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无人区”的原始创新屏障与ぜ际豕└侧改革

2018-06-05肖曙光

社会科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无人区技术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技术整体水平的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逼近或闯入技术“无人区”是大势所趋。如何成功穿越技术“无人区”,实现由“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是中国技术创新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从中国穿越技术“无人区”存在的原始创新屏障与技术创新供给侧对策视角对该问题进行探讨。首先,论文在分析中国技术创新的时局以及原始创新穿越技术“无人区”机理的基础上,指出原始技术创新是成功穿越技术“无人区”的必然创新范式选择;其次,论文从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应用研究原始创新和产品开发研究原始创新三个原始创新层次分析中国穿越技术“无人区”存在的屏障;最后,从技术供给侧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对策建议。

关键词:技术“无人区”;原始创新屏障;技术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 F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2018)01-0037-08

作者简介:肖曙光,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广州510320)

一、时局:原始创新是成功穿越技术“无人区”的必然选择

(一)中国技术创新正在逐步逼近“无人区”

技术“无人区”在本文是援引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提出的一个概念,任正非在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汇报发言时表示,“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的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①。经过多年技术追赶,中国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就国家层面来说,中国的整体创新能力呈持续上升态势。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美国康奈尔大学和英士国际商学院(INSEAD)共同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2017年中国在全球127个经济体的创新指数排名中位居第22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比2010年排名上升了21位(图1)。

就技术层面而言,中国与世界领先技术的差距在快速收敛。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望尘莫及”→本世纪初的“望其项背”→目前的技术差距又得到进一步缩小,甚至在部分技术领域(如量子卫星通信、超级计算机、铁基超导、高速铁路等)已经实现由“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部分行业龙头企业已开始闯入或逼近技术创新“无人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大背景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9月印发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建成更加完备的国家创新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随着中国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今后越来越多的企业逼近或闯入技术“无人区”是大势所趋。如何成功穿越技术“无人区”,实现由“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是中国技术创新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图1全球创新指数中国近年(2010-2017)排名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公开数据整理。

(二)技术“无人区”倒逼模仿创新转向原始创新

技术“有人区”是有人领航(有技术领跑者开辟技术创新道路、设定技术创新路标)、有既定规则(有大量技术创新先行者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形成的成熟可靠规则供遵循)的技术创新地带。而技术“无人区”是无人领航(没有先行者开辟技术创新道路,也没有先行者设定技术创新路标)、没有既定规则(没有现成的技术创新经验可供参考,也没有技术创新教训可供汲取)的技术创新地带。显然,适用于穿越技术“有人区”的模仿创新范式将不再适用于技术“无人区”。

在技术“有人区”众多领域,中国多年来大多扮演着技术跟进者角色,技术创新的主要任务是寻找确定技术目标的未知答案(技术目标由别人确定提出,但别人和自己都未知答案,如至今众多悬而未决的重要科学技术猜想等)或确定技术目标的技术已知答案(技术目标由别人确定提出且已知答案,但自己未知答案,如中国当年的“两弹一星”创新工程),强调的是对确定技术目标的实现,以及技术已知答案的逆向吸收与横向拓展能力,虽然技术提升空间有限,但通过模仿创新发挥后发优势可以低风险地快速提升技术水平。无需讳言,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技术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存在巨大代差,模仿创新是这些年来中国技术创新范式的最佳选择。作为技术跟进者,中国通过“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创新模式也确实取得了很大成效,快速收敛了技术差距,甚至部分行业龙头企业已开始闯入或逼近技术创新“无人区”。对这些闯入或逼近技术创新“无人区”的企业而言,由于技术“无人区”具有迥异于技术“有人区”的显著特点,原来一直管用的模仿跟进再创新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与挑战。因为在技术“无人区”,国外跟我们一样也处于无既定规则的技术“无人区”迷茫期,即使想从国外继续引进、模仿相应技术也是枉然。中国技术创新在这些领域确实已经处于由“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的重要节点上。在技术创新转变节点上,需要在已知基础上正向延伸探索能力,通过原始创新自己提出新目标、寻找未知答案(自己未知,别人也未知)。如果沿袭既往的模仿跟进创新范式,如果不通过原始创新突破现有理论、技术的束缚,变“无人领航”为“自己领航”,变“无既定的规则”为“自己制定规则”是很难成功穿越技术“无人区”的。所以,当前及今后的经济技术创新时局决定中国需要重塑技术创新战略指导思想,施行以原始创新为主的技术創新范式转型。

(三)原始创新穿越技术“无人区”的机理

1.原始创新穿越技术“无人区”的技术创新思维。穿越技术“有人区”与穿越技术“无人区”采用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技术创新思维。对于前者,主要采用一种小数点后的跟进式技术创新思维方式,从事的是对技术先行者已有技术成果不断进行补丁创新,并将补丁技术创新发挥到极致。技术先行者充当了技术“有人区”的技术创新“领航人”,而已有技术目标与成果实质上是技术“有人区”的技术创新“领航器”,技术创新先行者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形成了技术创新规则。但技术补丁创新无论怎样完善,其创新效果也永远小于1,小数点后的技术创新思维只能适用于技术“有人区”的跟进式模仿创新。而对于后者,采用的是一种小数点前的探索性技术创新思维方式,这与传统的模仿创新存在根本的技术创新思维方式区别。该技术创新思维是立足于“无”去创造“有”,体现的是变“无人领航”为“自己领航”,变“没有既定规则”为“自己创建规则”。可见,原始创新从事的是从“无”到“有”乃至“无穷”的探索性技术创新活动,哪怕只有一丁点探索性技术创新成效,即使不成熟,其技术创新效果也大于1,远胜于创新效果永远小于1的跟进式模仿创新。

2.原始创新穿越技术“无人区”的创新方向与路径。原始创新穿越技术“无人区”的创新方向是“正向探寻未知”(自己未知,别人也未知),这不同于技术“有人区”的“逆向吸收已知(别人已知,但自己未知)与横向拓展已知”创新方向。可见,原始创新穿越技术“无人区”的创新路径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从创新路径视角来看,原始技术创新并不等同于自主技术创新,更是迥异于模仿创新。自主技术创新是依赖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和资源“自己走路”,但走的创新路径是“前人已经走过的路”还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并不确定。反过来,自主技术创新并不一定属于原始技术创新。如果属于前者,即技术创新主体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前人已经走过的路”,则尽管也付出了很大艰辛但并不属于原始技术创新,比如中国当年依靠自身力量独立研发的“两弹一星”工程、宇宙载人飞船等重大技术创新工程,虽然走的具体路径跟国外也许有所区别,但目标的首次提出及实现者都并非中国,实际上,在中国成功走过之前,美国及前苏联等国多年前已成功走过。如果属于后者,则是实实在在的原始技術创新活动。多年来,我们的技术创新成果不少,但很少有是国际上首先想到或首次突破的,这种自主技术创新活动在技术“有人区”是管用的,但对穿越技术“无人区”则会力不从心。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与中国企业穿越技术“无人区”离不开自主技术创新,但更离不开原始技术创新。“敢想能想以及敢走能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由优秀的“跟随者”嬗变为卓越的“领航者”才是穿越技术“无人区”的努力方向与正道。

3.原始创新穿越技术“无人区”的技术创新方式。原始创新穿越技术“无人区”属于一种高挑战性的探索性技术创新活动。就技术创新方式而言,穿越技术“有人区”与穿越技术“无人区”存在显著差异性。前者是采用一种改良的技术创新方式,是在现有概念、理论和技术体系内寻求解决方案,好比在汽车、轮船、火车、飞机等现代化交通工具产生之前的马车时代,固守在马车体系框架内寻求技术创新穿越解决方案“改良的好马与改良的好马车”。改良的技术创新方式无疑风险小,但改良效果也极为有限,因为固守“好马与好马车” 解决方案是注定进入不了现代化交通时代的。而后者是采用一种颠覆(创造性毁灭)式技术创新穿越方式,是跳出现有概念、理论和技术体系的约束,在现有技术体系外寻求技术创新穿越解决方案。类似在马车时代,跳出传统的马车体系框架约束,通过探索性创新寻求“汽车、轮船、火车、飞机”等颠覆(创造性毁灭)式技术创新穿越解决方案,推动马车时代的划时代前进。由于采用原始技术创新方式穿越技术“无人区”是在完全陌生的现有认知体系外探索性地寻求解决方案,必然受技术创新水平与条件等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也注定了穿越技术“无人区”的艰难与曲折。

二、格局:技术“无人区”的原始创新屏障

随着技术“无人区”的规模扩大和纵深发展,穿越技术“无人区”绝非单个创新组织和个体所能独立实现,必须依靠国家创新体系协作努力才有可能成功。原始技术创新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研究层次的原始创新;二是应用研究层次的原始创新;三是产品开发研究层次的原始创新。相应地,穿越技术“无人区”也存在三个层次的原始创新屏障。

(一)技术“无人区”的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屏障

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是对新知识、新理论、新原理的探索,是应用研究原始创新和产品开发研究原始创新的基础和平台,基础理论研究做得越深透,越可以为穿越技术“无人区”提供理论保障。中国基础研究经过多年的追赶,纵向比较起来无疑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如放眼世界横向比较,中国还鲜少有在全球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声音。正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所指出的“华为现在的水平尚停留在工程数学、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学的创新层面,尚未真正进入基础理论研究” 任正非:《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 为祖国百年科技振兴而奋斗》,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汇报发言,2016年5月30日。,这实质上是技术创新“无人区”的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屏障的重要体现。基础研究如继续这种“窘境”,今后即使能够将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全部应用与转化也没有多少“有效”成果可提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从事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主体,目前,由于多方面因素形成了中国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屏障。

1.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主体的运行管理体制屏障。多年以来,中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民办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除外)作为隶属“条块”政府组织的事业单位。实际运行中,对外为具有实际行政级别的政府附属组织,上级政府组织经常予以“长臂管理”;对内沿用的是行政科层组织运行管理模式。最终结果是内外部行政力量直接主导和掌控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各类资源分配以及教育、学术科研大小事务话语权,教育规律、学术科研规律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甚至被严重扭曲,无疑构成了中国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主体的运行管理体制屏障。

2.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精神屏障。精神屏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儒家文化思想方面的屏障。儒家文化思想渗透国民心理,全方位影响着国民行为。儒家文化的“中庸”、“和为贵”“枪打出头鸟”等重要思想是培养国民为人处世的精粹,但在培养认知世界方面,无疑又在潜移默化地扼杀国民标新立异的原始创新精神;二是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体制屏障。应试教育体制的最大弊端在于强调掌握已知,而忽视培养对未知的探索性创新。其结果是,扼杀了国民探索未知的“好奇”与标新立异欲望,消磨了国民探索未知的勇气与信心,导致国内教育体制培养出的大量科研工作者看似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实际又非常欠缺原始创新的激情、思想和能力;三是越来越浓的教育、学术、科研泛政治化倾向,制约了广大研究个体原始创新不可忽缺的精神独立与思想自由。

3.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薪酬待遇屏障。目前,中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基础研究创新个体的整体薪酬待遇相对过于偏低,特别是被自嘲为“青椒”、“青烟”的高学历年青创新个体。他们正处产生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成果的黄金年龄段,但由于偏低的薪酬待遇迫使他们每天为“体面”生计所迫而无法静心研究。如果不给基础研究创新个体应有的薪酬待遇,奢望每一个基础研究创新个体都能出于对研究的执着追求,长期忍受过于偏低的薪酬待遇来保持基础研究创新热情,是不切实际的。虽然国家出台了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但由于基础研究成果的商业化距离太长而很难从中受益。

4.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逆向选择屏障。政府以及所属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基础研究投入与考核机制的欠科学,无法给基础研究创新个体营造宽松研究环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及其代表机构的基础研究创新投入往往要求基础研究经费申请项目具有确定性研究结果,而创新性突出的非共识项目,不确定性(即风险性)必然大,经费申请者如申请此类项目势必难以获批,但这类项目恰恰又是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所迫切需要的;二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年度及聘期考核的简单刚性量化直接决定基础研究创新个体的升迁去留。基础研究创新个体出于现实考虑,理性选择尽可能从事容易取得成效、容易应付考核但注定很难取得重大原创突破的补丁式创新研究,而形成基础研究领域事实上的逆向选择屏障。

5.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屏障。现行科研经费管理的理念陈旧、体制僵化。就科研经费管理的理念而言,现行科研经费管理普遍采用的是报销制,贯彻的是物质资本的消耗理念,而完全忽视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人力资本付出的消耗补偿与合理回报。就科研经费管理体制而言,这些经费并不是直接给科研团队,而是由科研团队所在单位财务部门,通过报销的方式逐笔划给科研团队。加上报销中的各项严苛甚至不合理要求,致使科研人员不是在报销,就是在去报销的路上,甚至还可能触碰经费火药桶而带来牢狱之灾科研经费现已成为我国科学研究领域名副其实的火药桶,至今已有多名学者因科研经费问题深陷囹圄,目前学者们不敢也不愿再去冒险做研究已是业内一个不争的现实。。科研经费管理痼疾虽然引起了中央的重视,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业内戏称科学家也许能解决世界性难题,但确定解决不了科研经费报销问题现象仍普遍存在。

(二)技术“无人区”的应用研究原始创新屏障

应用研究是基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其特定的实际目的或应用目标所进行的研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都会涉及应用研究。目前,由于如下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中国应用研究原始创新存在很大屏障。

1.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应用研究个体激励机制屏障。一是中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应用研究创新个体的整体薪酬待遇严重偏低,虽说相对基础研究群体,应用研究成果更容易通过转化受益,但中国现有应用研究成果(如专利、专有技术等)权属政策采取“雇主优先”的原则,使得应用研究个体的原创成果大多属于职务成果,导致应用研究科技人员的原创成果单位化;二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由于学科建设、机构排名等考虑,往往热衷于学科建设与机构排名等指标体系考核,如高级别刊物论文、国家级科研课题和国家级科研奖项,级别越高、数量越多,学科建设与机构排名越具有优势。而应用研究原始创新成果转化并不在上述考核指标体系的关注之列。

2.应用研究原始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屏障。应用研究原始创新需要人力、财力和物力等多种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实质上是技术资源和企业家资源的结合。因历史原因,中国现阶段企业家大多来自党政机构或家族集团,对于国企,企业家如果原始创新成功,其“政绩”并非属于自己;如果创新失败,“劣迹”责任则很可能自担。在这种情况下,自然缺乏足够动力来推动企业探索式创新活动 李玲、陶厚永:《纵容之手、引导之手与企业自主创新》,《南开管理评论》2013年第3期。。而对于家族企业,由于企业家们多年来采用山寨模仿创新模式取得了很大成效,并没有强烈的原始创新欲望。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创新”,而目前企业家开拓精神和创造力缺失制约了应用研究原始創新。

3.应用研究原始创新的产学研融合屏障。促进应用研究原始创新的理想模式是“学术界+企业”模式,但中国的产学研融合平台至今还没有有效搭建,导致应用研究不能从实验室快速向企业扩散和商业化。体现在:一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个人的诸多应用研究成果,由于缺乏中试环节,成果成熟度低,长期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离生产应用还有相当远的距离;二是学术界经常闭门造车,没有针对企业特定实际目的或市场需求展开应用研究,应用研究成果与市场需求完全脱节,导致应用研究创新成果商业化困难。

4.应用研究原始创新的中介服务屏障。技术创新中介具体包括技术、人才、资金、政策、法律、管理等一条龙中介与咨询服务。在技术“无人区”的原始创新中的服务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推动基础理论研究原始创新成果向应用研究转化;二是加速应用研究原创成果的技术转移与技术商品化。中国目前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社会化、产业化方面仍然比较欠缺或薄弱,不能有效推动应用研究原始创新。

(三)技术“无人区”的产品开发研究原始创新屏障

产品开发研究是指利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和现有知识为新产品开发研究进行的技术研究活动。企业无疑是从事产品开发研究的主力军。目前,由于如下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中国产品开发原始创新存在很大屏障。

1.产品开发原始创新的模仿思维固化屏障。由于长期模仿和山寨并取得很大成效,习惯性养成了模仿和山寨思维方式。模仿创新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企业产品开发原始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固化了的模仿思维,成为产品开发原始创新的具体阻力。中国现在的模仿技术创新已经能做到极致,国外将中国捧为“逆向工程大使”,可以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逆向工程领导者。但是产品开发原始技术创新才刚刚起步。

2.产品开发原始创新的分配制度屏障。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智力资本的沉淀成本不可忽略及物质资本的沉没成本的减少和转移,相较于以往时代,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愿望日趋强烈。当前,智力资本主体已不满足于继续处于简单的支薪地位 肖曙光:《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的劳资分配》,《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2期。。与技术创新产权激励密切相关的技术创新产权制度、技术资本制度、技术股份化制度等,未能在企业中有效建立,从而使得产品开发原始创新动力与能力缺乏根本性分配制度保障。

3.产品开发原始创新的职务行为“容错”机制屏障。产品开发原始创新需要企业决策者善于发现新技术,敢于采用新技术以及不断创新生产方式,但任何产品开发原始创新决策都是机会与挑战并存,产品开发原始创新的行为决策本身蕴含着巨大风险。由于各类企业没有建立正常的职务行为“容错”机制 辜胜阻、韩龙艳、何峥:《供给侧改革需加快推进国企创新驱动战略》,《湖北社会科学》2016年第7期。,加上当前反腐追责高压的持续深入,产品开发原始创新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决策者为规避追责风险,大多采用“求稳防错”策略,众多企业陷入了不敢也不愿进行大规模原始创新产品开发的技术创新僵局。

4.产品开发原始创新的税收支持政策屏障。中国现行相关税收政策不能有效促进甚至构成了原始技术创新的重要屏障,体现在:①现行增值税属于生产型增值税,对企业研发费用、技术转让费用以及科技咨询费用等技术创新投入不能抵扣进项税额,不利于企业产品开发原始技术创新;②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率和免征额)没有体现对高层次人力资本的支持;③企业所得税企业研发前期阶段的探索性研发费用、研究人员工资等不允许按实际发生额税前列支。

三、变局:原始创新屏障的技术供给侧改革对策

(一)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屏障的改革对策

1.改革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管理体制,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及教学科研群体松绑。一是重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产权体制,变教育部等部委或地方政府管办合一模式为管办分离模式,从源头上废止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行政级别制度;二是尊重教育规律、学术科研规律,改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内部行政主导科层管理模式,恢复教学、科研群体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内部治理中的主导地位。

2.努力消除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精神屏障。一是宣扬创新理念与创新文化,培养国民潜移默化的科学探索“好奇”精神;二是重塑应试教育体制及其评价标准,由知识导向型教育体制及其评价标准转变为创新能力导向型教育培养体制及其评价标准;三是有效纠偏目前愈演愈烈的学术科研泛政治化倾向,创造较为宽松的学术科研环境,为原始技术创新个体的精神独立与学术思想自由提供制度环境保障。

3.重塑政府基础研究投入指导思想。一是多年形成的基础研究投入指导思想是“重物轻人”着力解决“物”的问题,建议将基础研究投入指导思想重塑为“重人轻物”(至少能“人、物并重”),大幅度提高创新个体的薪酬待遇着力解决“人”的问题。因为提升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归根究底是要解决人的问题;二是优化政府对基础研究的资助结构,政府及其代表机构在资助共识、热门领域基础研究项目的同时,需要特别留意资助(而不是目前的基本放弃资助)创新性突出的冷门非共识项目。历史经验表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往往来源于冷门非共识领域。

4.创新性改革科研经费管理机制问题。改革思路是:在厘清科研项目导向性质的基础上,分类采用不同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具体为,一是首先厘清所资助科研项目是属于科研成果购买导向性质,还是属于科研委托导向性质;二是如果认定为科研成果购买导向性质,则科研成果是否达到交付标准是关键,只要科研成果达到交付标准,就直接将经费划归科研团队所有,不予干涉科研团队科研经费的具体使用,作为过渡,可由现行的经费报销制改为包干制;三是如果认定为科研委托导向性质,则需要在科研经费中体现科研团队的人力资本消耗及合理回报。總之,科研经费管理机制今后不能思想僵化地沿袭目前的“四不像”理念:既不是科研成果购买导向,也不是科研委托导向。

(二)应用研究原始创新屏障的改革对策

1.以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方式,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建联合研究机构,搭建“学术界+企业”的产学研融合平台,使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从过去以信息交流和项目合作为主的短期合作,转向长期战略合作。通过该平台,实现应用研究创新过程中的技术、人才、信息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

2.努力消除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应用研究群体激励机制屏障。一是较大幅度提高中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应用研究创新个体的薪酬待遇;二是调整职务发明知识产权权属“雇主优先”政策,在智力成果创新个体与所在单位之间找到一个利益平衡点,如事前通过制度安排约定权属比例的划分,而不是简单沿用“雇主优先”原则使应用研究科技人员的原创成果单位化;三是改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于应用研究创新群体的现行评价机制,将应用研究原始创新成果转化列入考核指标体系。

3.通过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活动的社会化、综合化和产业化,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原创成果的技术转移与商品化。一是改变长期以来主要依靠政府推动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建立由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的社会化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二是以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方式,努力促进技术创新中介服务的规模化、产业化,催生一批能提供包括技术、人才、资金、政策、法律、管理等综合性技术创新服务的影响力企业。

(三)产品开发研究原始创新屏障的改革对策

1.强化企业家精神。一是加快建设职业企业家市场,让企业家主要来源于市场而非政府官员和家族世袭;二是企业家的激励和考核机制市场化,消除企业领导人非市场化所带来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和“任人唯亲”等弊端,激发企业家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勇气和魄力;三是将企业家精神演化为企业精神。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善于发现新技术,敢于采用新技术以及不断创新生产方式,企业家精神不能仅停留在企业家个体层面,更应该演化为企业精神。如华为总裁任正非对创新的重视,可以说到了偏执的程度,而他对创新的痴迷与忘我也影响了整个华为企业,最后演化为了华为精神。

2.改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思路。产品开发研究原始创新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智力资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通过利益机制调动智力资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企业内部形成物质资本所有者和智力资本所有者命运共同体是提升产品开发原始技术创新能力无法回避的制度基础。现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主流模式本质之上是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两种不同产权属性的“物质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混合,“物-物”混合适用于模仿创新与穿越技术“有人区”,但并不适用于穿越技术“无人区”。对原始创新以及穿越技术“无人区”奏效的混合机制是“物质资本与智力资本”的混合。只有将“物-物”混合改进为“物-智”混合,才能从根本上为技术“无人区”原始创新提供强大内生性动力。

3.建立企业创新个体职务行为“容错”机制。高风险是技术“无人区”原始创新活动的显著特征之一,有必要通过建立职务行为“容错”机制打破创新个体不敢创新、不愿意创新的僵局,支持和保护勇于创新的企业创新个体,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当然,“容错”机制不等于无限度宽容,更不等于纵容胡来。职务行为“容错”机制必须建立负面清单,区分企业技术创新职务行为中哪些错误可以宽容豁免,哪些错误严格禁止。

4.完善相关财政支持政策。一是建立企业技术开发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首购补贴、示范工程补贴等制度,为产品开发原始创新成果提供早期市场机会,消除原始技术创新的“市场失灵”现象;二是对企业技术创新实施差异性的财政支持政策,重点支持原始技术创新活动;三是调整目前主要针对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和销售给予税收优惠的政策思路,逐步确立研发环节税收激励在整个税收激励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四是改革和完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允许企业对研究人员工资等研究开发费按实际发生额税前列支,同时降低个人所得税率和提高免征额;五是建立税收优惠政策的有效跟踪监控机制,使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5.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政策。过弱知识产权保护虽有利于模仿创新但不利于原始创新,反之亦相反。因此,应依据技术创新整体水平的发展差异分阶段实施不同的最优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并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调节机制。在我国技术创新正在逐步逼近“无人区”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相应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于那些打着山寨制造旗帜,肆意侵犯知识产权的企业和行为,应加大打击力度陈凤仙、王琛伟:《从模仿到创新--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最优知识产权保护》,《财贸经济》2015年第1期。。

(责任编辑:晓亮)

猜你喜欢

无人区技术
无人区的辽阔与壮美
众安:技术触达保险“无人区”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溯溪:溯源之舞
《无人区》点映 粉丝感叹4年没白等
《无人区》
地球第三级——西藏无人区的环境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