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淡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及思考

2018-06-05慕丽媛

神州·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应用性汉语言写作能力

慕丽媛

摘要:对于知识的学习,最终还是体现在应用上。应用的能力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有关,尤其是在智力的核心部分,指的是抽象思维与分析判断的能力发展状况。现代社会有很多领域不是以汉语言文学为主,但是汉语言文学可以更好地促进判断、思维与沟通协调的能力发展。在本文中,笔者联系实际,首先阐述了汉语文文学的意义与特点,进而对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

中国的汉语文文学自它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在不断地发展与壮大,就象征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内涵,情感丰富,勤劳朴实,与人和自然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汉语言文学始终具有它自己独有的特点,创造力与想象力,构建出社会的美好与和谐,总的来说,这就是中国汉语言文学的精神魅力所在,在于它的和谐与包容性,在于它思维的拓展性与表意性。所以,我们在对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进行相关研究时,就一定要了解这门学科所拥有的意义,它所应用的领域和怎样促使它的应用性得到提高。

一、汉语言文学的意义

(一)精神与文化文明的象征

汉语言文学在最初出现的时候,使用的是原始人的意象话语,之后由千万个人的声音汇聚起来,形成了一种表达的观念。在发展的过程中,这现观念逐渐超出了偶然,成了永恒,它将个人的命运融合起来,成了人类共同的命运,它将所有生长的力量唤醒,由于这些力量,使人类得到更好地发展,向未来的汉语言文学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起着不平凡的作用,它代表着中华民族在悠长的历史过程中,所传达的一种思维及表达的形式,它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构、思维模式、精神体系和最终的价值等等得到了沉淀。汉语言文学代表着人类精神与命运的意象,包涵了在我们祖先中重复了千万次的欢乐与哀伤。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汉语言文学从未停止过发展,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精神与文明的表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对命运的接纳与满足。

(二)与思维密切联系

汉语言文学与思维紧密相联,可以称得是语言是对思维的直接现实。思维所具有的现实性,具体表现在思维具有两种形式,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抽象思维主要依靠的是判断与推理,让人类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象思维依靠的是想象与联想等多种形式,让理性的认识从具体生动的形象中表现出来。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当中,有不少的文艺作品,比如,汉语言文学、散文的写作,所运用的是形象思维;说明文与议论文等的写作,所运用的是抽象思维。

二、汉语言文学学科特点

汉语言文学这门学科,在大学教育中主要是培养汉语的专业人才,是以中文为主体的,教学历史很悠久,并有固定的教学目标、内容与体制。

(一)培养方向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专业性的文学人才

很多年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了大量的作家、文学家、评论家等。但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培养出来的人才专业性很强,无法将汉语言文学在其它领域进行运用,所以说,这门专业应用的范围是比较狭窄的。

(二)内容丰富,并有其独特的魅力

进行汉语言文学研究,它的载体是中国语言的句与词语,古代与现代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一些文学作品。多样化的文学形式和豐富多彩的内容,让学生形成了比较高的语言功底,发展出比较好的写作能力。假如对汉语言文学进行研究的话,可以使人的知识面拓宽,并培养出非常好的人文素质。

(三)专业教育主要强调文学理论而较少涉及实践

在进行学科教学的时候,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分析汉语言及文学形式,但是不太注重应用与实践,所以导致有些学生具有很多的理论知识,但是却没有应用的能力。比如,一些新闻写作、演说词、评论性文章等等,在社会一些领域中运用广泛文章体裁分析,却很少得到教师的指导。

三、如何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

人为什么要去不断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学习的动力来自于运用,如果所学的知识无法运用,就会丧失学习的动力。所以,汉语言文学的学科意义就来自于广泛的运用。

(一)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媒体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们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在求快,所以在当今社会,可以沉下心来阅读并认真品味书中蕴意的学生已经不多了。众所周知,阅读可以使人的学习智力与能力水平得到提高,阅读能力较强的人,才能在自主学习中发展出自己的智力水平,所以不入脑的阅读是无法达到阅读的真正目的的。学生要发展出某项能力,和他们的兴趣爱好有很大的关系,一个有教学经验的汉语言文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语言文字的感染力,使学生感受到汉语言文学的美,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学科体制的改革

在教学中要与时代的发展相联系,将文学意味很浓的专业向应用性专业转变,使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得到发展。学校可以从学科体制方面入手,从而使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运用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一定要对教材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

(三)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有创造性地将汉语言文学在现实问题中得到运用,和每一个学生记忆力水平、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心理的特性是相关的。只有在进行了智力性的阅读训练之后,学生的语言机构内部进行了改变重组,从而形成了较为稳固的心理特征的时候,才可能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全新的发展。所以,要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就要对他们的阅读量进行关注,在达到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从而使他们的写作能力得到较好的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汉语言具有它独特的魅力,怎样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让汉语言文学在其它领域发挥出它独有的表意性与思维能力,是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所面临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只有使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才能使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徐菁华.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探究[J].汉字文化,2017(07):12-13.

[2]杨桂霞.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J].黑龙江科学,2016,7(24):116-117.

[3]王淑芬.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及分析[J].企业导报,2015(22):71+55.

[4]李晶晶.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及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26):118.

猜你喜欢

应用性汉语言写作能力
基于结构化教学的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研究
初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
现代汉语言变化与社会生活关系
基于单片机课程的“教、学、做、练、研、赛”六步教学法探索与实践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