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实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2018-06-03李伟宇

商情 2018年12期
关键词:盈余动机影响

来江

盈余管理历来是理论与实务界的热点问题,早期的盈余管理研究集中于研究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发现,随着会计制度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强,上市公司利用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被急剧压缩,许多公司“与时俱进”转而利用更加隐蔽的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特别是在世纪之初以“安然事件”为首的欺诈事件后,美国在2002年颁布了Saxbanes—Ox—ley法案。财务总监更倾向于采用真实盈余管理,因为应计盈余管理比真实盈余管理更容易引起审计师和管理者的注意且操纵空问有限。现有文献可归纳为以下三类: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性和计量方法的研究;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一、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性和计量方法的研究

(一)存在性

Healy and Wahlen(1999)和Dechow and Skinner(2000)指出销售的增加、运输模式的改变、研发费用(R&D;)和管理费用都可以被管理层用于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被定义为管理层为了误导利益相关者而做出的违背正常经营活动的对真实活动的操纵(Roychowdhury,2006)。与之相同,Graham et als(2005)发现财务总监更更愿意操纵真实活动来达到盈余要求,尽管这种操纵会潜在减少公司价值。Cohen,Dey,and Lys(2008)比较了在SOX法案颁布前后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发现SOX之后真实盈余管理相较于应计盈余管理大幅上涨。Cohen andZarowin(2010)发现企业在增发股票前后会同时利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进行利润操控。

(二)计量方法

为了计量真实盈余管理水平,Roychowdhury(2006)研究开发了真实盈余管理的计算衡量模型(Roychowdhury模型)。真实盈余管理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可操控费用、生产成本,先根据Dechow et alS(1998)模型估计企业正常的经营现金流、可操控费用和生产成本,再用实际数据减去估算的正常值,计算出异常,检验有无发生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以及采用哪种方式进行的真实盈余管理。

二、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

(一)资本市场动机

利用一系列凋查研究得知,公司高管一般會通过选择施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来规避财务报表亏损(Roychowdhury,2006),利用真实盈余管理活动来达到或超过零阈值、去年会计盈余(Gunny,2010),和财务分析师的预测(Roychowdhury,2006)。除此之外,对外增发股票(SEOs)的公司一般情况下也会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行为(Cohen and Zarowin,2010)来实现股票增发。

(二)契约动机

契约动机是和债务契约以及内幕交易相关联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会利用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来达到避免违背到期债务契约以及规避政府干预活动,以达到使债务成本降低的结果。利用调查研究得知,负债成本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负相关,负债越多的公司,它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程度同等情况下也会变得更高(Roy—chowdhury,2006)。

管理者的报酬契约也是契约动机的来源之一(Dechow andSloan,1991)。HeMy andWahlen(1999)也将契约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和贷款契约相关的;另一类是和管理者的薪酬相联系的。公司内部管理人员由于考虑自己的职业前途,也会对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带来重要影响。

(三)监管动机

Jackson and Pitman(2009)指出公司披露的盈余数据和公共安全高度挂钩。Healv and Wahlen(1999)主要关注了反托拉斯监管和其他政府监管两个方面。除此之外,政府提供额外津贴和潜在福利也会诱使管理人员进行盈余管理。王红建等(2015)发现政府倾向于补贴非国有企业中亏损较轻的企业(救急行为),因此非国有上市公司有采取盈余管理来降低亏损从而获得补贴的动机。

三、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一)真实盈余管理对后期经营业绩的影响

Gunny(2010)发现四种真实盈余管理方式都会导致企业后期的资产收益率降低,表明总体而言真实盈余管理会导致企业后期的经营业绩下滑。Cohen(2010)发现利用真实盈余管理达到盈利目标的公司,其未来业绩要高于利用应计盈余管理达到盈利目标的公司。另外Taylor and Xu(2010)的研究也显示盈余管理对未来经营业绩并未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Vorst(2016)提出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取决于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成本和收益。本文总结了之前文献关于真实盈余管理对经营业绩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提出产生两种完全不同影响的根源是动机不同,解释了争}义的关键所在。

(二)真实盈余管理对资本成本的影响

Kim and Sohn(2009)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与殷权资本成本之问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权资本成本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显著正相关,真实盈余管理导致外部投资者使用的会计信息恶化,因此要求的风险溢价也显著提高。Kothari et al(2016)发现真实盈余管理会导致公司SE0时的溢价发行,而且公司在SE0时表现出强烈的真实盈余管理倾向,尽管这会带来长期成本。马永强等(2014)从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双重视角考察了盈余管理行为对信贷资源配置的影响,发现企业通过盈余管理上调利润越多,获取的信贷资源越多。因此,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的各个融资渠道都会产生影响,其中对股权融资和银行信贷方面影响最大。

(三)真实盈余管理对外部审计的影响

关于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审计特征对客户行为的影响。研究将焦点集中在高质量的审计是否能降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蔡利等(2015)研究表明审计师能够识别真实盈余管理,并将真实盈余管理作为风险因素在审计定价决策中加以考虑,会计师事务所对真实盈余管理带来的风险现阶段整体可控。

李伟宇

盈余管理(Earning Management)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盈余管理历来是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Healy andWhahlen(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通过运用职业判断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时变更财务报告,从而达到误导以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的目的。早期的盈余管理研究往往集中于研究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应计盈余管理的动机有契合收益规定(Burgstahler and Dichev,1997),避免债务违约(Defondand Jiambalvo,1994),发行新债或新股(Cohen and Zarowin,2010),和获取更高的薪酬(Cheng and Warfield,2005;Bergstresser and Phil-ippon,2006)。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发现,随着会计制度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强,上市公司利用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被急剧压缩,许多公司“与时俱进”转而利用更加隐蔽的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Roychowdhury,2006)。

真实盈余管理(Real earnings management)是指企业经营者为了获取个人利益,以真实经济活动为手段,影响和操纵会计利润(Gunny,2010)。真实盈余管理,其区别于以单纯操纵会计数字为手段的应计盈余管理的最大地方在于,真实盈余管理会导致企业的经营活动偏离正常的方向,其结果不但会影响企业当期的报告利润,也会影响企业当期现金流量,而且对企业利润的现金流量的影响往往不是同向的(Gunny,2010;Cohen等,2010)。

现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期能够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1)真实盈余管理的证据;(2)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3)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4)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一、真实盈余管理的证据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就展开了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很多研究都揭示了真实盈余管理在企业中是普遍存在的。Dechow和Sloan(1991)的研究发现在美国资本市场中,在企业CEO任期的最后几年,企业的研发费用会出现下降。Mittelstaedt等(1995)研究发现,在美国发布企业财务报告准则第106号(SFAS 106)后,很大一部分企业都削减了员工的医疗福利,因为新准则要求企业将给员工的医疗福利作为费用确认,反映到利润表里面。Grinyer,Russell和Collison(1998)调查了246位在泰晤士排名前1000位的英国公司中任职的财务总监,调查结果显示66.3%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股票的价格最主要受企业当期利润的影响,如果企业的研发费用和资本投资会导致当期利润的显著下降,近半数的被调查者会选择削减研发费用或者推迟资本投资。Bens等(2002)发现在由于股票期权持有者行权,从而导致每股收益被稀释的时候,企业管理者会削减研发支出和资本投资,提高当期报告的每股收益。Graham等(2005)调查了美国401位企业高管,研究结果显示有很强的证据证明企业经营者为了将会计报表做得“好看”而进行真实盈余管理。80%的被调查者表示,为了达到利润目标,他们会减少当期的研发支出、广告费用和员工培训费。Roychowdhury(2006)的研究发现,为了避免报告负利润,美国企业会进行降价促销、赊销、扩大产品生产量、削减企业期间费用等活动,以期短时间内激增利润。由以上的文献梳理和回顾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真实盈余管理在企业中是普遍存在的,至少在美国和英国企业中普遍存在。

二、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

对于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实证会计领域一般三种解释: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和监管动机。 (一)资本市场动机 公司的持有者和公司的财务分析师一般会使用公司公布的会计盈余方面的信息来对公司股票进行估价,于是企业管理层就有动机通过操控对外发布的会计盈余来影响外部投资者和财务分析师对公司股票的判断,对公司的短期股票增长业绩产生影响。利用一系列调查研究得知,公司高管一般会通过选择施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来规避财务报表亏损(Roychowdhury,2006),利用真实盈余管理活动来达到或超过零阈值,和财务分析师的预测(Roy.chowdhury,2006)。除此之外,对外增发股票(sEOs)的公司一般情况下也会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行为(Cohen and Zarowin,2010)来实现股票增发。

(二)契约动机

契约动机主要是和债务契约以及内幕交易相关联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会利用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来达到避免违背到期债务契约以及规避政府干预活动,以达到使债务成本降低的结果。利用调查研究得知,负债成本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负相关,负债越多的公司,它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程度同等情况下也会变得更高(Roy.chowdhury,2006)。Press(2012)發现,债务契约和内幕交易动机会促使管理层提高公司盈余水平。

除此之外,管理者的报酬契约也是契约动机的来源之一(De.chow and Sloan,1991)。

(三)监管动机

Jackson and Pitman(2009)指出,公司披露的盈余数据和公共安全高度挂钩,尤其是在制药产业和原油产业中格外明显。nealyand Wahlen(1999)主要关注了反托拉斯监管和其他政府监管两个方面。就反托拉斯监管而言,主要出现在特殊行业,比如,存在对于银行、保险和公用事业行业资本要求的特殊规定,经理人倾向于进行盈余管理;除此之外,政府提供额外津贴和潜在福利也会诱使管理人员进行盈余管理。

三、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

相比于手段单一的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更为复杂和多样性。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手段:削减企业的期间费用(员工福利,员工培训费等)及延迟投资(Beatriz,2008;Dechow等,1991;Mittelstaedt等,1995);以降价折扣,赊销等方式加速销售或者直接出售企业各项资产(Bartov,1993;Gunny,2010);扩大生产量降低产品单位成本(Thomas等,2002;Roychowdhury,2006)。以上内容主要是国外学者对于英国、美国及日本等发达资本市场中的企业研究的结果。

四、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现有文献对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对后期经营业绩的影响;真实盈余管理对资本成本的影响;真实盈余管理对外部审计的影响;真实盈余管理与报表可信性其中以真实盈余管理对后期经营业绩影响的文献最为丰富。

(一)真实盈余管理对后期经营业绩的影响

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后期经营业绩表现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多,但研究结论也相差较大,总的来说分为“积极”和“消极。”

Gunny(2010)对四种真实盈余管理方式的经济后果进行研究,发现这四种真实盈余管理方式都会导致企业后期的资产收益率降低,其中三种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会导致经营现金流量降低。表明总体而言真实盈余管理会导致企业后期的经营业绩下滑。Cohen and Zarowin(2008)研究发现,利用真实盈余管理的企业在盈余管理之前年度以及盈余管理当年,相比同行业其他企业存在过度投资的行为,而在盈余管理之后年度存在投资不足的现象。此外,Cohen and Zarowin(2010)还研究发现进行股权再融资的公司其后续经营业绩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显著负相关。Leggett etal(2009)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与公司未来的资产回报率及经营现金流量负相关。Mizilk and Jacobson(2007)也研究发现实施更多真实盈余管理的公司未来有更低的股票回报率。

Cohen(2010)对企业为迎合分析师预测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利用真实盈余管理达到盈利目标的公司,其未来业绩要高于利用应计盈余管理达到盈利目标的公司,且不比未通过盈余管理达到盈余目标的公司差。说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给市场传递了积极的信号。另外Taylor and Xu(2010)的研究也显示盈余管理对未来经营业绩并未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二)真实盈余管理对资本成本的影响

Kim and Sohn(2009)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与股权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权资本成本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显著正相关,真实盈余管理导致外部投资者使用的会计信息恶化,因此要求的风险溢价也显著提高。Kothari et al(2016)发现真实盈余管理会导致公司SEO时的溢价发行.而且公司在SEO时表现出强烈的真实盈余管理倾向,尽管这会带来长期成本。马永强等(2014)从應计和真实盈余管理双重视角考察了盈余管理行为对信贷资源配置的影响,发现企业通过盈余管理上调利润越多,获取的信贷资源越多,其中国企通过应计盈余管理获取信贷资源的现象更明显,非国企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获取信贷资源的现象更明显。因此,可以看出,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的各个融资渠道都会产生影响,其中对股权融资和银行信贷方面影响最大。

(三)真实盈余管理对外部审计的影响

关于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审计特征对客户行为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将焦点集中在高质量的审计是否能降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一种观点认为,高质量审计在抑制应计盈余管理的同时却为真实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和空间(Chi et al,2011;李江涛和何苦,2012;顾鸣润,2013);另一种观点认为,高质量审计不仅能抑制应计盈余管理还能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范经华等,2013;曹国华等,2014,Alhadab,et al,2013)。从审计师的角度来考察审计师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选择,这是一个较新的话题。Kim and Park(2014)从审计师辞聘的角度考察了审计师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认知。该研究发现,除了过度生产的真实盈余管理操控,客户的投机性经营决策操纵与审计师辞聘的概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是目前唯一一篇探讨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师辞聘的经验研究。另一个角度则是从审计费用的角度来解释审计师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认知。

(四)真实盈余管理与报表可信性

Li(2008)研究了报表可信性和经营业绩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但是这个结果不是很清楚,没有办法辨别管理层故意混淆差的经营业绩导致的后果(Bloomfield,2008)。IJo,etal.(2017)研究了公司报表可信性如何随着盈余管理而变化,结论显示那些刚刚达到盈利标准的公司,报表可信性较差,其中对于采用了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来增加盈利水平的公司,报表的可信性更差。

五、结论与启示

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真实盈余管理在企业中是普遍存在的:企业经营者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是削减企业的期间费用,延迟投资;以降价折扣,赊销等方式加速销售及直接出售企业各项资产,还有扩大生产量降低产品单位成本这三大方面;企业经营者在当期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可能会对以后各期的经营业绩造成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巨大的,也可能是轻微的,可能会有正面促进影响,也可能会有负面损害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取决于企业当期真实盈余管理的强度与方向;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真实盈余管理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外部的监管力度以及企业本身的治理水平。结合国外的研究,能够得出一些启示,中国的企业相较于发达资本市场的企业,有很多独特的特征。其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和动机可能显著有别于国外企业。中国的企业,存在着大量的关联交易;企业经营者,特别是国有企业经营者,其经营业绩往往与政治前途直接挂钩;虽然随着2005年开始的股改完成,非流通股变为流通股,大股东控股量明显下降,但是“一股独大”始终是中国绝大部分企业股权结构的特征。而且中国不完善的资本市场法制建设,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并不少见,所以国外的研究结论,是否在中国企业中适用,还有待于以后研究者的研究。最后,研究中国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对市场法制建设,公司内部治理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猜你喜欢

盈余动机影响
动机比能力重要
锻炼动机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消费者购买动机分析
凶手的动机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