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

2018-06-04高文壮

商情 2018年15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以人为本高职院校

高文壮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应明确人本管理的内涵与高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义,确立管理中的学生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加强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构建以人为本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制度保障,营造良好的生本管理氛围,建立有效的师生沟通机制,并坚持把就业教育管理引入学生管理,为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与就业服好务。

【关键词】以人为本 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工作

引言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T作在高职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职院校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实现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塑造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

1 实现高职院校人本管理的内涵与意义

1.1 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内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实施生本管理,具体表现如下:1)深入了解学生需求,从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学习空间、生活空间和发展空间,尽量满足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各种合理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

2)针对学生个性特点进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关心人,理解人,宽容人,引导人,尊重并保护学生的个性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3)确立“学生是一切工作的重心和中心”的管理理念,把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与学生管理工作结合起来,遵循“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在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上做文章。

1.2 以人为本的高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义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借用此意可以说,管是为了不管。不管,是学生管理者追求的最高境界,而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想办法。以人为本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最终实现,就是要将由学校教育管理引发的外部压力逐步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动力。这种转化不能仅仅依靠学生工作者的教育与管理,还必须依靠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高职学生自我教育是指高职学生通过经常联系自身实际,自觉克服不良思想和行为并主动接受并形成正确思想和行为的教育形式。而自我管理就是高职学生通过对自身的有效控制和自觉管理,完善和调节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管理方法。

2 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实现路径

2.1 树立“以生为本”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

新理念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高职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培养“以生为本”的服务意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科学管理,为学生创造成长成才所必须的良好条件;与此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权,完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理念,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与管理人员齐抓共管以及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并形成合力。

2.2 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实现以人为本,必须充分信任学生并尊重学生的自主权益,确立管理中的学生主体地位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观,培养并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这应是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的前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人员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积极引导高职学生主动参与学生管理及社会实践,有意识地培养激发学生自我教和自我管理的欲望与能力。要依靠学生会和班团干部的团体力量,充分发挥学生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及们在学生中的影响力,选拔优秀学生成为助理班主任,选拔大学生骨干参与学生公寓、网络的教育管理,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学习、科技创新、文化体育、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多种活动中,引导学生做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工作,不断发展和提高学生自我调控管理能力。

2.3 加强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职学生管理队伍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的迫切要求。

高职院校辅导员、班主任等是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骨干力量,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校风和学风建设,影响到学生对社会的认可和服务社会的意识。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并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并制定与完善有关规定和政策,明确职责范围和考核办法,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T作格局。

2.4 构建以人为本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制度保障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本管理必须有制度的保障,使学生自主管理有章可循,保证学生自主管理能真正落到实处。

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应树立依法治校、制度管理的意识,在学生的行为管理、学风建设、校园安全教育等方面,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促使他们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有效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管理人员也才能在准确把握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做到“以人为本,以法为准”。实现人本管理应运用激励管理手段,创建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包括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信任激励等。通过满足学生个体的某些需要,调动学生努力,以实现学生管理的目标,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强、自立与自信。

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一定要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多为学生着想,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个性,真正对学生负责,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育管理氛围,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还应建立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机制,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低效的问题。作为学生管理者對学生要真诚、尊重与赞赏,包括对他们的感情、意见和人格等,在情感上和思想上与学生产生共鸣,明确学生的看法以及对生活的态度。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工作以人为本高职院校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正确应用
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分析
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应对策略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