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培养城市环境观念的(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探讨

2018-06-05张玲崔博娟陈艳

福建建筑 2018年5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空间环境

张玲 崔博娟 陈艳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山东青岛 266106)

0 引言

任何建筑都不能脱离城市环境而独立存在,特定的环境对于建筑来讲是一个力场[1]。因此,建筑设计不得不考虑建筑置于环境中的合理性,力求去反映这种来自自然、人文、社会的综合环境特征,这是建筑师的责任感使然[2]。建筑对城市空间发挥作用,更多的是通过建筑群体来实现[3-4]。一个好的建筑加上另一个好的建筑,会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积极影响;而倘若加上一个不好的建筑,则将对城市空间产生伤害,得到负数。所以,建筑师应对城市环境的营造有所担当。齐康院士这样讲过:“一个不懂得城市的设计师,不是一个完整的设计师。”说的就是基于城市环境意识的整体建筑设计观念之于建筑师的重要性。

1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建筑学专业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背景简述

在我国,建筑学专业本科二年级的专业课教学均是设计基础阶段,对于整个建筑设计教育体系来讲,是重要的起点,对学生建筑设计观念的初步养成和设计条件的综合分析方法、基本设计方法的掌握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观念和方法论以及对建筑与城市空间之间关系的理解能力的基础阶段[5]。

在一年级,学生完成了建筑初步、建筑认识实习、建筑表现等建筑设计相关基础课程的训练,已具备了一定欣赏和评价建筑的能力,对建筑的功能、形体与空间亦有了初步理解。在二年级真正开始设计课的学习后,其同时接触环境、场地、构思、功能空间、各类规范及表达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学生多表现出面临特定的用地环境无从下手,构思空泛不能落实,前期环境现状分析与后续设计脱节,功能意识淡薄,空间尺度混乱,造型技法匾乏等问题 。

二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的环境分析和设计构思能力进行训练,使学生在已具备一定的功能和空间形体意识的基础上,提高环境意识。由于学生在一年级的《建筑初步》课程中已经进行过空间单元和小建筑设计的课题,对于功能和空间设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二年级应在保持一年级阶段教学成果的基础上,一方面深化学生的建筑功能及技术概念,另一方面训练由城市环境分析入手的整体设计构思能力和基于分析结果的功能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设计意识,培养其更加全面的建筑设计观,从而使学生具备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和广泛吸收知识的能力,真正做到“授之以渔”。正确建筑设计观念的培养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素质准备,令其方案更具有可行性。

基于以上分析,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作了如下教改探索。

2 建筑设计教学组织特色

(1)以建筑设计的城市环境观培养为导向的教学内容

传统建筑设计教学多以较为单纯的建筑功能和形体训练为主要目的,学生的方案设计习惯也是从设计建筑平面入手,尽管老师一直强调要从整体入手,但收效甚微,造成建筑功能和形体设计与地段环境脱节的现象[6]。课程改革中,将教学切入点转变为城市环境观念培养,将教学目的明确为力求培养学生的整体建筑设计观。在命题和选题的过程中,对建筑所在的场地环境加以限定或者将场地选在学校和城市的真实环境当中,并针对具体环境提出明确的建筑设计要求。设计环境的较高真实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其从环境中汲取设计灵感,提炼设计构思,更深刻地理解课程训练内容。

(2)以多元化教学团队成员为基础的教学组织

在系部领导班子的支持下,特意组织了不同专业学习背景的专业课教师参与二年级建筑设计的教学。从课题的选定、任务书的编制,到教学目的和要求的明确,大规模理论课的统一授课等,都由系部领导牵头、由老师们共同讨论决定。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式原则组织教学,实现教学目的。

(3)以提高学生主动性为目的教学观念

以往,是老师主动地将所属建筑类型的设计要点和设计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按照各阶段要求提交图纸,导致学生比较重视图纸的最终效果,轻视方案设计的过程。近两年,从建筑设计特定地段环境的分析入手,以此为主线由浅入深地开展教学,细化教学阶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创新思维,令其更加注重建筑设计的过程,由被动向主动转变,逐步掌握正确全面的设计方法。

3 建筑设计课程设置

一年级主干专业课《建筑初步》的小建筑设计、空间单元设计的训练,目的是单纯地培养学生进行各功能安排和形体设计,而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上,除重视建筑的功能性和形体美以外,还在任务书当中明确地给予建筑环境的附加条件,甚至将设计地段选在学校或城市的真实环境中,强化学生对场所的直观感受,加深学生对环境与建筑之间关系的理解。这令学生逐步深刻地意识到应抱着塑造城市环境的目的去创造建筑,建筑学专业学习的成果是通过创造能与环境相融合,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建筑去践行可持续发展。

因此,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设置,以城市环境观念的培养为主要教学目的,通过设计专题的合理安排,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完成从环境分析入手进行构思,进而完成功能、形体以及完整表达设计方案的全过程,形成基于培养城市环境观念的阶段式训练模式。

大二上学期的第一个课题是咖啡厅设计,将场地设定于临湖和绿地的区域,并没有太多的限定,给学生比较大的创作空间,初步领悟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联性,完成由环境意象入手、力求以与环境相融合的角度进行建筑构思,从而认识到设计应“尊重自然”,为树立正确的建筑设计观打下基础,如图1所示。

图1 由环境意象和立体构成生成建筑形体

大二上学期的别墅建筑设计课题,将场地设定于风景优美的地理位置,附加以需要保护的既定环境,且在任务书中明确教学目的为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由外到内、内外结合”的建筑设计方法,即从总体入手,首先考虑建筑总体布局与设计场地和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创造良好的室内外空间,使别墅既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由于学生对住宅功能较熟悉,因此过程中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建筑所处的环境,去领悟建筑设计过程中环境的限定作用,学会去保护和利用既定的环境,如图2所示。

图2 与环境协调的别墅形体和总平面设计

幼儿园设计教学目标,是在培养学生合理组织单元式建筑的各功能的同时,加入场地环境的限定因素,提出问题,由学生在设计当中去解题,培养学生对建筑所处的环境作出积极反应的能力。课题所选择的环境载体是位于城市型环境中的缝隙空间,且有两条明确的限定要素:一是场地并非正南正北,且用地形状为梯形;二是用地东侧临城市主干道。选址是真实可见的,以强化学生必须对建筑的环境特征建立清晰的认识,进而对建筑与环境的对应关系深入理解,以利于学生更加熟悉对由城市环境分析入手的整体建筑设计过程,如图3所示。

图3 内外空间融合的幼儿园整体建筑设计

第四个课程设计命题是建筑系馆设计,场地设在位于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国际交流中心教学楼西侧的空地。这也是学院计划为建筑系建设系馆的位置,对于学生来讲真实熟悉,且使用者和课题设计者在这里是重合的,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参与到设计中来的积极性。这也为学生深入地分析场地的环境属性创造了条件,促进学生从大环境关系入手,深入分析建筑系馆与学院现有建筑、已有校园道路、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归纳整合设计要点,最终设计出与空地周边环境相匹配的建筑单体,营造积极、宜人的建筑空间氛围,如图4所示。

图4 由基地环境分析生成建筑系馆及其场地的总体布局

4 基于培养城市环境观念的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制度和支撑平台(图5)

图5建筑学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制度和支撑平台建议示意图

5 结语

观念和方法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个完善的总体教学体系作为支撑。基此,课题组拟按图5所示进一步深化教改。以求未来的教学体系和各相关课程的设置更加完善,更加具有时代性和独特性。

图片来源:

图1~4: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建筑系学生作业;图5:作者绘制。

参 考 文 献

[1] 李洁.城市·建筑·空间——论建筑底部开放空间设计手法[J].住宅科技,2009(09):21-24.

[2] 丁沃沃. 回归建筑本源:反思中国的建筑教育[J].建筑师,2009(4):92.

[3] 王建国著.城市设计(第三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4] 赵景伟,岳艳,祁立艳,等.城市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5] 李骏,左力.环境与空间——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本科二年级建筑基础设计课程教学体系探讨[J].室内设计,2013(01):11-15.

[6] 张玲.基于环境、功能、形体的建筑学低年级教学初探[J].福建建筑,2015(10):113-116.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空间环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环境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