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2018-06-04李鸿嘉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机遇与挑战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摘要】随着技术经济的不断发展,微信作为日常交流中常用的一种软件程序在诸多领域悄悄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微信等新社交媒体的发展和应用也使得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本文基于现实的角度对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探究了利用微信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微信 机遇与挑战

【基金项目】牡丹江师范学院培育项目:“微”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研究(py201400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079-01

1.引言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互联网及手机即时通讯软件为载体的新媒体深入社会各个层面,微博、微信、手机 QQ 等大量的手机即时通讯软件被手机网民广泛安装使用。从功能上看,微信可以发送文本信息、语音信息、照片、视频多媒体信息等。因此将微信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经济性和参与度,并取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2.微信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2.1社交活动

微信用户在使用发送语音、文本和多媒体等核心功能之外,查看发布朋友圈信息占 94.19%,接受 QQ 离线消息占61.07%,查看附近的人占 49.76%,漂流瓶找朋友 43.33%,是微信使用的重要内容,这几个功能都集中在社会交往层面。一方面,基于既有的静态人际关系网络,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另一方面,基于发展的动态人际关系网络,微信满足了大学生群体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

2.2学习活动

据有关调查显示,有 19.31%的同学在课堂上经常使用手机,49.45%的同学偶尔使用,31.24%不使用,这就意味着将近三分之二的同学有上课使用手机的经历。 从微信提供的丰富的信息传播渠道和互动交流方式来看,蘊含着无限学习功能开发的潜力,一言以蔽之,微信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利弊参半,如何放大微信对大学生学习的正面影响、加强引导,值得高校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

2.3思想活动

由于微信用户自主选择公众平台,高校的微信公众平台面临着与社会第三方机构推出的公众平台的激烈竞争,尤其是主导思想的竞争,作为一款娱乐和商业软件,微信公众平台的设立主体具有多样性,隐蔽性的特点,容易沦为不良社会风气和思想渗透的工具。但是笔者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了积极乐观的一面,比如,绝大多数学生接受学院或学生组织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仅有 12.09%的同学抵触,对任课教师通过微信进行课后答疑、进行作业点评、推送相关信息的调查显示,53.69%的同学支持这样灵活的授课方式,仅有 9.58%的同学不接受。

3.微信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3.1舆情搜集和研判难度加大

首先,微信的传播和推广导致舆情搜集渠道的弱化。其次,舆情的传播速度快且不可控。立体式、多层次的信息获取方式和信息传播机制,使这些信息在微信上的传播比在其他传统媒介或其他社交软件上的传播更快捷、更直观、更鲜活。再次,学生和思政工作者的信息鸿沟进一步扩大。微信丰富多彩的功能将个人的很多行为和思想的表达局限在智能手机上,导致大学生的活动空间进一步虚拟化,思政工作者通过学生干部等信息中枢来了解学生动态的传统渠道的作用被严重削弱,进一步扩大了思政工作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信息鸿沟。

为此,应该加强对大学生使用微信的教育和引导。第一,结合微信等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创造性地提出相应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方面的对策,挖掘教育题材,深化理论内涵,指导广大学生用先进的、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第二,使用微信开展主流价值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引导活动。面对微信对大学生产生的深刻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工作,顺应时代变化适时改变自己的工作方法。

3.2增强微信的正确使用意识

在微信自媒体的模式下,大学生接受的信息渠道多,种类各异、观点多样,这是对大学生主观辨识能力的巨大考验。同时微信不仅注册门槛低,而且尚没有形成严格的审核制度。定位交友功能极易沦为不法分子传播虚假、不良信息的工具和寻找犯罪对象的重要渠道。

为此,应该健全微信使用的监督管理机制,一方面着手宏观层面的国家立法保障,制定加强对微信类即时聊天软件的监督、管理和规范,加强对微信负面影响的预警与监管,以法律之威构建绿色安全网络环境,将违法犯罪污垢逐出网络净土。另一方面,要加强运营商环节的自主监管,在我国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的背景下,软件开发者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去监管和规范应用软件,根据用户使用反馈改善软件。通过软件运营商自主监督,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3.3传统教育方式面临挑战

众所周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各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互动式社交平台的普及,为大学生张扬个性,梳理个人形象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激发了这一群体自由、平等交流的意识。传统施教者绝对话语权、对信息绝对控制权的单项灌输模式,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抵触,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面对新形势,我们应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支撑体系建设,发挥整体优势,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力。首先要构建组织平台支撑体系。在使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工作中,应建立以学生工作部为核心,向下辐射各基层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班级的组织构架;建立以团委为核心,向下辐射各基层学院团委、学生组织和团支部的构架。

4.结束语

微信的出现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为此,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微信的技术优势和平台优势,大胆创新教育模式,改善教学方法,并完善信息传播渠道,加强信息监管和维护,从而真正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艳兰.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12):131-132.

[2]田仲金. 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4.

作者简介:

李鸿嘉(1982年9月—),女,汉族,黑龙江延寿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

猜你喜欢

机遇与挑战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大数据给财会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