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助力“双一流”建设

2018-06-05谷文媛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双一流仪器设备资源

孙 宇, 朱 臻, 谷文媛

(西安交通大学 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 陕西 西安 710049)

“十八大”以来的5年,围绕党中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指引下,西安交通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推动重大仪器设备科技资源开放共享,解决科技资源配置分散、封闭、重复建设的难题,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 科技资源开放统筹及高校仪器资源配置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等学校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现代科学技术人才的重要资源,是高校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建设任务。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持续引导下,国家对于高等学校办学资源投入逐年加大,高校基础装备水平得到快速提升。“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快速改善着我国高校基本办学条件,高校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快速增加。与此对应,国家对于高校发挥科教人才培养、科技成果研究的期望日益紧迫,希望高校利用自身的智力及装备优势,为全社会创新创业提供充足智力及技术保障的要求日益突出。

然而,伴随我国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建设规模的持续增长及覆盖领域的不断拓展,一些问题日益突显:部分大型仪器设备存在重复购置现象,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专业化服务能力薄弱,支撑学科发展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存在部门化、个人化的倾向,利用效率不足等。一方面,高校大量科研设施与大型仪器设备存在大量空闲时间;另一方面,包括高校在内的大量使用需求却难以得到满足,造成了较大的资源浪费。

2014年10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总体上看,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科技资源配置分散、封闭、重复建设问题比较突出。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把公共财政投资形成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让它们更好为科技创新服务、为社会服务”[1]。201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文件,对于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总体要求、重点措施、组织实施和进度安排都有了明确要求: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建成覆盖各类科研设施与仪器、统一规范、功能强大的专业化、网络化管理服务体系,健全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制度、标准和机制,建设布局更加合理,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的问题基本解决,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2]。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高校仪器设备科技资源统筹开放工作的重要思想体现了党中央对于高校科技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是国家对于提升高校科技资源服务国民经济、服务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为新时期下高校科技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目标和方向。

2 统筹资源,开创增量资源高效配置新局面

我校以“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为行动指南,着力统筹资源配置,以全面提升学校资源配置效率为中心,以支持“科学研究上水平,人才培养上质量”为目标,开创环境开放、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新局面。

在统筹、开放、规范、高效的建设目标指导下,“十三五”期间,我校以平台建设为中心,通过资源统筹论证、实体平台建设2个方面,全面实现学校大型仪器设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开放共享[3-6]。

2.1 统筹全校大型设备购置论证

2015年以来,我校建立了大型设备统筹联合论证机制,严把设备进口关,从源头上促进共享、集中多学科资源,共同建设、提高使用效益。所有40万元以上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购置,统一由学校设备主管部门主持开展联合论证。

目前,学校所有通用类设备已经实现统筹论证,通过多学科、多部门联合评议,加强了学校资源统筹,避免了资源重复投入。通过严格的论证,开放共享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基层单位从争抢资源变为多学科共建、委托学校建设或者主动委托设备管理,设备购置氛围逐步变化,资源统筹效益逐步显现。

2.2 校级共享实体平台的规划建设

校级共享实体平台是由学校主导规划、建设、统筹管理的全校综合性开放平台。平台建设强化顶层设计,全面统筹;运行实行独立管理、全面开放;主要建设目标是满足相关学科基本科研需要;是保障科研开展的基础装备平台。

平台建设过程中按照2个70%原则开展设备选型:一是购置满足70%左右的研究需求的设备;二是购置设备最常用的70%的功能,将满足量大面广的使用需求。规划过程中同时考虑设备选型的前瞻性与互补性,不仅要保证平台建设符合学校长远学科规划,同时与院级平台、专业平台建设构建互补关系。

2.3 校级共享实体平台的管理

在平台日常管理过程中,推行技术专家委员会制和责任教授轮席制。专家委员会负责讨论平台建设规划、功能定位、运行模式、管理机制制定,参与重大购置计划论证,指导平台开展队伍建设。轮席责任教授负责指导平台开展技术水平提升、制订培训方案、参与对外技术交流。专家委员会由相关学科和机构的专家学者组成,轮席责任教授由相关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和管理的技术专家组成,定期轮换,确保平台运行过程始终支持和配合学科最新发展方向。通过科学规范的培训过程和先进的物联控制手段,实现学生24 h授权自主操作,使其在校期间能够获得亲身操作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机会,为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已整合近7 000 m2物理空间,完成分析测试共享中心、高算中心及生物医学实验中心的一期建设。以分析测试共享中心为例,中心物理空间3 400 m2,中心正式编制15人,聘任12名学科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聘任24名技术专家组成技术委员会,另外还组织了一支助研助管团队。2016年6月中心试运行,分为微区分析、无机成分分析、有机成分分析、材料性能分析4个分区。首期投入设备购置资金6 500万元,购置大型仪器设备22台套,托管设备1台套,中心同学科共建设备1台套。其中:多学科共建的冷冻电镜是目前我国西部地区首台冷冻电镜,该装备的建设极大提升了学校生物医学微观成像领域的研究水平。

3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调动存量资源效益提升

解决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问题同时,需要解决学校资源统筹配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运行管理政策创新、基层工作人员积极性调动等一系列问题,我校在推动改革创新过程中,充分调动财务、科研、资产、人事、规划、采购等部门积极性,通过部门联动提升改革效果,强化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过程监管、提升存量开放共享效率。

3.1 建设大型仪器设备物联共享系统

伴随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意识的加强,以及管理的逐步规范,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突显的问题亟待解决:设备管理依托基层单位分散管理,使用不方便;用户预约使用设备的信息封闭;计费结算手续繁琐,列支不规范;数据统计效率不高、应用局限。学校科研、财务、人事、资产管理部门之间数据封闭,资产利用效率同财务结算数据、科研成果产出、人员绩效考评互不挂钩,学校评估论证决策依据缺乏精细化数据支撑。

2014年来,学校在国内高校率先建设了跨部门集成联动的“大型仪器设备物联共享系统”[7-12](见图1)。通过对分散在各院、系、课题组的仪器设备统一管理,实现学校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利用的便捷、规范、监管,体现以下特点。

图1 大型仪器设备物联共享系统理念图

(1) 跨部门业务集成,简化了设备开放共享流程。系统将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管理与财务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等业务完美融合,实时对接学校财务、科研、人事等多个业务管理系统。打破了仪器设备管理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壁垒,实现了共享使用过程中授权预约、登记统计、计费缴费、绩效评估等全部业务在线流转。

(2) 促进各尽其能,简化各类人员工作模式。系统推动部门联动、多方合力、各尽其能。校内外用户只需集中精力提出科研需求、开展研究,散落在各部门的业务办理统一交由系统完成;技术人员专注仪器操作、培训用户,无需应付各种数据统计、费用催缴;管理部门专心制定制度、效益评估。简化了各类人员的工作,彻底改变原有部门业务繁琐、数据收集低效的状况。

(3) 统筹兼顾,公开公平公正。我校所有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收费标准等信息全部面向社会开放,在开放时间段内,校内外所有用户先到先得,兼顾公开、公平、公正与实效。

(4) 全流程业务监管,规范管理科研经费。系统将教师科研项目同测试项目绑定、收费记录同财务经费卡绑定、设备使用记录同绩效评估绑定,实现了科研经费中分析测试费使用全流程监管。为科研人员建立了畅通有效的经费使用渠道,支撑课题财务管理,为监管开放共享提供了技术手段。

(5) 打通数据孤岛,加强绩效监管。系统实现了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控,财务报销数据通过系统直接对接,各类绩效统计自动完成,保证了数据统计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为支撑学校设备绩效考核提供有力抓手,同时指导未来资源配置前的论证,推动高校资源管理精细化、数字化。

3.2 推动院级、专业级共享实体平台建设

在院级、专业级平台改革过程中,我校着力解决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

(1) 落实设备监管责任。在改革过程中,要求将现有分散管理的仪器设备,以学院或者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基本单位进行整合,设立若干院级和专业级实体平台。所有大型仪器设备全部进入平台管理,落实平台责任人,以平台开展资源配置和资源考核,实现全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平台化管理。

(2) 疏通有偿服务渠道。各院级平台逐台设备设立收费标准,测算收费依据,按照单位内、校内、校外制定收费标准,开展成本补偿,有偿服务。收费标准在相关学科公示,面向全社会公开。

(3) 规范设备管理使用行为。所有大型仪器设备接入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物联共享系统。通过系统完成设备的预约、使用、计费、结算、统计工作。我校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和财务处共同作为信用担保方,为每位科研人员授予信用额度,设备先使用、后付费,规范使用行为。

(4) 打破现有机制体制束缚。我校为每个院级平台设立独立的分析测试服务费用收入专用账户,允许各平台使用设备服务收入开展设备运行维护、技术培训、维保购置、人员聘任、绩效奖励。人力资源部配合各平台开展人员聘任、研究生助研助管聘任工作,解决平台实验技术人员编制不足的困难及开放共享过程中成本上升的困难。

(5) 调动基层人员工作积极性。各平台制定大型仪器设备运行管理、开放共享、收入管理、绩效考核等管理办法,落实绩效考核政策,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在这些政策措施影响下,各级单位及个人切实感受到机制体制改革带来的政策红利,长期困扰基层单位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体制束缚被进一步打破,广大基层技术及管理工作者积极性充分调动,成为学校落实国家全面“放改服”政策精神的突破点。

目前,全校所有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全部完成数据采集,并且面向全社会发布。年均服务人数超过3万人,服务对象覆盖除西藏以外所有省、市、地区及美国、英国、日本等多个国家;数据完全对接西安市科技局、陕西省科技厅、教育部CERS平台、科技部国家科技资源网络平台。学校承担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试点”、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创新券改革试点”、西安市科技局 “西安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试点”等工作。

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效果和氛围正在逐步突显。大型设备建设模式向统筹、集中、共建的方向转变,仪器设备服务模式逐步由送样服务向培训服务转变,学生动手实践机会逐步增加,科研经费使用更加高效规范,设备监管责任逐步落实,学校基本建成覆盖各类科研设施与仪器、统一规范、功能强大的专业化、网络化管理服务体系,开放共享制度、标准和机制更加健全,建设布局更加合理,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的问题基本解决,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4 砥砺奋进,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继续前行

“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时期。站在这一历史定位上,西安交通大学肩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伟大使命,将进一步全面推动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思路,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内涵式发展。通过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建设,按照“创新驱动孵化基地、产业升级科技管道、科技智力输出源泉”建设理念,进一步推动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

“十三五”期间,我校依据学科现状,按照学科分布特点和发展态势,将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7个校级共享实体平台:分析测试共享中心正在建设全面支撑学校理学、工学各学科发展的实验平台;高算中心规划依托学校网络信息中心建设服务全校的高性能计算中心,成为我校重要的计算能力支持平台;生物医学实验中心规划依托医学部建成支撑学校医学、生命科学发展的基础研究平台;精密加工中心和微纳加工中心规划依托现有优势学科技术力量及装备基础,逐步发展为综合实验加工平台,为国家、地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动物中心规划依托医学部扩展现有动物

实验空间,成为学校实验动物的统一进出口;风洞中心规划结合陕西省航空、航天、军工产业特点,建设服务国家国防研究的基础实验基地。7个平台覆盖了学校大部分理、工、医学学科,建成后将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高等学校提出的伟大历史使命和战略发展方向,是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理论指引和实践路径[13]。面对这一宏伟目标,我校应时而上,以提升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效益为先导,结合学科建设需求,加快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健全资源共享平台运行机制,提高资源配置和运行效率;实现通用大型设备开放共享的全程网络化管理;创新以校院二级公共平台为主的仪器设备共享模式,提升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效率,为早日实现一流大学的伟大事业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EB/OL].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10-27/6721856.shtml.

[2] 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1/26/content_9431.htm.

[3] 高禄梅,孙宇.西安交通大学推进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实践探索[Z]//西安交通大学发展研究报告,2016.

[4] 贾申利.构建实验室管理部门工作新风貌[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1-5.

[5] 闻星火,武晓峰,杨树国.创新机制建设公共科研条件平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10):1-4.

[6] 郝云忱,闫肃.大型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6):1-3.

[7] 孙宇,贾申利.构建高效科研平台 落实协同创新战略:澳大利亚MONASH大学科技平台的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2):190-195.

[8] 孙宇,高禄梅,任金妮,等.大型设备预约管理系统新一代用户体验模型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3):239-242.

[9] 贾申利,孙宇,高禄梅.美国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的分析与思考[Z]//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发展研究报告,2012.

[10] 孙宇,高禄梅,任金妮,等.大型设备预约系统时间分配模型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263-266.

[11] 任金妮,高禄梅,孙宇.基于信息化视角的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3):224-227.

[12] 杨帅,张庆林,任金妮.基于Internet 的大型设备共享系统[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5(2):73-74.

[1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

猜你喜欢

双一流仪器设备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重视建、配、管、用过程管理 发挥仪器设备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