)、良(患者肌肉松弛一般,有轻微不良反应但可忍受)、差(患者肌肉无松弛,不适感强烈需增加麻醉药物剂量),优良率為(优+良)/总人数*100.0%。记录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2minApgar以及6minApgar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来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表示选用的是()和百分数,检验选择t或者 ,若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则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优35例,良14例,优良率为97.5%,对照组患者优17例,良16例,优良率为82.5%,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相关麻醉情况

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为(4.2±0.6)min,手术时间为(37.5±9.2)min,2minApgar为(9.0±0.4)分,6minApgar为(10.6±0.2)分,对照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为(13.3±3.0)min,手术时间为(52.9±10.7)min,2minApgar为(7.1±0.5)分,6minApgar为(9.2±0.1)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剖宫产术近年来在妇产科的应用逐渐广泛,但是需要使用麻醉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确保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常选用硬膜外麻醉,具有易控制、不良反应少等特点[1],但是常会出现麻醉组织不彻底,表现为肌肉松弛较差、镇痛不明显等而且该药使用剂量较大、起效时间较长、手术时间较长等,不利于胎儿的分娩,对产妇的产后恢复效果不良。而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可将麻醉药物通过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根,从而产生麻痹效果。蛛网膜下腔麻醉的使用可以缩短起效时间和手术时间,但是仍有不良反应发生,如低血压、心率失常、呕吐以及寒颤等,两种麻醉方式联合使用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手术效果,促进产妇肌肉松弛,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被患者所接受[2]。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80例行剖宫产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优35例,良14例,优良率为97.5%,对照组患者优17例,良16例,优良率为82.5%,有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2minApgar以及6minApgar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硬膜外麻醉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剖宫产术患者中的应用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缩短手术时间,促进药物的起效,从而有利于患者产后的恢复[3]。因此,妇产科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方式宜选用硬膜外麻醉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以便改善产妇产后的身体状况。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的疗效较佳,具有起效迅速、手术时间短、疼痛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孙春辉.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7(17):129-130.

黄素霞.蛛网膜下腔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联合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2(17):31-32.

贾峰,彭正霞.硬膜外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中外医疗,2017,31(9):80.

猜你喜欢

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治疗性早产267例临床分析
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临床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探讨
局部浸润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比较
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硬膜外麻醉效果研究
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