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

2018-06-02曹迎春

学周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党建工作高校

摘 要: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创新高校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建立和完善新媒体党建平台,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关键词:高校;核心价值体系;党建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0-018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0.119

一、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

当前,高校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学生党组织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学生党建理论不断创新,学生党建工作载体不断丰富,学生党员综合素质明显提升,活跃于校园积极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党在学生群体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越来越强。但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水平大大提升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部分学生的入党动机存在功利主义倾向,想得更多的是增加自己评奖评优的机会和顺利就业的砝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模糊,服务意识淡薄,从而导致其在入党前后的表现存在明显差异。而有些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学生党员时只把学习成绩作为能否入党的唯一衡量标准,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入党材料格式、字数等形式层面,不重视对入党积极分子服务意识、道德品质的考察和培养,特别是不能用发展动态的眼光管理学生党员,忽略学生入党后的培养教育工作,且在开展党内活动上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停留表面,这直接影响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成效。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的集中体现,其基本内容包涵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科学性、时代性、主导性的本质特征。加强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就必须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党建工作的全过程。首先,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党建工作,必将为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提供持续动力。和谐校园强调的是学校各系统和各要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核心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主旋律,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基本道德准则[1]”,最终促进和谐的教育理念,和谐的教育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部门关系,和谐的校园文化的形成,这必将形成教育合力,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持。其次,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党建工作,为青年学生认同主流意识形态提供重要堡垒。高校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宣传阵地,要积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探索其实现的有效途径,维护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坚决抵制各种消极文化观念对青年学生的侵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大学生自觉成为维护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力量。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探索

(一)创新高校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强化培养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的战斗堡垒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者,是高校学生党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通过在岗学习、名师指导、经验交流等途径和形式建立一支理论修养高、教学水平好的思政教师队伍和一支务实高效的辅导员队伍,思政教师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要结合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思维方式,以及学生的日常实际,上课形式更加大众化、通俗化、生活化,力争达到入耳入脑的宣传效果。辅导员队伍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和平等意识,开展一些形式新颖、富有青春气息的宣传活动来宣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大学生生活。

(二)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优化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环境

高校是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是承载这一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的集中体现,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撑,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心和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教育的层面,更要落实到社会實践活动中,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就成为高校党建工作一个新平台,鼓励成立政策理论学习型社团、公益服务型社团,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政策宣传活动,打造精品,形成特色,提升其感染力和号召力,从而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然而然地内化于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三)建立和完善新媒体党建阵地,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时效性

网络传播信息内容的海量性、传播方式的共享性,对当代大学生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增强了大学生民主、独立、平等的现代意识,削弱了各教育主体引导和监督的力量,传统灌输式的教育理念容易引起追求独立、平等的当代大学生的反感。由此,高校党建工作者必须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借助网络等新媒体建立学生党建工作的网络阵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宣传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的网络氛围。与此同时,大学生是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然而部分学生在面对媒体信息时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不足,虚拟网络环境下容易忽视社会责任,缺乏自律性和自制力,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媒介资源利用的反思能力和批判能力,最终促进大学生认同主流意识形态[2]。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全球多元化时代境遇下提出的,是引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团结奋斗的价值导向和思想航标。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校党建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让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积极拥护者和践行者。

参考文献:

[1] 宋嗣军,熊荣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高校学生党建工作[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5.

[2] 曹迎春,刘伟.新媒体时代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改革与开放,2016(4):50.

[责任编辑 杜建立]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体系党建工作高校
对构建民主党派核心价值体系的反思
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教学探讨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媒介素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