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有效的护患沟通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8-06-04袁军红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护患沟通神经外科护理满意度

袁军红

【摘 要】目的:探究科学有效的护患沟通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8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予以常规护理+科学有效的护患沟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状况、生活质量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在数值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患者在接受常规临床护理过程中加入积极有效的护患沟通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负面情绪,促进患者治疗配合度,并培养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矛盾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关键词】护患沟通;神经外科;护理满意度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nurse patient communication i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nursing. Methods: 98 cases of Hospital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patients as a clinical study,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4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mode, study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state of emo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quality of lif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patients with positive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negative emotion of patients in routine clinical nursing process, promote patient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develop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reduce nurse patient conflicts event rate,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significant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 Nurse patient communicatio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nursing satisfaction

【中图分类号】 R249【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8)04-03-055-01

神经外科患者通常情况下病情重、变化快[1],患者生理与心理均出现异常变化,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相应的挑战。对于神经外科的护理工作者来说,要想做好护理工作,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需要科学有效的护患沟通予以支持[2],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高质量的护理效果。为研究科学有效的护患沟通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我院特选取98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98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综合序贯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男23例,女26例,年龄25至60岁,平均年龄(50.31±11.13)岁。对照组中15例颈椎结核、11例脑出血、10例脑卒中以及6例多发性颅内血肿。观察组患者男27例,女22例,年龄24至63岁,平均年龄(46.52±12.34)岁。观察组患者中对照组中17例颈椎结核、15例脑出血、10例脑卒中以及7例多发性颅内血肿。排除药物过敏、认知功能障碍、帕金森、精神病、严重心肺及肾脏功能障碍、妊娠及哺乳期病例[3]。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手术方式以及麻醉等进行临床资料上的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用药护理、病情观察以及饮食等日常护理。研究组予以常规护理+科学有效护患沟通,主要内容有:①做好充分沟通准备。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与其陪同人员进行沟通,对患者心理状态进预先评估。在结合患者实际心理状况前提下为患者制定护理方案。通过与患者加强交流次数,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受教育水平、疾病状况以及家庭经济收入状况,通过对一般资料的收集能够促进后续沟通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同时,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过程中需注意自己的语速、语气以及措辞,让患者感受到尊重与温暖,通过得体、大方的语言循序渐进的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建立护患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②把握沟通时机。护理人员要注意把握住沟通的最佳时机。通常情况下,可在晨间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饮食与睡眠状况进行了解,在常规护理操作同时可与患者进行交谈,既能够转移患者注意力又能够了解到所需信息,并进行相应知识宣传。神经外科患者多呈现出焦躁、猜忌、悲观与敏感的心理状态,针对此种情况护理人员需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并帮助患者积极调整心态,树立积极治疗信念,促进治疗配合度提升。③在患者讲述过程中,护理人员扮演好倾听者角色。神经外科疾病有其特殊性,当患者疾病处于急性加重状态时往往花费数额较大,对于经济条件处于中等水平的患者家庭来说经济负担较重,因此患者家属极易出现暴躁情绪,不断询问话费情况。此时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倾听患者家属的每一个疑問,充分了解其话语间表达的真实意思,并给予耐心解答,以此提升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与好感度。④护理人员还应适当保持沉默,运用非语言行为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当患者情绪处于激动或焦躁状态时,护理人员可充分利用非语言行为给予患者关怀,让患者体会到同样的温暖。护理人员需要对造成患者焦躁状态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解分析,寻找针对性方法解决患者问题。当患者处于痛苦状态时,可保持适当的沉默,待患者情绪发泄稳定下来后在通过语言形式劝导患者。否则患者负面情绪一旦得不到宣泄,可能会选择不合理方式进行处理,进而引发护患矛盾。

1.3 观察指标 心理情绪变化情况:根据SDS(抑郁自评量表)和SAS(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情绪状况加以评定和比较[4],各量表均包含20个题目,频分1~4级,粗分以1.25相乘,换算为0~100分,SDS评分≥53分视为抑郁,SDS评分越高表明患者抑郁程度越严重,SAS评分≥50分视为焦虑,SAS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情况越严重。

采用QLQ-C30(生活质量量表)[5]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评价,评分项目包括CF(认知功能)、EF(情绪功能)、RF(角色功能)、SF(社会功能)、PF(躯体功能)和QL(生活总质量评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护理满意度:根据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满分100分,并划为3个不同等级,90≤评分≤100分视为非常满意;60≤评分<90分视为基本满意,评分<60分分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用SPSS19.5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情绪变化情况对比 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护理干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在SAS与SDS方面的评分情况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见表1。

2.2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CF、EF、RF、SF、PF和QL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2.3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情况 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的评分情况较为显著,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见表2。

3 讨论

随着物质条件的丰富,人们对自己的健康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对于护理工作的质量也提出了新要求,尤其对于神经外科患者来说,患者情绪的不稳定以及经济花费都对护患沟通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提出严峻挑战,因此掌握了解患者心理诉求变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患沟通,可以辅助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消除患者陌生感[6]。逐渐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真实心理诉求,帮助患者建立起积极向上的治疗情绪,提高其住院期间生活质量水平,降低因生理上的痛苦造成精神上的压抑,进而辅助后续护理与治疗工作的开展[7]。在此次临床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在SAS与SDS方面的评分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优,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科学有效的护患沟通能够帮助患者解决心理上的压力,缓解患者焦躁、压抑的不良情绪,使患者能够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与治疗工作的开展,进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组患者的CF、EF、RF、SF、PF和QL评分在数据上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科学有效护理沟通可以切实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治疗,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水平;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的评分情况较为显著,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科学有效的护患沟通能够获得患者较高的认可度,消除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陌生感,利于培养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综上,在神经外科患者在接受常规临床护理过程中加入积极有效的护患沟通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负面情绪,促进患者治疗配合度,并培养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矛盾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皮静.护患沟通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1):284-285.

[2] 郑璘.护患沟通在神经外科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9(1):190-191.

[3] 孔小爱.护患沟通在100例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医药前沿,2016,6(12):273-274.

[4] 蒋鸿鹦.护患沟通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情况[J].当代医药论丛,2012,10(7):155-156.

[5] 刘建利,张美乐,杜峰.护患沟通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醫药,2016,35(6):174-174.

[6] 朱正菊,武元丽.护患沟通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7,7(10):348-349.

[7] 赵维丽.护患沟通联合常规护理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96-96.

猜你喜欢

护患沟通神经外科护理满意度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护患沟通运用于高血压护理的评价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关于对护患沟通的几点体会分析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彩图版)
丁志斌,为神经外科患都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