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女子篮球队国内外现状调查

2018-06-04章日方

商情 2018年15期
关键词:后备人才现状调查对比

章日方

【摘要】篮球的诞生发展和当前的强势崛起都离不开政府对篮球事业的推广。从目前我国青少年女子篮球研究现状看,后备人才在身高、身体素质、基础训练和基本技术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国青少年女子篮球竞技水平不高,参赛队伍参差不齐。通过对全国篮球教学比赛的运动员进行的调查研究发展,无论在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还是运动成绩等方面,运动员的水平仍然不尽如人意。当前我国中学生女子篮球运动员身体较为单薄,在对抗及对抗技术运用上缺乏训练和基础条件,在防守和移动上表现也不好:在投篮和基本技术运用上只处在中等水平,很多地方都有待提高,要加强基础训练,从身体素质提升入手,打牢技术基础才是人才培养的未来方向。通过我国和美国、欧洲等国内外女子篮球事业现状的调查分析,以期推动我国中学女子篮球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学女子 后备人才 现状调查 对比

一、美国中学生篮球队发展现状

篮球的诞生发展和当前的强势崛起都离不开美国对篮球事业的推广,特别是长久以来美国一直是世界霸主,这与美国良好的群众氛围和完善的训练选拔体系是分不开的。基本上美国无论中学规模大小都有自己篮球队伍,代表学校出战校内和校外相对专业的比赛。而在学校内部篮球氛围也非常浓厚,学生参与篮球训练的意愿也比较强烈,这就为篮球人才储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很多美国专业的人士和球探也非常关注和注重中学篮球人才的发掘,甚至挖掘了诸如加内特、科比等天才没有参加大学联赛,直接进入NBA的天才球员进入职业联赛打球。美国篮球的发展有其特殊的发展背景,在雄厚的篮球群众和篮球文化的熏陶下,美国中学生篮球发展得到了巨大的支持,这也成为了美国篮球后备人才庞大的基础所在。在管理过程中,没有设置专门的政府管理部门,也没有具体的训练大纲,与我国不同,美国各中学篮球队没有政府类的组织管理,而是通过体协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比赛规则等,并负责比赛等相关事项,但对于女子篮球而言,美国并没有尝试发展起中学层级的女子联赛。

从奖励机制层面看,全美大学体育协会通过举办比赛发掘优秀人才,并通过大学奖学金的方式将这些优秀的人才招进大学,并通过激烈的比赛和竞争让富有运动天赋的人才能够得到更好的训练。

从教练员的配置看,各个中学的教练员基本上都是从本校教师中选拔,只有少数师资力量雄厚的中学才会聘请优秀的校外专业教练员参与到教学T作中来。但在美国会定期不定期的举办一些专门的篮球夏令营,将很多优秀的运动员和专业的教练参与进来,将最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交流探讨的方式传播到各个中学。

二、欧洲中学生篮球队发展现状

欧洲开展篮球运动的历史非常早,可以最早追溯到18世纪90年代,当今篮球发展的趋势是相互借鉴不断融合的发展,而欧洲篮球的技战术体系更加注重协作和配合,与美国更加注重个人训练和个人技术特点的篮球理念的发展有些不同之处,但当前很多美国职业球队和运动员也在向欧洲学习一些技战术和团队协作技术。在欧洲各个球队基本上都是依靠俱乐部训练来实现篮球人才培养和储备的,欧洲各国也出台的一些政策来鼓励篮球发展和人才的培养。1995年更是建立了相当数量的体育训练中心和俱乐部。1996年德国更是完成了篮球人才后备培养计划,将青少年篮球业余训练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同时很多国家对青少年篮球培养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支持其发展,例如在税费减免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在运动员教练选择上不惜重金聘请优秀的国内外教练参与到运动员培养上面。在学校层面不仅让学生保证文化课程的正常学习,还在下午4点到附近的俱乐部进行专业的篮球训练,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整体水平,还培养了学生技战术素养。

三、韩国中学生篮球发展现状

韩国篮球自90年代开始一直是我国篮球的宿敌,在亚洲范围内是我国篮球的老对手,从相关研究中可以看出当前韩国中学生女子篮球发展现状和推动力量和我国的还是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一是在篮球运动员的训练和政策支持上,韩国学生女子篮球在校园开展的较为丰富,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对优秀的篮球运动员进行政策倾斜,如一些高水平运动员给予免试上大学等诱人的优惠政策,对篮球的比赛安排和比赛规则也给予一定的支持,特别是在中学、大学之间的校际篮球交流上面也比较正规,保证比赛强度和比赛次数,每年都会定期不定期的举办相关赛事来选拔人才。

四、国内篮球发展现状

我国专业体育发展和体制建设,可以从新中国建立开始追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级网络训练管理体制,即基层体校、业余体校、省市专业队的三级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内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简介

我国篮球人才培养体制正式形成始于上世纪50年代,由当时的体委牵头,对体育运动专业学校和业余体校等基层单位进行管理,进而推动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2004年我国篮球正式进入职业化年,职业联赛体质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变革,实现了以企业投资、俱乐部为主体,人才主要来源于“三级网络”和“体教结合”模式。

长期以来,大学篮球与职业篮球相互之间没有人才流动,大学优秀的运动员并没有合适的渠道冲向更高层级的联赛来提升实力,是制约国内篮球发展的因素。众所周知,在高校体育快速发展的当下,校园培养的高水平运动员依然凤毛麟角。在2015年举行了首届CBA选秀大会,共有20人报名参加CBA选秀、3人报名参加WCBA选秀,其中大部分为大学生球員。但随着选秀结束仅有一人被选中。随着2016年女篮改革方案的出台,增加队伍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增加队伍就需要更多的人才加入和培养,这也为女篮青年培养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契机。

(二)我国中学生篮球发展现状

我国中学生体育协会负责中学生运动相关赛事的安排和举办,中学生体育协会下设的篮球分会负责具体的篮球赛事的举办,通过篮球赛事的举办不断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中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特别是在中学生女子篮球比赛中涌现了一大批非常有潜力的篮球后备人才,为我国女子篮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当前我国关于篮球的研究多集中在职业看球和大学生篮球联赛上,对中学生篮球研究相对较少。而作为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反倒关注较少,这也很好的解释了我国目前相关工作不到位情况。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关于中学生女子篮球队研究的相关文章仅10余篇,关于中学生女子篮球队现状的研究仅3篇,可见当前学者关注的重点需要进行调整,将目光聚焦到后备人才培养上来,让更多的人关注人才培养才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重点。

五、山西省中学生篮球运动发展的基本情况

山西省女子篮球队在2015年之前豪夺三届联赛冠军,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山西社会和群众对女子篮球的关注,加之当前山西省中学生女子篮球队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时期,特别是随着参与的学校不断增多,人数不断增加,参赛水平和各支篮球队的水平也在逐年提高。2010年太原五中女子篮球队斩获初中组第六名,太原市成成中学等球队一直都为我国高水平联赛输送人才,并在很多篮球比赛上有过亮眼的发挥。山西省外国语学校高中在2010年正式成为CUBA人才培训基地。这些成绩都表明山西省女子篮球运动发展还处于上升状态,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学牛篮球人才培养应该坚持和贯彻体教结合的方针,积极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经验,特别是在女子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渠道和政策扶持方面有很多宏观的指导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内化的。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2】孙民治.篮球纵横【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3】于振峰,等.篮球对抗技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王世安.篮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1.

【5】【美】裴博儒著:张云涛译.篮球策应技术与训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6】薛正武,赵文革.我国青少年男篮后备人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M】.2002.

猜你喜欢

后备人才现状调查对比
中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大学生篮球联赛后备人才培养与参赛队伍建设研究
云南省投掷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研究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