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净值人群青睐固收和地产投资
2018-06-05
文/本刊记者 史 诗
过去的一年,中国GDP实际增速达6.9%,实现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达1200亿美元,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9个国家实现新增投资,对外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显示出中国在全球经济的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崛起,中国的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2017年达到140万亿元,个人资产配置呈现全球布局、“走出去、带回来”双向流动、多元化配置的形态。
在这样的趋势下,个人可投资产达到6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人群”,已通过经济发展实现基础财富积累,成为率先享受到全球化红利的代表群体。但受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地缘因素影响,逐渐成为世界公民的高净值人群,也对提高自身在全球资产配置、海外生活方面的个人专业知识储备及全局把控能力有了更多需求。
近日,宜信财富发布了《中国高净值人群海外生活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深度剖析中国的高净值人群在生活、投资、置业、教育等方面的规划。
固收和地产投资受青睐
从海外资产配置地区来看,高净值人群布局仍以发达国家及移民国家为主。美国(56.9%)仍以绝对优势占据海外投资置业目的地第一位;其次是移民发达国家澳大利亚(33.7%)与加拿大(25.7%)。英国(11.9%)以独特的经济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投资者:英国经济内生性良好,房产价值在过去30年的长周期内稳中有升,脱欧事件带来资产价格下跌正是投资布局机会,后续反弹空间较大。在亚洲范围内香港(8.9%)和新加坡(7.4%)以其优惠的投资移民政策以及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也吸引了部分资产配置。
调查结果显示,固定收益和地产项目是高净值人群最为偏好的投资领域,其次保险和基金。相对来说,投资偏好与实际进行投资较为一致的为基金、股票和VC/PE,在三个领域受访者偏好即会实际投资。对于偏好多但实际投资相对少的领域,比如固定收益类占整体海外投资已达到最高比例,达到偏好比例较难;房地产投资则受当地政策经济环境变化影响,个人投资需要寻求专业机构意见进行配置,存在逐步建立信任度的过程;信托业务则由于国内信托公司国际业务开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而国际信托业务较成熟的国家也只有英国、美国、日本等少数国家,调研结果印证了实际操作中二者的实际配置比例较期望值明显偏低。
海外资产配置占比仅5%
根据国家经济发展三阶段规律,中国正处于FDI(外商直接投资)和ODI(对外直接投资)双向发展的阶段。
个人方面,2017年中国人均GDP达到了近9000美元的量级,由此带来的是高净值人群进行海外资产发展意识觉醒,在中国的私人可支配财富超过140万亿元的情况下,目前进行海外资产配置占比仅在5%左右,对比美国超过20%、日本30%-40%的海外配置国际经验,未来在高净值人群的带领下充分利用全球化市场和资源配置,以中国为主要活动基地,更大限度地享受全球化红利,谋求多元化海外发展。
重视精神和财富共同传承
有多少高净值人士已进行海外规划?他们是如何规划的?他们最看重什么?《白皮书》中有三个数据特别引人注目:
其一,70%以上的高净值人士有海外规划,将其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市场和资源配置,立足中国,享受全球化红利。
其二,74.7%的高净值人士在进行海外规划和投资时依靠专业财富管理机构或这些机构发布的专业信息。
其三,75.7%的高净值人群家庭希望传达给后代的是家族文化和价值观,将精神传承和财富传承列为同等重要的地位。
未来计划的海外投资形式
高净值人群未来会增加投资的重点领域包括地产项目、VC/PE、信托和实业投资,收藏品投资意愿也有增加。其中,地产项目在已经较高的投资比例里会继续大幅增加。与之相对的是,股票与固收产品则会较大比例减持。
相对来说,固收类产品已配置比例较高,计划配置计划进行的海外资产投资的虽较已配置比例偏低,但整体仍属计划进行配置产品前三位;受访者群体对基金、保险的投资意愿与现阶段配置不会有明显差异,从计划进行投资的各类型产品的整体比例来看,其波动和相对差异相较已投资的产品来说趋于平缓,显示出高净值人群的海外投资项目将呈现更加均衡的多元化配置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