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2018-06-05刘丽琴
刘丽琴
摘 要 学好英语对于每一位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语言作为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势必要求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加以巩固。然而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往往腹中千言万语下笔艰涩无声。究其原因是小学生缺乏足够严密的逻辑能力,不擅长将自身的内在声音转化为结构严谨、条理严密、词汇丰富的文章。在这种情况下,思维导图运用在实践的写作中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以更加严谨的形式呈现而出,对于学生的写作和思维都有着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小学英语 写作要求 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1当下小学高年级生英语写作的情况
1.1年龄特点与学习要求
步入六年级的学生,其年龄一般在11、12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一般开始初步具有独立意识、独立人格,然而尚且很不成熟。对于学习具有较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但又没有完成养成独立学习的能力,对于老师的依附性仍然较强。在老师的监督与帮助下,作业完成情况相当可观,可是一旦缺少了老师的督导,可能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便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六年级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根据《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换言之,学以致用是学习语言的一个终极的目的和归宿。六年级学生,应该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这样对他们的学习生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谈到英语写作,还是会有很多学生颔首低眉无能为力。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1.2在写作时遇到的相关问题
1.2.1行文干瘪,词汇量不足
小学生所学习的英语单词主要分为以下二十三个门类:一学习用品、二人体、三颜色、四动物、五人物、六职业、七食品饮料、八水果蔬菜、九衣服、十交通工具、十一杂物、十二房屋、十三课程、十四气象、十五天文、十六星期、十七月份、十八季节、十九方位、二十数词、二十一形容词、二十二介词、二十三代词。综上可见,小学生的英语单词以名词为主,因为小学生的思维还是以直观、具象为主,缺乏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的能力。教材的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习惯。然而因为词汇量的匮乏,势必造成了行文的滞涩干瘪,缺乏语言的灵活生动。同时,又因为缺乏足够的逻辑性,因而文章的结构混乱、条理不清,这些都是小学生所面临的问题。
1.2.2语法谬误
小学生所接触的英语语法包含着时态的变化,由此产生了字形的变化,例如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学生在面对am、is、are的使用以及动词的过去式的使用上,存在着一定问题。例如使用第三人称单数时不懂得变换动词;使用现在进行时不懂得使用现在分词等等。这样的错误也延伸到了自身的写作当中,成为了写作中的“硬伤”。“硬伤”在英语作文中是主要失分点。
1.2.3缺乏兴趣,懒于动笔
尽管小学阶段是天真活泼自由快乐的时期,然而很多学生过犹不及,还是缺乏足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对于外语的学习更是不屑一顾畏之如虎。小学生如果没有英语老师的苦口婆心地督导,基本上很少有学生能够自主使用英语写文章;对于英语课本都不勤于学习,更谈不到阅读外文书籍了。
1.3对于老师的相关建议
1.3.1勤于督导
老师们应该作为学生们的督导者、指引者和提示者,老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要勤加督导,学生们才能在相当程度上克服自身的惰性,懂得迎难而上知难而进。英语写作对于很多学生或许是一件颇为棘手的任务,然而不应该因为其棘手而畏葸不前。从事一件学习任务,不要看是否容易,而应该试问自己是否应该去做。但凡是应该完成的任务,纵使是再难,也必须前行。
1.3.2布置针对性强的作业
老师们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有所侧重,如果想要提升学生们的英語写作能力就应该布置针对性较强的作业,通过实战演练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这件事唯有身体力行地切实去写才能实现自身的进步,才能懂得写作究竟为何物。如果在动笔写作上迟疑不决,望而生畏的话,只会令自己更加远离写作,自己的写作工具变得更加迟沌僵硬。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唯有勤学勤练才能使得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所进步。英语老师们可以布置写周记、写观后感、写一封英文信等等内容,使学生们积极动笔,努力提升自己。
1.3.3激发学生兴趣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影响,学习就会成为一件苦差使,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可能尤为如此。老师们应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将学生们的兴趣点与英语学习结合起来。例如有的小学生喜欢迪士尼经典动画、好莱坞的英雄电影,老师们就可以以此为契机,将相关知识与写作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学生使用英语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所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英语作为一门积累性学科,只有多加积累方可造就成功。
2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的作用
2.1思维导图的定义和特点
思维导图的创始者是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他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一种“终极的组织性思维工具,是运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遵循一套简单、自然、基本、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使用色彩,从中心发散出来的自然结构,有了它,我们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色彩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思维导图的特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凝练性,二是体现思维个性。
2.2思维导图在英文作文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英文写作中的作用类似于写作提纲。小学生因其思维偏重于直观思维和表层思维,逻辑性和严谨性不强,因此,往往导致了自身的写作有佳句而无佳篇。结构散漫、内容涣散、扣题不紧、文不对题等等是小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针对这个情况,思维导图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将文章写得更加紧凑、集中、更富有条理性和逻辑性。学生在使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懂得了文章各个部分的衔接以及所占比例,懂得如何发散思维,如何将语言转化为文章中的有机内容,既能传递心声,又能紧紧地扣紧题目。使得文章的紧凑性大大加强,文章的连贯性也得以提升。思维导图的出现如同初学自行车的孩子所使用的两个辅轮,其作用便是为了学生能够行稳致远地行走。
2.3思维导图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思维导图在使用过程中应该尤其注意的是以下几个问题:
2.3.1思维导图有助于英语作文
经过实践论证,可以确定的是,思维导图的使用确实有助于小学生的写作。许多在英语写作上缩手缩脚畏葸不前的学生,因为使用思维导图,文章的逻辑性、条理性变得清晰了许多,行文更加严谨、准确、合乎规范,文章也更合乎要求,作者的立意与题目要求也变得密切了许多。如果将思维导图合适地、适度地使用的话,是有利于学生们的英语写作的。
2.3.2思维导图的目的是为了养成学生的思维
思维导图之所以使用、出现,究其本质还是因为小学生没有足够周密严谨的思维能力,其写作往往能放不能收,首尾不能呼应,逻辑性不强,难以将写作主体的话语和内在声音转化为文本。这就要求教育者针对这些情况积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唯有经过反复的锤炼和打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行文的严谨性方能加强。思维导读的出现,其目的便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将自身所要说出的话汇聚在这张图上,兼顾了直观性和逻辑性,是学生写作的得力的辅助工具。这个辅助工具不仅仅限于英语一科,对于数学、语文等学科,思维导图也有着一定程度的用武之地,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加以使用。
2.3.3思维导图仅作为工具出现
本文已经论述,思维导图的投入和使用,是作为工具而出现的。既然是工具,就不能过度依赖。要懂得,想要提升英语写作能力,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勤于动笔、勤于阅读、勤于积累,写作能力才能逐步提升。如果没有深厚扎实的积累和年复一年的学习,思维导图是不可能起到足够大的作用的,它没有撒豆成兵点石成金的能力,学生们应该懂得“一分辛苦一分才”的道理。在学习的世界中唯有认真努力刻苦才能实现自我的造就。
3总结
本文以提升英语写作作为主要话题,以思维导图作为主要的逻辑线索,着重论述了思维导图的定义特点以及使用情况,针对小学生的学习时遇到的阻碍和问题,思维导图的出现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然而思维导图毕竟不是万能仙丹,不可将其视作英语写作的救命稻草。如果学生打算真正提升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所经的必然道路唯有反复练习和勤加阅读。思维导图仅作为工具而起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翠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少儿科学周刊,2014.
[2] 张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
[3] 托尼·巴赞.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M].李斯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4] 欧阳苹果,陈清.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8(03):17-19.
[5] 赵国庆.别说你懂思維导图[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