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干预综合方案”在防治近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8-06-04刘涛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应用价值

刘涛

【摘 要】目的:研究视觉干预综合方案在防治近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治疗近视的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9例,共计78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市局干预综合方案予以护理,比较2组患者近视防治效果。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屈光度之间尚无明显差异(P>0),护理后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参照组近视患者屈光度护理前后,两者差异明显(P<0.05),患者屈光度没能得以控制,部分患者近视程度有所提升;实验组近视管着护理前后屈光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视觉干预综合方案在近视防治方面具有显著作用,能够改善患者近视问题,防止患者近视发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视觉干预综合方案;防治近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365【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8)04-03-258-02

近视在当前发病率极高,尤其在青少年阶段,其临床表现为患者远处事物难以看清、眼部疲劳等等,一般多因患者用眼过度、用眼习惯较差及遗传因素具有紧密联系[1]。近视患者对远处的事物难以看清,但是近处的事物却能够看到,这是因为远处事物难以在患者视网膜上集合成為焦点,因此视觉神经无法将清晰的图像传达至大脑[2]。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治疗近视的患者78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n=39)与参照组(n=39)。其中,男性近视患者42例,女性患者36例。最小年龄7周岁,最大年龄36周岁,中位年龄(19.1±7.6)周岁。近视时间最短0.5年,最长12年,中位病程时间(5.4±3.1)年。78例近视患者中有单纯近视的35例、近视合并散光43例。上述患者均进行眼前节检查及眼底检查,符合近视诊断标准;研究对象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且患者与家属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2组患者年龄、性别、近视时间、近视类别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不具备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分组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模式,引导患者自主进行眼保健操训练,改善现有近视程度,并防止患者近视病情加深,同时,为患者检测屈光度,并引导患者选择合适的近视眼睛,以达到矫正视力的目标[3]。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之上,采用视觉干预综合方案防治近视,具体做法为:其一,开展护眼教育。所谓护眼教育就是帮助患者了解用眼卫生知识,为患者发放科学用眼手册,使患者正确认识近视的危害,从而提升患者对近视的重视程度,促使患者形成科学、良好的用眼习惯。另外,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制定饮食计划,食用对眼部有益的食物,避免患者近视程度进一步加深。其二,实施视觉锻炼计划。视觉锻炼计划主要起到缓解眼部肌肉紧张、转变患者不良用眼习惯的目的,可采用眼保健操结合3D立体视觉训练模式,促使患者眼部肌肉得以有效放松,改善患者眼疲劳问题[4]。另外,电视、电脑、手机是眼部健康的危害因素,近视患者应降低上述因素对眼部健康造成的影响,尽量选择户外活动,为患者构建良好的近视防治环境。记录参照组与实验组近视患者实施视觉干预综合方案前后的屈光度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参照组与实验组近视患者实施视觉干预综合方案前后的屈光度情况,予以t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对比差异性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析参照组与实验组在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实施前后屈光度数据,组间对比方方面,护理前2组患者屈光度之间尚无明显差异(P>0),护理后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近视患者屈光度增加幅度有所降低,部分患者屈光度得以控制。组内对比方面,参照组近视患者屈光度护理前后,两者差异明显(P<0.05),患者屈光度没能得以控制,部分患者近视程度有所提升;实验组近视管着护理前后屈光度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实验组采用的视觉干预综合方案能够改善患者近视程度,起到了防治近视的效果。

3 讨论

近年来,近视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当前智能电话十分普及,患者用眼过度、眼疲劳造成近视程度有所加深,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对其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当前临床医学研究认为,通过改善近视患者的用眼习惯,使其能够建立良好的生理反射,可保持及减轻患者近视程度,特别针对用眼量较大的青少年群体,采用良好的视觉干预方案,调节青少年患者远视离焦问题,从而对控制近视屈光度起到了积极影响。另外,陈燕先、何明光在研究中表明,对近视患者进行爱眼、护眼宣传,促使患者合理分配用眼时间,加强户外锻炼与营养摄入,进而缓解用眼疲劳现象[5]。这一点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对患者各个生活层面进行综合性干预,促使患者摆脱不良用眼习惯,进而降低患者眼部负荷。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比分析78例近视患者1年间随访数据,其结果表明,采用视觉干预综合方案的实验组,患者近视改善情况高于参照组,由此可见,视觉干预综合方案能够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用眼习惯,建立科学、全面的综合干预计划,提升近视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祝长华,廖庆荣.视觉综合干预对预防学龄儿童近视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9):82-82.

[2] 富伟丽.视觉综合干预对儿童近视的预防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67):183-183.

[3] 唐美仙.“视觉干预综合方案”在防治近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专科版旬刊,2017(1):90-91.

[4] 徐快娥,陈锦昌,董晓明.视觉生理性手指操对预防青少年近视及控制发展的作用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7):80-82.

[5] 陈燕先,何明光.近视的预防和治疗:从研究证据到临床实践[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7,19(1):1-3.

猜你喜欢

应用价值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