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探讨
2018-06-04李红
李红
【摘 要】目的:分析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106例无典型特殊性的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同时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6周时的运动能力。结果:护理干预之前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运动能力无明显差异,差异数据未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运动能力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存在明显优势,差异显著,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脑梗塞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脑梗塞;早期康复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2-0-01
脑梗塞是临床中危害性较高的一种疾病,临床中不仅常见同时在发病、致残、致死多方面均具备较高的概率,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已经较为严重,在治疗之后患者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后遗症,导致预后效果不理想[1]。脑梗塞在临床中会引发多种并发症,运动功能障碍便是其中较为普遍且危害严重的一种。对此,为了提高脑梗塞治疗质量,以我院部分无典型特殊性的脑梗塞患者为例,探讨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106例无典型特殊性的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根据随机数字法的分组理念与原则,将本研究中所选取的106例患者划分到两组(常规与实验)。常规组总共53例患者,患者32至60岁,平均年龄(46.2±2.3)岁;实验组总共53例患者,患者33至61岁,平均年龄(48.1±2.5)岁。两组患者的多项一般资料在差异方面不明显,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具备对比研究的基本要求。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同时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方式如下:1、心理护理。患者在发病之后往往会因为疾病困扰而形成负面心态,同时因为心态的影响导致不愿意参与到康复护理中,从而阻碍康复护理效果。对此,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尽可能的保障患者心理情绪的稳定性与积极性,提高患者在康复护理方面的参与热情,保障整体护理效果;2、体位护理。在早期采取正确的体位可以有效的预防或减弱患者发生审计痉挛、屈肌痉挛等现象。脑梗塞患者普遍采取侧卧休息,尽可能不要让患者仰卧。仰卧时适当抬高患者的肩部,保持上肢自然伸直,指以半屈位为主,保持手空心握拳。在患肢下方摆放适当高度的软枕,为了规避患者发生关节痉挛、压疮,可以每个一小时帮助患者更换体位;3、康复锻炼。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之后神经学症状无明显发展之后的48小时开展功能锻炼,实际操作为:先对患者实行肢体康复锻炼的相关宣教,让患者意识到早期康复的重要性以及康复锻炼的效果,促使患者可以主动配合锻炼,每天为患者提供患肢软组织按摩,对于无法下床活动患者可以指导其每天用健康手臂按摩患肢,并逐渐开始起坐训练。在患肢力量得到一定恢复之后可以指导患者实行自我锻炼,例如手指屈伸、更衣洗脸、手扶床边站立等,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渐强化锻炼强度;4、语言与认知功能锻炼。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针对性开展语言、认知功能的锻炼,引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噘嘴、龇牙等口腔训练,在患者可以正常发音之后逐渐加大吐字量的训练,帮助患者开展连音训练,鼓励患者多开口、多锻炼。
1.3 观察指标和评判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在干预前与后(6个月)分别采取Fug1-Meyer评价量表作为工具对患者的运动能力实行分析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护理效果等数据均采取SPSS统计学软件实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式表达,例如(3.1±1.1),数据之间的检验采取P值实现,P<0.05代表数据差异明显。
2 结果
护理干预之前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运动能力无明显差异,差异数据未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运动能力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存在明显优势,差异显著,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脑梗塞属于心脑血管疾病中较为普遍且危害性较高的一种,是导致中老年人群体致残、致死的高占比疾病之一,發病速度较快同时病情发展凶险,在临床治疗之后患者仍然可能存在严重的后遗症,导致患者的生存质量严重下降,因为疾病本身的特殊性,其治疗以及护理工作较为重要且复杂[2]。
急性脑梗塞之后患者在三个月内最容易实现功能的恢复[3]。早期康复护理是一种帮助患者顺利康复的护理方式,其关键理念在于不影响患者疾病复发或引发额外损伤的情况下让患者尽早接受康复训练,从而提高训练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早期康复护理主要是为患者的机体功能的恢复提供帮助,让患者尽早接受运动,从而改善预后效果,对于脑梗塞患者而言是恢复机体功能的有效途径之一[4]-[5]。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运动能力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存在明显优势。本研究结果也充分论证了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脑梗塞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孟晓旭,朱浩猛.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3):444-447.
金小红,任燕,陈美华,等.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6,42(2):237-238.
舒亚梅,王秀容,喻明,等.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伴抑郁症状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14(3):559-562.
郭晓婷.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用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8):1167-1169.
罗学英,沈娟.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3(b04):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