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的策略

2018-06-03宋雪春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个体差异发展

宋雪春

摘要:在教学中,让所有存在差异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能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要,主要是靠教师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和手段调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方式的学习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学生提供了尝试、探索的机会,把生硬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个双向互动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最直接、最清晰、最深刻的了解和掌握。

关键词:个体差异;学习需要;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169-01

在班集体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共性,而且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在教学中将共性和个性辩证地统一起来;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还要关注学生个体内的差异,从而促进学生优势潜能的开发。学生的个体差异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稳定的特征上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因为学习兴趣、动机、智能特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准备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在学习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评价方式等方面会出现不同的学习需要。

在教学中,让所有存在差异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能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要,主要是靠教师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和手段调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方式的学习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学生提供了尝试、探索的机会,把生硬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个双向互动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最直接、最清晰、最深刻的了解和掌握。

一、制定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目标

改变以往教学目标要求单一的状况,针对同一班内不同个性、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设计教学,以多角度的适应性去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突出多元性和个性化,设计不同的智能活动,寻求积极的差异教学策略。多样化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教学要求和学生可能性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协调之中。针对各类学生的学习可能性制定出总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课时目标设置为基础、提高和发展三个由低到高的目标,层次相邻,目标交叉,区间便于弹性滑动。设置目标力求做到具有全体性、层次性、整体性、张扬个性。这样,“差异教学”的发展目标则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二、进行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设计

改变传统班级授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合——分”式教学结构,既有面向全体的“合”又有兼顾学生个体的“分”。保证在一节课内既有统一的讲解、答疑、矫正、小结,也有分组的或独立的教学、自学、合作和个别指导。其基本模式是 “合”激趣入题明确目标——“分”学习新知巩固练习——“合”反馈口授课堂小结——“分”课内作业巡视指导。“分”的教学方式采用动静交替的形式进行,要注意“分”而不“离”,“合”而不“死”。同时还提出“差异教学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课前准备与铺垫尊重差异——课中全员参与分享差异——课后延伸拓展有差异的发展。

三、安排有差异性的练习作业

布置作业时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丰富作业类型,满足多种需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作业,对同一道题目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练习中教师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向其他层次突破,体现弹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此同时,教师要不断巡视把握信息,并作个别点拨和矫正。

四、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差异教学评价以促进每个学生最大可能的发展为基本目标,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考察并考虑到各个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肯定的评价,体验成功的快乐。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体互动化,便能营造和谐的评价氛围。学生个体差异性和智能的多元化决定了评价方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本着激励性、灵活性、严肃性和辐射性的操作原则,把评价融入到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过程不断地进行评估,根据不同层级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不同成绩做不同的评价,只要学生在任何一方面的发展已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就给以肯定性评价,以激励学生向更高目标迈进,不断“升级”。

五、利用现代化的优质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白板、一体机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应用声音、图像、文字等直观、形象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导学生的差异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从中愉悦地汲取知识和技能。学习活动既要缩小学生间的差异,保证达到语文课程目标的底线,又要扩大差异,使优异学生发挥特长,脱颖而出。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问题的研究者和解决者,课堂的主角,并得到不同程度的健康发展。

六、注重成长记录的有效性

根据学生学习层次的差异,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奋斗目标,让他们建立成长记录袋,使学生对自己在一个学期内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有个比较清楚的了解,与学生一起对其中收集的材料作出解释,帮助学生学会反思,为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成长情况衡量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对学习的不同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教师在班集体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只要善于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策略,学生便如雨后的春笋,虽参差不齐,但都会茁壮地成长。

猜你喜欢

个体差异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