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管理

2018-06-06周彩玉

四川水泥 2018年6期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被绿化

周彩玉

(福建汇景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 福州 350800)

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成了最基础的公共设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管理需要依托园林工程质量监督,以工程建设质量标准体系为依据,来控制、管理、协调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和后期管护工作,力求在计划预定目标内圆满完成园林绿化工程建设项目。

1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原则和特点

1.1 工程施工原则

1.1.1 以生态为原则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资源以及人口等都在有限的范围中出现不平衡现象。因此园林工程的施工要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尽量和周围的环境相契合。

1.1.2 遵从项目建设的指导原则

园林绿化项目中包含了景观设计规划、植物配置以及建筑物等相关配备,这些设计和绿化配置本身就是一种艺术门类,以此要保障园林绿化有着一定的审美价值,而这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把艺术理念和规划作为项目建设的主要指导方式和理念。[1]

1.1.3 遵从特殊性的原则

由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绝大部分的的施工对象都是有生命的绿株物体,是一个小小的生态圈。所以在施工的时候要依据施工对象做好相应规划工作,这样才能够保障整个施工过程的规范,并且让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更加顺利。

1.2 园林施工特点

1.2.1 散布型施工

园林绿化工程中,散布型施工方式主要以工程项目涉及的相关配套附加形式呈现。工程特点主要体现在规模不大、施工点呈分散遍布,这些特点给施工管理、监督、检查带来相当大的难度。[2]

1.2.2 后续养护周期长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具有实时种植植被,养护管理周期长的特点。依靠系统化、连续化的管理养护工作,保障各类植被苗木的成长性与稳定性。再者在工程竣工后,编制合理的养护手册对于后续管理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1.2.3 施工对象的特殊性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施工对象具有其特殊性,比较其他工程项目中的施工对象区别性主要体现在“生命性”。园林绿化工程借助植被不同的色彩、特性、功能进行科学搭配栽植,以期达到净化空气、防尘、美化环境的要求。

2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

园林绿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其中涉及到土地的规划、园林内的各元素以及植被绿株的种植等,这些都是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关键施工技术。

2.1 土壤与土质的优化

在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施工时,首先要做的是对园林中的土壤质量进行勘测。测定土壤土质的内容有很多,其中包含了土壤的PH值,还有则是土壤中有机质的含有量,与绿化要求相符合的土壤酸碱值要在83.0之下,其EC值要在0.120mm/cm到0.50mm/cm之间。每千克土壤中有机物含量至少要到10g。若是土壤测定值在合格之后,就能够直接对土壤绿地进行细化和推平,若是测定值没有合格,则应根据设计规范采用客土或对土壤、土质进行优化。

2.2 苗木的种植

苗木的种植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重点,在对土壤进行处理的时候,要保障绿化种植土壤的深度,乔、灌木、草坪生长所必需的最低种植土层厚度应符合表一的规定。

表 一

除此之外,在对乔木进行种植的时候,需要在乔木底部施上有机肥料。栽种时,上层的土壤层厚不能够在5cm之下,草坪相关的植被种植也需要进行施肥,同时还需要进行对应的翻耕,其中翻耕的深度要保障在25cm到30cm之间。苗木种植时的挖坑要将苗木的灰点位中心,以中心展开向四周挖坑,土坑深度要在土球10cm到13cm之上,其中土坑形状要保持为网形。[1]

在对苗木进行种植时,首先要对苗木进行修剪,植篱灌木不用修剪的太多,而一些生长速度缓慢的苗木要对树枝进行相应的短截和疏松,把一些枯病枝和过于密集的树枝进行完全清除。

2.3 选择适宜的绿植栽种时节

在工程施工建设中要选择适宜的栽种季节,充分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实现绿植的高存活率。同时,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植被不同时节栽种需求,针对时节跨度长的特点,须在施工整体工作收尾后,对后续植被以按时节特点开展补种,提升绿植整体绿化效果与生存率。[3]

3 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

3.1 施工前的管理工作

园林绿化工程主要施工对象为植被,因此在施工前需依托设计方案开展全盘的规划工作,首要核心点在于对施工图纸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开展考察。之后对施工现场的各种环境、生态等相关因素进行评估与测定,如果发现设计图纸不相符,要在第一时间内和设计单位进行联系与沟通,避免两者不符而导致植被种植及成长中出现问题。

3.2 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十分关键,首先最重要的是对土壤进行管理,植被能否在园林绿化中起到绿化美化的作用,这都直接取决于土壤的质量。在施工中位置确定和放线的时候,要保障植被种植位置正确,并且要有明显的标记。在预种坑中心点的位置和种植槽边线上做好相关的标注,若是遇到一些特殊问题,比如在灯柱旁边种植乔木时,要合理的在规定范围中进行灵活设计处理,并做出最好的调配方案。[2]在施工中挖植被预种植坑时,要对植被根系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当预种植坑处于土质较恶劣的时候,需要对预种坑进行适当加深,然后再施肥,这样可以有效的加强植被种植之后的成活率。

3.3 施工后的养护管理措施

施工后的养护管理首先应做到勤除草、勤修剪、勤施肥、勤浇水、其次要防涝、防旱、防冻、防折、防窃、防病虫、遇到苗木死亡应及时更换,保证绿化配置形成最佳效果。

在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应实时注意养护细节,遇极端高温气候时,利用喷灌滴灌的方式降温,降低植物因灼伤而造成的负面影响;冬季,对耐寒和不耐寒陆地栽培植物进行区别划分,对不耐寒的陆地栽培植物实施分级保护,遇到极端低温情况时,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方案,确保植物不受冻害;大雨过后,对不耐涝植物及时进行排水;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预防为主、防治为辅,发现后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防止蔓延。[4]有效的养护管理措施能够有力的保障植物的正常生长,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率,同时保证了绿化配置设计的景观效果。

筹备园林绿化工程竣工验收资料,是施工期间的最后环节,也是保障合同实施、质量把控的关键环节,通过工程竣工验收工作考核工程质量。通过验收及材料存档,实现对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施工过程及养护过程的总结,为建设单位提供完整的资料备案,作为后期查阅、维修的依据。

4 施工与管理养护的有机结合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管理养护是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园林施工单位依据各种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是绿化管理养护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良好规范的养护管理工作也是园林工程景观意境得以延续的基本保障。[4]绿化管理养护工作应贯穿始终绿化施工过程中,将管理养护工作落到实处,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发挥应有的社会生态效益。

5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在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建设的时候,需要做好相关的施工工作,对土壤质量进行优化,对苗木进行合理种植,同时做好施工前、施工中以及施工之后的管理养护工作。二者有机结合,保障园林绿化建设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以此达到园林绿化工程的景观艺术性和生态环境效应,使其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刘喆. 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J]. 江西农业, 2016(10S).

[2]肖珍泉. 简析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及管理[J]. 现代园艺,2012(10).

[3]袁磊.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问题探究[J].现代园艺,2016.(7).

[4]朱玉峰. 浅析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J].绿色科技,2014.(1).

猜你喜欢

园林绿化植被绿化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与生命赛跑的“沙漠植被之王”——梭梭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绿色植被在溯溪旅游中的应用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