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牙本质小管封闭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机制和效果

2018-06-04李鉴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4期

李鉴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牙本质小管封闭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机制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我口腔科收治的的牙本质过敏症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药物方法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牙本质小管封闭治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分析其机制。结果:观察组牙本质过敏症治疗有效率高达93.3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牙本质小管封闭治疗牙本质过敏症效果显著,减轻患者的痛苦,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牙本质过敏;牙本质小管;封闭

【中图分类号】 R7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8)04-03-225-01

牙本质过敏症又被称为过敏性牙本质或牙齿感觉过敏,牙本质过敏症通常是由于酸蚀和磨损等多种化学或机械因素的联合作用下造成牙本质小管的暴露,进而使得牙本质对外界的刺激产生酸软不适、疼痛的症状,俗称为“倒牙”[1],但是不可以把牙本质过敏症归于特定原因引起的牙体的病变或缺损。牙本质过敏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而目前广泛认可的机制理论为流体动力学说。牙本质小管是牙本质的基本结构,其内的组织液与牙髓互通。有研究表明:牙本质小管液内的80%以上的流动阻力是由牙本质的表面特征所造成的[2]。因此,除了常用的含氟药物治疗牙本质过敏症外,封闭牙本质小管亦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法,逐渐被临床认可与应用。本文以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我口腔科收治的的牙本质过敏症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牙本质小管封闭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机制并评价其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我口腔科收治的的牙本质过敏症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35-66岁之间;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33-64岁之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药物方法治疗,选用的药物为0.76%的单氟磷酸钠或是75%的氟化钠甘油对患牙进行局部的擦涂,擦涂1-2min;利用直流电疗器或电解牙刷将2%的氟化钠电离子导入。日常护理坚持使用专业的抗敏感的牙膏来刷牙。

1.2.2 观察组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牙本质小管封闭治疗,利用原味沉积、氟诱导矿化、纳米粒子填塞、粘接覆盖和激光熔融等方法来封闭已暴露出的牙本质小管,降低牙本质小管的通透性。

1.2.3 疗效标准 ①有效:患者自我感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是完全消失,探诊时有轻度不适的感觉或没有任何不适;②无效:治疗后复诊,患者于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变。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0.0系统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按百分率(%)形式表示,并采用X2检验,若P<0.05,代表两组间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3 讨论

牙本质过敏症病因为牙釉质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使得作为牙本质基础结构的牙本质小管暴露在外,继而令牙齿对温度、化学物质刺激、机械刺激等因素的敏感性增强甚至成为一种临床病症。封闭暴露的牙本质小管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其能够令牙本质小管的通透性减低。牙本质小管封闭法按照其不同的机制可以分为:原位沉积法、氟诱导矿化法、纳米粒子填塞法、粘接覆盖法和激光熔融法等。

3.1 原位沉积法的治疗机制 原位沉积法主要是通过草酸根、磷酸根离子等物质与牙本质中的钙离子在碱性环境中形成沉积盐覆盖在暴露的牙本质小管表面[3]。氟硅酸铵是一种新型有效的封闭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材料,其主要原理为:氟硅酸铵中的硅能够诱导在唾液中的钙、磷成分沉积于牙本质小管表面,进而隔绝牙本质小管于外界环境。

3.2 氟诱导矿化法的治疗机制 氟诱导矿化法原理为通过含氟离子物质(氟钼酸铵、氟化氨银、氟化钠)促使牙本质的再矿化,氟离子与钙离子可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氟化钙,进而封闭牙本质小管。另外,氟亦能和 HA 相结合后形成化学性质更加稳定的氟磷灰石,增强牙本质小管其内的阻力及其表面阻力,降低牙本质的通透性。

3.3 纳米粒子填塞法的治疗机制 纳米粒子填塞法通过银染色法或激光照射法将纳米金封堵牙本质小管。临床上常使用金属-金作为修复牙冠与桥的材料,主要是由于金不仅物化性质稳定、延展性好,且还具有较高的吸光度。

3.4 粘接覆盖法的治疗机制 粘接覆盖法是通过牙本质粘接剂与牙本质中所含有的胶原纤维进行强而有力的结合,然后再经过光固化,于牙本质小管内形成一种树脂突,进而封闭牙本质小管。近年来,临床上愈来愈多的使用牙本质粘接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牙本质粘接剂可主要分为:全酸蚀粘接剂与自酸蚀粘接剂两种。其中,全酸蚀粘接剂形成的混合层较厚,其能达到较强的粘接力,但是术后发生牙敏感的发生率较高,而自酸蚀粘接剂虽然术后牙敏感的发生率比较低,但其粘接效果的长期稳定性较差。

3.5 激光熔融法的治療机制 激光熔融法的主要原理为:通过激光聚的光斑的位置所产生的高温,令牙本质小管表面的无机物发生熔融,进而发生有机物的变性,在瞬间冷却凝固后,在牙本质表面形成一层类似于玻璃样的物质,从而封闭牙本质小管。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以牙本质小管封闭方法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药物治疗法。综上所述,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牙本质小管封闭方法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参考文献

[1] 余少华, 蒲东全, 刘鲁川. 铒:钇-铝石榴石激光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机制和特点[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42(6):673-676.

[2] 王彦莉, 李丁新, 刘爱宾. 三种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封闭作用的研究[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5, 25(8):487-491.

[3] 田鸿旭, 李强, 姜丹. 不同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封闭作用的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9):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