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探讨

2018-06-05王亚斌

现代食品 2018年7期
关键词:原子化吸收光谱微量元素

◎ 王亚斌

(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广东 佛山 528200)

原子吸收是指自由原子以气态形式吸收同类原子发出的谱线,该过程具有特异性。该方法的具体分类有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铅、铜、铬的检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铅、镉、铬、镍的检测)、冷蒸气原子化、氢化物原子化。当前以原子吸收光谱法应用最为广泛。

1 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及步骤

原子吸收光谱仪由光源、光学以及原子化系统、检验以及结果显示系统组成。原子化系统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在供给能量、使样品失水、使样品原子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方法在光源波长方面的选择比较特殊,首先要测定紫外区长度,然后选择与紫外区长度相当波长的光源,利用光源可将样品当中的特征辐射激发出来的功能,一旦蒸汽中出现所需检测的元素,其原子可吸收谱线中的能量,使光谱能量相应降低,依据光谱能量的降低程度,可计算分析各类元素的含量,并与相应规范进行参照对比。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现实操作中,应用该原理进行具体检测的流程有:①制作检测溶液,其方法应符合相应规程要求。②配制溶液样品。③分别检验各标准溶液,计算各自的吸光水平。④以上步中的结果为依据,绘制标准曲线。⑤吸光程度的测量。⑥依据③、④中的结果得到溶液样品的量化浓度。Cu、Fe、Zn、Mn、Cd吸收光谱的工作条件见表1。

表1 Cu、Fe、Zn、Mn、Cd吸收光谱的工作条件表

2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当前食品安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食品中加入的各类添加剂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颜色与口感,增加保质时间,作物在生长阶段喷洒农药可降低病虫害,保证作物产量,然而如果以上化学类物质如果添加过量,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损害人体健康的风险,所以食品中化学物理检验工作亟待提高。近年来,我国各类居民对于微量元素也格外重视,除了分析有害因素之外,原子吸收光谱法还可以用来测量食品中的微量元素,可以对城镇及农村居民身体健康起到分析指导的作用。

2.1 食品中微量元素百分比的试验测定

以吸收光谱法对食物中的锌含量检测的过程进行说明。其结果显示,谷类作物、肉制品、海产品中锌元素所占百分比较高,禽蛋类次之,果蔬中锌含量最低。另外,对各种食物中微量元素的测定中,通常采用原子吸收法,对仪器的精度要求较高。由于同一类水果品种之间的差异,其微量元素含量也会各不相同,研究其含量可为今后野生水果的改良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持。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于食品尤其是水果中的铁、锰、锌、铜、镍、铬的测量相当准确。可借此方法分析同一或不同微量元素在同一品种不同部位,或在不同品种中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在对不同类型的补钙类产品的检测中,经过总结得到其中钙的占比测量方法,其中最重要也易于推广的方法仍然是原子吸收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于测定食物中铜的含量方面卓有成效,同时可以根据实验结果制定食物中铜残留的去除方法。另外,在食物中铅残留的测定中,常常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配合微波消解法,实际运用起来方便易学。在食物外围检测时,比如对果皮果肉的检测,常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可以具体测量微量元素含量,并可以将不同种类水果的果皮果肉中微量元素进行横向对比,为各种作物或水果在经济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第一手数据[1-2]。火焰原子吸收法对于测定固态及液态作物中的微量元素占比方面,以及为液态及固态产品资料的完善、标准的制定、按资源分布将其合理使用等方面应用宽度及广度日益增大。

2.2 食品中重金属百分比的试验测定

重金属含量的测量常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具体操作中可使用硝酸-高氯酸对不同区域的苹果样品进行化学处理,然后以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其中Cr含量,以上样品经过脱水干燥处理后,以光谱测定出其中的Pb含量,通过煮沸状态下,用盐酸与高氯酸混合后把苹果样品进行溶解,通过提高温度,消除了各类不确定因素的干扰[2]。其中的机体改进剂的投入量、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作为变量进行考虑,其变化将影响最终测定结果。萃取法的作用在于,将影响试验的因素通过萃取与主体分离,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在无干扰的情况下,对重金属含量如铅进行测定。另外,可以采用湿法将样品逐渐分解,通过加入各类基体改进剂,使实验的温度相应提高,有效排除了各类干扰,然后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精确测定了样本中的微量铅。

对于食品中的Pb与Cu含量的测定,可以先通过微波分解样品,然后通过原子吸收法分别计算出其中的铅和铜的含量,并与国家相应规范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与国家规范标准的规定相符合。这说明了预处理过程中使用微波,可大量节省能源与时间,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处理方式。实验表明,当测定的元素分别为Cu、Cd、Pb、Mn,采用湿法消解法得到的含量分别为1.253 mg/kg、0.430 mg/kg、0.046 mg/kg、3.308 mg/kg; 采 用 干 法 灰化法得到的结果分别为1.213 mg/kg、0.425 mg/kg、0.041 mg/kg、3.323 mg/kg。这表明除了Cd超标外,其他元素都在卫生标准允许范围之内。

3 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食品检测技术也在持续发展,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食品中元素的定量检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信其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张宏康,王中瑗,黄育杭,等.不同前处理方法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食品中铅含量的影响[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9(3):547-551.

[2]甘志勇,彭靖茹,农耀京,等.持久化学改进剂钽钯涂层-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镉的含量[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8,54(1):100-102.

猜你喜欢

原子化吸收光谱微量元素
ICP-OES法测定钢和铁中微量元素
基层社区医养结合“原子化”: 形成机制及破解路径
宝宝微量元素检测
解析中微量元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干扰与消除应用研究
机器人或将令人类进入“原子化”时代
浅析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茶油氧化过程中紫外吸收光谱特性
绝望与挣扎:失独父母夫妻关系的演变及其干预路径
基于血浆吸收光谱拟合处理诊断食管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