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知识产权创造体制机制发展探析

2018-06-06臧红岩

科技资讯 2018年3期
关键词:体制机制知识产权

臧红岩

摘 要:知识产权治理体系现代化是知识产权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重要体现,是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的基本原则,是释放创新主体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10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体制机制不断发展完善,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基础更加牢固。

关键词:知识产权 体制机制 知识产权创造体系 治理体系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1(c)-0245-02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10年来,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制修订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14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部门规章9部。科技部、工業化信息化部、工商总局、知识产权局联合建立重大科技项目的知识产权工作机制。文化部、工信部、国防科工局等部委积极制定本系统贯彻落实行动计划的系统政策。

1 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的战略目标

2008年,我国发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文件,在战略目标中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

10年来,我国知识产权大国地位日益巩固,继2015年起年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超过100万件之后,2016年又实现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00万件的重大突破,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年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突破100万件的国家,及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的国家。

2 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发展

2.1 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在法律制度建设上,积极推进专利法、著作权、职务发明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修订或制定工作。完成专利法第三次修订工作,积极推进专利法第四次修订工作,进一步加大了对专利权的保护力度。完成商标法第三次修订工作。完成著作权第二次修订工作,正在推进第三次修订工作。积极推进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工作。起草了《关于滥用知识产权的反垄断指南》,进一步明确滥用知识产权案件审查标准,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见稿,并征求了社会各界意见。完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地理标志的技术标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与检测体系。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修订后的种子法增加新品种保护一章,对植物新品种保护与种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项关键制度进行了规范。《生物遗传资源获取管理条例》先后列入2015年、2016年国务院立法工作,目前正在由环境保护部牵头研究起草送审稿。《反垄断案件经营者承诺指南(送审稿)》和《横向垄断协议案件宽大尺度适用指南(送审稿)》已经完成。

2.2 健全了知识产权执法和管理体制

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不断健全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组织体系和人员队伍。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并在一些地方开始试点。一是健全了专门化的知识产权司法体系。二是完善了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2009年2月,海关总署对《知识产权保护条例》规定的相关制度进行明确或者细化,增加了海关执法的透明度,简化了部分执法环节。2016年12月,发布《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工作规程》,全面规范海关保护执法。将品种权、农业品地址标志等农业知识产权纳入了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同时将查处品种权侵权行政执法扩展到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形成了四级行政执法队伍。三是建立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制度。2015年发布了《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指南》,2016年发布了《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指导意见》,构建了知识产权评估准则框架,并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管理体系。四是地方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厦门、青岛、深圳、长沙、苏州、上海徐汇区首批6个试点地方率先开展改革工作。

2.3 推动多边知识产权海外合作机制

各部委联合出台重要规章和制度文件,研究制定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制滥用知识产权、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障知识产权实践工作发展。完善进出口管理相关制度,优化进出口审批流程。2011年,针对当年涉华337调查案件大量增加,积极协同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商协会组织多次应诉协调会,指导企业应诉。同时,推动多个多边知识产权合作机制,包括中美、中欧、中瑞(士)、中巴(西)、中日、中俄等双标知识产权对话或工作组,并在“一带一路”、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下加强知识产权合作交流。在海外维权方面,2012年,成立“企业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中心”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海外维权宣传培训,帮助企业发现和抵御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

2.4 构建提升创新效率和效益的知识产权导向机制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知识、科技、教育等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R&D;人员总量为375.9万人年,占全球R&D;人员总量的31.1%,2007年以来连续9年居世界首位。2010年制定《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知识产权管理暂行规定》,2017年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办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民口)管理规定》,制定了《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将知识产权管理融入科研项目管理全过程。完善了国家资助下的科研成果权利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2015年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6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促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向企业转移。高等院校和部分科研机构在科研和成果转化等科技管理方面也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

3 知识产权体制机制发展的效果

3.1 我国知识产权大国地位日益巩固

2016—2017年,我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全球竞争力排名第28位。创新型国家建设进一步发展。2013—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419.4万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436.4万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244.4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年均增长17.5%。2013年,全球PCT申请总量为20.5万件,较2012年增长了5.1%,中国、美国和瑞典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截至2017年6月底,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9件,较2011年年底提高6.5件。

3.2 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体系的建设及效果

目前,知识产权服务业快速发展,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专利代理机构1651家,专利代理人资格36721人,执业人数15945人。目前具有6个京外专利审查协作中心,专利审查人员达到11543人。建立国家级专利信息传播利用基地12个和全国专利文献服务网点120家。全国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超过15万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目前,我国具有上万家企业贯彻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超千家企业进入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及优势企业行列,涌现出华为、中兴通讯、腾讯等一批综合竞争力较强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2017[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指标2014[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体制机制知识产权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2019年度PALM展参展商获取知识产权优胜奖获奖单位名单
中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知识产权2.0时代的特点、挑战及应对研究
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
检察机关不规范司法行为的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探索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中国首提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