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课程思维建构学校课程
2018-06-03姜楚华尹培文张敏
姜楚华 尹培文 张敏
2015年1月,宜昌市教育局率先成立了湖北省首个课程工作室——“范俊明名师工作室”,同時成立了宜昌市教育学会课程专业委员会。此后,工作室依托拖专家与团队的力量,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本土化、校本课程特色化作为研究方向,开始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并通过课程建设着力推动学校形成特色。课程建设的关键是课程建设组织者要具备良好的“课程思维”。在宜昌市教科院院长、工作室主持人范俊明看来,课程思维至少包括三个特点——独特性、宏观性和发展性,它们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共同形成具有生命活力的课程。
如果一所学校的校本课程没有独特性,而是“你有我有大家有”,学校就没有了“生命力”
2017年3月20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国华一行到宜昌市调研。调研组实地考察了夷陵区实验小学“夷陵版画”校本课程建设情况,并参观了宜昌市中小学特色课程建设成果展。在夷陵实小,张国华走进年级和校级版画教室,饶有兴趣地欣赏着师生亲手创作的一幅幅版画。在一幅叫《两坝一峡玉带绕》的版画前,张国华停下了脚步。画面中,滚滚长江水被葛洲坝、三峡大坝拦腰截断,江水平缓,江面宽阔,大大小小的船只在江水中缓缓前行,两岸群峰林立,白云缭绕,一派祥和安宁的景象。这幅主题鲜明、刀工细腻、墨色饱满、色彩协调的版画引起了张国华的极大兴趣。他驻足良久,详细询问了小作者的基本情况和创作过程。得知这幅作品获得教育部组织的少儿美术作品竞赛一等奖后,他点点头,赞许地说:“夷陵实小的版画课程很有特色,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很有帮助。”
特色是校本课程建设的灵魂,如果一所学校的校本课程没有独特性,而是“你有我有大家有”,那么课程连同学校就都没有了“生命力”。不过,“独特”的发展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谈到这个话题,夷陵实小校长张继红来了兴致:夷陵实小办学时间长、文化底蕴厚,是老百姓公认的“名校”,但2014年左右,学校发展进入了“瓶颈期”。如何突破瓶颈,让学校“更上一层楼”?当时,大家“苦苦思索”,却一直没有找到好的办法。2014年春,美术老师袁鸿给学校提出了一条建议——开设版画课程。学校十分重视,立即组织人员开展论证。一个月后,论证结果出来了,大家一致认为这条建议具有可行性。因为夷陵区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版画之乡”,夷陵版画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开设这门课程既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责任担当。
既然可行,就尽快“动起来”,张继红做事不喜欢拖拖拉拉。学校马上成立了课题组,负责版画课程的开发和师资培训。当年9月,版画课程正式进入课表,一至六年级的学习内容分别确定为实物拓印、创意粘贴、黑白线条描绘、装饰画组、综合版画、套色版画,对应的情感目标分别为知规则、勤动手、懂方法、会合作、有责任、能担当。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聘请省级版画传承人高新章每周义务给师生上课。
版画课程的开设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格局。学校围绕版画课程构建了“践行式”课程体系,并申报了一系列省、市级重点课题,组织师生开展相关行动研究。研究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师生的精神风貌:一批曾经好动、厌学的学生通过学习版画变得专注起来,他们不仅创作出《我们植树绿峡江》《放送鲟鱼回长江》等一大批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的版画作品,而且学科成绩也同步提升;老师们的生活更有情趣了,他们自发组建了户外群、冬泳群、阳光跑团、多肉养殖群、阅读群、舞蹈群等,把第九小时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
除地域资源优势外,教师自身资源也是保障校本课程独特性不容忽视的条件。徐振华是宜昌市第十一中学的一名普通老师,酷爱集邮。学校发现后,建议他组建一个集邮社团。凭着多年来对邮票的执着、热爱与了解,徐老师边教边整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翔实的案例集。学校经过评估,认为这套案例很有价值,于是组织专班对其进行修改、补充、完善,最终开发出一套集邮校本教材,并在全校开设集邮必修校本课程。到现在,课程开设已逾十年。在省市邮协专家的指导下,教材经过三次修订,内容越来越系统、科学,成为省内唯一被认可的专业集邮教材。如今,十一中的学生不仅会识邮、品邮,而且还会自己设计制作邮票。学生郑妙婕设计的生肖邮票《月兔》在全国第六届生肖个性化邮票设计大赛中获得金奖,王蔷的《玉羊献福》获得全国第十届生肖个性化邮票青少年设计大赛全国金奖,并在全国公开发行。
独特性就像课程的DNA,其中隐藏着课程的“密码”,它让学校与学校之间有了内在的本质差异,不再“千校一面”。十一中校长乐建群自豪地说,“更大的范围不敢说,至少在省内,一提到集邮课程,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十一中。”
从宏观的视角对课程建构做出整体思考与预设,是课程建设的普适性要求
独特性是课程的标识,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就课程建构而言,挖掘出独特的资源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如果不能运用课程思维,围绕这种资源进行宏观思考和整体设计,资源就只是资源,不能发展成课程。范俊明课程名师工作室成员、夷陵区研训中心主任汪宏军认为,课程建构的宏观性体现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眼界上。具体操作时需要从课程标准的制订、课程体系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的形态、课程评价的方式等方面“通盘考虑”。
2015年春,市教科院在对地方课程教材《长在宜昌》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充分调研后认为,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教材进行整体修订成为必然,同时要将专题教育、习惯养成、生态文明教育等内容纳入地方课程,而这是一项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系统工程。课题组成员一时不知从哪里入手。经过反复研讨,大家达成这样的共识——研制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的重中之重。经过三个月紧锣密鼓的工作,《“长在宜昌”课程标准》(初稿)呈送到范俊明的办公桌上。《标准》从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分别制订,内容包括课程的性质、理念、设计思路、目标、内容标准、评价和实施建议等。6月下旬,课题组成员齐聚当阳二高,召开第五次论证会。大家认真听取了高中段执行主编谢彬、初中段执行主编林云汉、小学段执行主编高正绪对《标准》的介绍与说明,并围绕相关细节进行了充分研讨,最终形成了《标准》终稿。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为使内容能客观真实地体现宜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实际,课题组主动上门寻求专业支持,先后得到了宜昌市十一个政府职能部门提供的最新数据和资料。所有教材编写完毕后,经过多轮专题研讨和专家终审,全新版的地方课程教材《长在宜昌》于2016年秋季正式投入使用。
教材顺利通过审定并投入使用让课题组成员松了一口气,不过也仅仅是松了一口气而已。大家很快发現,由于可供查阅的课程资源信息有限,课程实施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个别教师觉得备课费时费力,便不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把授课变成了自主阅读课;更有甚者挤占地方课程的时间去上统考学科课程。
问题即课题,市教科院立即成立了地方课程资源包开发小组,具体负责课程资源的开发。2016年10月12日,“宜昌市地方课程资源包开发与利用专题研讨会”在秭归县三峡工程希望小学召开,各县市区地方课程教研员和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会议。上午,与会代表观摩了秭归县三峡工程希望小学副校长向文执教的地方课程课例《粽子飘香》,听取了学校在课程开设方面取得的经验。下午,秭归一中围绕课程定位、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分享了高中学校开设地方课程的经验与困惑;秭归县教研中心主任李维新结合刚开发的“屈原文化地方课程资源包”,详细介绍了地方特色资源包开发的经验,即以网页的形式,从人物生平、传说故事、民俗作品、影视歌曲和教案设计等方面组建资源共享库,为教和学提供强大的信息储备和技术支撑。
短短一天的会议为大家指明了方向。会后,各县市区结合自身的地方特色,集众人之智、之力,在半年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了特色资源包开发任务。课题组将各种资源收集起来,通过“范俊明名师工作室”网页提供给全市教师使用。同时,将地方课程开设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范围,运用科学的评价方式对其进行评价。至此,课程建设完全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因为有全市强大的人力、物力作后盾,地方课程建构的宏观性相对容易实现,而校本课程没有这样的优势,是否也能达到这样的标准呢?夷陵区雾渡河镇初级中学校长程易何给出了肯定回答。在他看来,从宏观的视角对课程建构做出整体思考与预设,是课程建设的普适性要求,不这样做就难以保证课程的教育性与科学性。
雾渡河镇是湖北“民歌之乡”,民间素有打鼓的传统,不少家长、教师、学生都擅长打鼓。学校利用这一地域优势开设了“阳光鼓点”校本课程。最初,课程形态与结构比较单一,学校出台了课程建设方案,将雾渡河民歌和腰鼓作为课程基本内容;中期,课程结构渐趋完善,“基础课程(鼓的历史、鼓的文化、鼓的种类及特点)+技能性课程(学生人人会打腰鼓)+拓展性课程(鼓的设计与制作、打腰鼓素描、薅草锣鼓等)”的课程体系逐步形成;现在,学校以鼓韵文化为基础,通过“选课走班”的形式,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真正走上了“传承鼓韵歌魂,培育阳光少年”的特色发展之路。
校本课程建设虽然没有地方课程建设那么宏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需要思考的问题以及考虑问题的方式是相通的。回顾学校的课程建设之路,程易何很感慨,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效果,得益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课程思维意识。
课程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丰盈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素养,引导师生成长为完整的人
五峰县渔洋关镇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这里山大人稀,曾是湘鄂西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上世纪三十年代,贺龙曾三次带军攻克渔洋关要塞,建立红色政权。抗日战争时期,日寇为了逼近重庆,两度入侵渔洋关。五峰儿女坚壁清野、毁家纾难,留下了大量可歌可泣的故事。
渔洋关镇小学挖掘红色资源,建构了“红色渔小”校本课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打造红色校园文化。校园内建有“渔洋十景”画屏区、“烽火渔洋”景观区、本土抗日小英雄张正宽雕像,还修建了全县唯一一所以革命为主题的红色校史纪念馆。二是开发了《红色渔小》校本教材。教材分低、中、高三个年段,每年段两册,每册三个篇章。第一篇章为《红色传承》,低年段主要讲述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中高年段以五峰本土革命英雄人物故事为主,目的是让学生树立理想,敢于担当;第二篇章为《红色传颂》,主要收集红色经典歌曲、非遗文化及土家九子鞭基本动作示意图,目的是让学生在传颂经典中启智立德;第三篇章为《红色传人》,主要讲述本土名人习惯养成的故事,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修身养正教育。
课程开设上,学校十分注重用事实说话,用活动育人。
抗战期间,时任校长吴峙东为了协助守军收复渔洋关,带领部分师生到王爷庙兵站抢运弹药101箱,并安全护送到柴埠溪山洞守护6天6夜,为战争胜利立下大功。此举受到第六战区司令陈诚的嘉奖,我党在重庆的《新华日报》编辑部还寄来了热情洋溢的慰问信。学校以此为契机,每年5月组织一次大型徒步活动,让师生重走抢运弹药路。崎岖的山路磨破了学生的脚,丛生的荆棘划伤了学生的手,但这些平时“娇生惯养”的孩子没叫一声累,没喊一声疼。“当年,吴校长和同学们冒着生命危险,背着沉重的弹药,都没有叫苦叫累。我们空着双手,干了有水喝,饿了有东西吃,咋好意思说累?”四年级学生龚德唯吐吐舌头,露出羞涩的笑。
今年清明节时,原国民党陆军第一九九师第五九六团团长叶迪的家人到五峰扫墓。学校安排教师带领部分学生陪同烈士的家人前往祭拜。叶团长是广东惠阳人,黄埔四期毕业生,1943年11月16日在赤溪河守卫战中壮烈殉国。先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牺牲精神震撼着每一名师生,“爱国、责任”的种子无声地播种到了他们心里。
课程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丰盈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素养,引导他们成长为完整的人。渔洋关镇小校长许海蓉自信地表示,“红色渔小”课程能够达成这样的目标,学校以“绿色教育”为理念,把“红色基因”植入师生心灵,他们的心因此而得到净化,这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同样充满自信的还有当阳市半月初级中学校长范建军。半月初中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建构起“生长课程”体系。之所以用这个名字,是因为校园内有一片杂树林,学校本着“变废为宝”的思想将其开垦出来,引导学生种植农作物,不料学生兴趣很高,将菜园当成了乐园,学校于是顺应学生发展需求,开设了“生长课程”。最初的课程形式很单一,教师引导学生用传统方式种植各种农作物,收获后组织开展“‘开园啦采摘节”“‘生长沙拉节”“‘生长杯演讲比赛”等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内容、形式越来越丰富,不仅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蔬菜种植》《花卉栽培》《水产养殖》系列校本教材,构建了“生存、生命、生活”三大板块的生长课程体系,还提炼出了“办生长学校,育精耕人才”的办学理念。
“生长课程”悄然改变着师生。七(1)班学生李德胜自律性差,平时惹是生非,无所事事,被班主任陈丽任命为“菜地事务官”后,他不仅带领同学们把菜园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变了——学习态度越来越积极,学习习惯越来越端正。生物老师谭爱华毕业于湖北农学院农教系果林专业,生长课程为他提供了用武之地,他不仅全程参与、指导了校本教材的编写,而且还运用专业知识引导学生科学种植。因工作成绩突出,谭老师当选为当阳市生物教学专家组成员,并荣获第三届、第四届生物学科骨干教师称号。
好的教育相信每位师生存在的价值,帮助每位师生成就最好的自己,而课程是促进师生快速发展,进而实现自我价值、找到自身幸福的重要途径。宜昌市教科院生物教研员钟平说,半月初中以学生独特的教育需求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精心建构有特色的课程,实现了师生协同发展,这应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学校课程开发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