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和经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

2018-06-04阳家才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4期

阳家才

【摘 要】目的:分析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和经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4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纳入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分析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分别采用经腹小切口手术和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对比两种术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较对照组患儿而言,分析组患儿术后复发率、阴囊肿胀率、感染率更低,手术切口更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更短,组间比较P<0.05。结论:经腹小切口手术较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和安全性更佳,更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腹股沟斜疝;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经腹小切口手术

【中图分类号】 R715【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8)04-03-271-01

小儿腹股沟疝气俗称“脱肠”,是一类常见的外科疾病,可分为斜疝、直疝、切口疝等多种类型,其中以斜疝最常见[1]。小儿腹股沟斜疝在临床上一般采取手术治疗,常用的术式有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和经腹小切口手术两种,本文就这两种术式的方法、疗效进行分析对比。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74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纳入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分析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分析组中男31例,女6例;年龄1—7岁,平均(4.2±0.8)岁;单侧34例,双侧3例。对照组中男33例,女4例;年龄1—8岁,平均(4.3±0.9)岁;单侧33例,双侧4例。经SPSS19.0软件分析,分析组与对照组患儿上述资料对比P>0.05,实验可行。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给予患儿静脉复合麻醉,协助其取平卧体位,于髂前上棘作一与腹股沟管平行的斜切口,长度约为3至4厘米。将腹壁组织逐层切开至腹外斜肌腱膜,之后切开提睾肌、精索内筋膜,在精索前内侧对疝囊进行游离,行高位结扎、缝合处理。

分析组患儿采用经腹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患儿实施氯胺酮全麻,协助其取仰卧位,于麻醉效果达到手术要求后实施常规消毒、铺巾,切口作于患侧腹直肌外缘腹横纹肌内,横形切口,长度约为2厘米。之后将腹壁组织切开,直至腹外斜肌腱膜,对腹壁肌层实施钝性分离,暴露出腹膜。横行切开腹膜,长度与切口长度一致,位置在内环口上侧厘米处。将腹腔打开后,将内环口后缘的腹膜提起,与切口上缘的腹膜缝合后即关闭腹腔,将疝囊与内环口置于腹腔外部。对腹膜闭合腹壁肌层进行缝合,之后对腹膜缝合以闭合腹壁肌层,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和皮下、皮肤。

1.3 评价标准

1.3.1 比较分析组与对照组患儿术后(半年)疾病复发率、阴囊肿胀率、感染率。

1.3.2 比较分析组与对照组患儿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软件对分析组与对照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的差异进行判定,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标准差(x±s)和百分率(%)表示,并实施t值和X2检验,若P<0.05,则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分析组与对照组患儿术后复发率、阴囊肿胀率、感染率对比 分析组患儿术后复发率、阴囊肿胀率、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分析组与对照组患儿相关手术指标对比 相比于对照组患儿,分析组患儿手术切口更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发生与先天腹壁结构发育不完整相关,患儿一般会出现腹痛、腹胀、下腰部坠胀感、便秘等诸多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影响到其生殖系统的发育,甚至引起肠梗阻、肠管坏死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儿的身体健康,影响其日常生活[2]。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中应用较广,可获得一定的疗效,但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多、易复发。经腹小切口手术是一项新型的微创手术,相比于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更具优势,实行这一术式的手术切口极小,且不需要需剥离疝囊,对患儿身体的伤害更小,患儿手术耐受性较好,术后恢复较快,利于减少住院费用,感染、阴囊肿胀等并发症较少,治疗后不易复发,其疗效和安全性均有保障[3]。但黄杰[4]的研究认为经腹小切口手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同时对复合疝、双侧腹股沟斜疝、隐性疝进行处理,应根据患儿实际病情合理选择手术类型。本次实验证实,经腹小切口手术较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中更具优势,其术后复发率、阴囊肿胀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手术切口更小,手术时间更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更短,组间比较P<0.05,本次实验结果与康才春[5]的实验结果类似。

可见,经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德淼, 李锦成. 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和经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对比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 2012, 41(3):186-187.

[2] 岳海燕. 经下腹部腹横纹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05(24):105-106.

[3] 何華, 崔磊, 党胜春,等. 小切口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与常规术式的疗效比较[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 9(8):128-129.

[4] 黄杰. 用疝囊高位结扎术和经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对比[J]. 当代医药论丛, 2013, 11(8):52-53.

[5] 康才春. 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和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的疗效对比[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13):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