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金针菇菌丝体及胞外多糖产量的因子研究

2018-06-05李福后王伟霞刘伟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年11期
关键词:胞外金针菇菌丝体

李福后,王伟霞,刘伟

(1.淮海工学院海洋生命与水产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2.连云港可为食用菌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223500)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又名冬菇、朴菇、毛柄金钱菌,隶属于伞菌目、口蘑科、金钱菌属,其肉质细腻,味道宜人,富含精氨酸、赖氨酸等多种必需氨基酸,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PP等[1-3]。金针菇还含有多糖、蛋白聚糖、糖蛋白、倍半萜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促进智力发育、提高免疫力、预防和治疗肝脏疾病和胃溃疡等作用,是一种理想的保健食品[4-5]。

近年来,消费者对金针菇的需求与日俱增,如何进一步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植物激素和壳聚糖作为常见的生长调节剂,对食用菌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影响[6-9],在液体菌种生产、多糖制备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以工厂化栽培菌株为材料,研究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壳聚糖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以及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植物激素、壳聚糖等生长调节剂在液体菌种生产、多糖制备等领域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菌种:金针菇kw02,由连云港市某食用菌有限公司提供;生长调节剂[赤霉素、萘乙酸(naphthylacetic acid,NAA)、 二 氯 苯 氧 乙 酸(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等激素]:生工生物(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均为分析纯;壳聚糖(脱乙酰度≥90%):连云港澳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2 培养基设计

1)固体培养基:以PDA培养基为基础,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赤霉素使用浓度为0、5、10、15、20 mg/L。NAA 使用浓度为0、2、4、6、10 mg/L。2,4-D 使用浓度为0、5、10、15、30 mg/L。

2)液体培养基:葡萄糖30 g,蛋白胨2 g,酵母粉5g,KH2PO40.5g,MgSO40.5g,,蒸馏水 1000mL。

3)壳聚糖母液制备:参考李辉的方法[10],配置0.5%壳聚糖溶液,pH 6.0。壳聚糖使用浓度分别为为0、0.025、0.05、0.075、0.1、0.125 mg/mL。

1.3 固体培养方法

利用打孔器从长满金针菇菌丝体的平板上选取菌种块,然后接种到添加了植物激素的固体培养基上,25℃培养。分别于培养3 d和7d后测量菌落的直径,计算菌丝生长速度。

1.4 液体培养方法

种子液的制备:将100 mL液体培养基分装于250 mL三角瓶,灭菌后备用。利用打孔器从长满金针菇菌丝体的平板上选取大小约0.5 cm2的菌种块,接种于三角瓶中,每瓶5块,25℃,120 r/min,培养5 d。然后利用磁力搅拌器将成团的菌块打碎,继续培养3 d后作为种子液使用。

发酵液的制备:采用100 mL液体培养基,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植物激素或壳聚糖溶液,以不添加植物激素或壳聚糖溶液的发酵培养基作为对照,每个处理组设3次重复。取种子液接种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接种量5%,然后置于摇床中,25℃,120 r/min,培养7 d。

指标测定:发酵结束后,10 000 r/min离心5min,上清液用于胞外多糖的测定。沉淀物为菌丝体,蒸馏水冲洗2次后,80℃烘干至恒重,称量得菌丝体干重。

1.5 胞外多糖的测定

胞外多糖的测定采用蒽酮-硫酸法,在620 nm处测定吸光值[11]。根据葡萄糖浓度与吸光值的关系制作葡萄糖标准曲线,其回归方程为y=0.012 3x+0.058 2,相关系数r=0.999 749。取离心后的上清液,首先测定总糖含量,然后加入乙醇至浓度为80%,置于4℃沉降24 h,离心后,测定上清液的还原糖含量,二者之差即为胞外多糖的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金针菇菌株kw02的菌落特征和菌丝形态

金针菇菌株kw02的菌落特征和菌丝形态见图1。

图1 金针菇菌株kw02的菌落特征和菌丝形态Fig.1 Colony characteristics and mycelial morphology of strain kw02

kw02的菌落特征见图1a,其菌丝洁白、浓密,气生菌丝发达,生长速度快。采用插片培养法,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菌丝形态(10×40倍),发现菌丝粗壮,分支多,且锁状联合较多(图1b)。

2.2 植物激素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植物激素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见图2。

在试验浓度范围内,赤霉素对菌株kw02的菌丝体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以10 mg/L为最适浓度,菌丝生长速度提高22.7%以上。

低浓度的萘乙酸对菌丝体生长有刺激作用,与对照组相比,4 mg/L和6 mg/L萘乙酸能够促进菌丝生长,菌丝生长速度分别提高2.5%和13.3%,而10 mg/L萘乙酸则抑制菌丝生长。

图2 植物激素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Fig.2 The effect of plant hormones on mycelia growth of Flammulina velutipes

低浓度的2,4-D对菌丝体生长也有促进作用,以5 mg/L为最适供试浓度,而30 mg/L 2,4-D则抑制菌丝生长。

2.3 植物激素对金针菇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

金针菇多糖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而提高多糖产率是金针菇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12]。植物激素对金针菇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见图3。

图3 植物激素对金针菇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Fig.3 The effect of plant hormones on exopolysaccharide content of Flammulina velutipes

赤霉素对金针菇胞外多糖产量具有明显的影响,在试验浓度范围内,胞外多糖产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浓度为5 mg/L时,胞外多糖产量最高,而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升高,胞外多糖产量逐渐下降。

萘乙酸对金针菇胞外多糖产量也有明显的影响,在浓度为4 mg/L时,胞外多糖产量最高,是对照组的2倍多;而萘乙酸浓度大于6 mg/L时,胞外多糖产量迅速下降。

与赤霉素作用类似,2,4-D在试验浓度范围内,胞外多糖产量也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浓度为10 mg/L时,胞外多糖产量最高;而随着激素浓度升高,胞外多糖产量逐渐下降。

2.4 壳聚糖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壳聚糖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见图4。

图4 壳聚糖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Fig.4 The effect of chitosan on mycelia growth of Flammulina velutipes

由图4可知,适量浓度的壳聚糖有利于菌丝体的生长;与对照组相比,壳聚糖浓度在0.05 mg/mL~0.1 mg/mL范围内,菌丝体生长速度都有明显的提高,当浓度为0.075 mg/mL时,菌丝体生物量最大,比对照组提高34%。当浓度超过0.125 mg/mL时,菌丝体生长明显下降;当壳聚糖浓度为0.15 mg/mL时,发现三角瓶内出现了较多的壳聚糖沉淀,这些沉淀可能影响了菌丝体的生长。

2.5 壳聚糖对金针菇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

壳聚糖对金针菇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见图5。

由图5可知,壳聚糖浓度在0.025 mg/mL~0.075 mg/mL范围内,对金针菇胞外多糖产量基本没有影响,表明低浓度的壳聚糖虽然能够促进菌丝体生长,但不能促进菌丝体分泌胞外多糖。当壳聚糖浓度超过0.1 mg/mL时,发现胞外多糖产量明显下降,表明高浓度的壳聚糖能够抑制菌丝体分泌胞外多糖。

图5 壳聚糖对金针菇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Fig.5 The effect of chitosan on exopolysaccharide content of Flammulina velutipes

3 讨论

植物激素作为痕量信号分子,能够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环境应答过程,为农作物的化学控制、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3-17]。研究表明,许多植物激素也能够调控食用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在食用菌栽培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18-20]。

不同菌种和同一菌种不同菌株对激素处理的表现具有明显不同,以赤霉素处理为例,王谦等发现当培养基中赤霉素浓度为1.0 mg/L,金福菇菌丝生长速度最快[21];侯集瑞等发现5 mg/L赤霉素最能促进羊肚菌菌丝生长[22];王言等发现0.005%浓度赤霉素(50 mg/L)对金针菇G1的促生长效果最显著,而赤霉素对金针菇F29未表现出促生长作用(高浓度时表现抑制作用)[6];我们发现,10 mg/L赤霉素最能促进金针菇kw02的菌丝生长。

植物激素对食用菌胞外多糖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试验浓度范围内,我们发现低浓度的植物激素有利于菌丝体分泌胞外多糖,表明植物激素可能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壳聚糖作为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抗性,研究表明,壳聚糖能够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从而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23-24]。壳聚糖对食用菌可能具有类似的作用,通过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调控基因表达,从而调节菌丝体的生长发育过程。

[1]于荣利,秦旭升,宋凤菊.金针菇研究概况[J].食用菌学报,2004,11(4):63-68

[2]蔡和晖,廖森泰,叶运寿,等.金针菇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加工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11):171-175

[3]方玉梅,张春生,谭萍,等.金针菇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作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3):15-18

[4]郑义,李超,王乃馨.金针菇多糖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0,31(17):425-428

[5]王卫国,张仟伟,李瑞静,等.金针菇多糖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7(1):120-128

[6]王言,余昌霞,曹晖,等.四种植物激素对刺芹侧耳和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影响[J].食用菌学报,2015,22(4):23-26

[7]倪腾凤,陶文文,梁兵,等.植物激素对平菇菌丝生长及酶活性的影响[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10):871-873

[8]闫训友,史振霞,杨静,等.壳聚糖对香菇菌丝生长代谢关键酶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2,24(3):455-458

[9]吴智艳,闫训友.不同脱乙酰度壳聚糖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代谢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7(5):232-234

[10]李辉.壳聚糖对金针菇发酵液中三种胞外酶活性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1(22):146-147

[11]刘春泉,李大婧,刘荣.蒽酮-硫酸法测定北冬虫夏草多糖含量[J].江苏农业科学,2006(2):122-124

[12]李明华,陆正清,孟秀梅,等.金针菇多糖闪式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42(10):216-221

[13]许智宏,李家洋.中国植物激素研究:过去、现在和未来[J].植物学报,2006,23(5):433-442

[14]熊国胜,李家洋,王永红.植物激素调控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09,54(18):2718-2733

[15]ZAMAN M,KUREPIN L V,CATTO W,et al.Enhancing crop yield with the use of N-based fertilizers co-applied with plant hormones or growth regulators[J].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Agriculture,2015,95(9):1777-1785

[16]RYU H,CHO Y G.Plant hormones in salt stress tolerance[J].Journal of Plant Biology,2015,58(3):147-155

[17]BENKOVA E.Plant hormones in interactions with the environment[J].Plant Molecular Biology,2016,91(6):597-597

[18]柳丽.植物激素对柱状田头菇生长发育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71-72

[19]张慧锋.北冬虫夏草子实体培养条件的探索[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5,26(4):192-194

[20]周颖,周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菇菌丝生长及子实体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98-398

[21]王谦,刘敏,徐啸晨,等.外源激素对金福菇菌丝营养生长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3):286-290

[22]侯集瑞,李玉,图力古尔,等.赤霉素和α-萘乙酸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1,23(4):41-43

[23]陈惠萍,徐朗莱.壳聚糖调节不结球白菜叶片GDH和GS基因的差异表达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6,26(3):507-511

[24]卢梦琪,蒋霞云,司蕊蕊.壳聚糖诱导下浅玫瑰色链霉菌菌体蛋白差异表达分析[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6,25(6):945-953

猜你喜欢

胞外金针菇菌丝体
新型冠状病毒与胞外诱捕网的研究进展
金针菇含甲醛?
生物膜胞外聚合物研究进展
白银地区玉米芯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
水华期间藻类分层胞外聚合物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葡萄糖酸钠发酵废弃菌丝体提取壳聚糖的研究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
冬虫夏草发酵液和菌丝体中主要核苷类成分分析
不同环境因子对爪哇伪枝藻分泌胞外多糖的影响
不熟的金针菇会造成中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