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2018-06-03王冬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幼儿发展家园共育策略研究

王冬

摘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包括品德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及学习习惯。良好行为习惯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培养期是在幼儿阶段。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取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因此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行为习惯;家园共育;幼儿发展;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155-01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家长和教师们都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但却忽视对孩子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从人的一生来看,幼儿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身心健康和事业发展影响深远。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这种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因此,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他们有好的生活节奏,这对幼儿一生的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我教学的几点浅。

一、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内涵

1、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界定

习惯,就是在某种时间,某个地方,某种条件下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定型的动作和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和倾向。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在一定的情景下自然而然的“自动化”地表现出来。

人类的行为十分之八九是习惯,每个人都有自己多方面的习惯,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交往习惯等等,而这种习惯有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良好习惯与不良习惯之分,习惯养得好,终身受益,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累。良好习惯是一个人心理素质良好的重要表现,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基础。

2、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规律

根据有关调查说明,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一是趋早性。即人的良好习惯萌发于幼儿期,宜从小培养。二是渐进性。幼儿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内容由少到多,要求由低到高,逐步积累逐渐定型。三是反复性。幼儿在习惯形成过程中会出现反复,他们的行为起伏变化,表现不稳定。而且,幼儿期善于模仿,容易接受外界影响和成人教导,他们正处于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关键期。“少小若无性,习惯成自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3、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表现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如作息定时、独立进餐、安静就寝,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讲卫生、爱整洁等,可以保护幼儿娇嫩的器官,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良好的品德习惯,如文明礼貌、友爱同伴、诚实勇敢、爱集体、守纪律等,可以发展幼儿活泼的性格,适应集体生活,有利于亲社会行为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

良好的认知学习习惯,如观察敏锐、注意集中、勤思考、爱提问、坐姿和写姿正确,爱护玩具和图书等,可以发展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启迪思维与想象,提高学习效率。

二、家庭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要素

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任意进行的,而是需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影响极大,孩子从出生到进入社会,约有60%的时间是家庭中度过的。家庭教育是幼儿的第一课程,对儿童的思想品质、文化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有着全面影响,家长们应当在家庭教育引导孩子发挥好这些优势,这样既能促进幼儿早期的成长发展。否则,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就会受到阻碍。 虽然大多家长都熟悉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问题,但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家长却往往会忽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应当加强家庭环境和幼儿园的协同配合,共同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2、主动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幼儿最直接的榜样则来自于成人,尤其是家长。蒙台梭利说:“在幼儿的周围,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幼儿说话。”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的。父母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从而形成好的习惯。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幼儿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幼儿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策略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时期是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幼儿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大,自我控制能力差,既能养成良好习惯,又容易沾染不良习惯,如不抓紧这个关键时期的习惯培养,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习惯,而且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幼儿时期是人生智力开发的特殊阶段,在这阶段时间里,脑细胞中的所有染色体都在健康发育,是人生的一个最敏感期,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品德和性格,都是这时期培养的。抓好常规培养工作,不但使幼儿从小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更可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对幼儿一生的成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

综上所述,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种长期的、日积月累的、循序渐进的、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有许多工作还需要我们更多的投入,研究更多的有效的教育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首先要转变观念,增长培养意识,不能因为幼儿小而包办一切,要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其次,要加强家园合作,要注意方式方法,坚持不懈,严格要求。我相信,在幼儿时期养成了好习惯,幼儿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一定会很轻松。

猜你喜欢

幼儿发展家园共育策略研究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