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2018-06-02张文婧
张文婧
摘要:计算教学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是整个计算教学的关键内容,计算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与笔算能力。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采取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教学手段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计算教学;四则混合运算;口算;算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2-0140-01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传统的计算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认为计算教学不需要讲什么原理,只要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再通过反复、大量的练习,学生就完全能够形成熟练的计算技能。实际效果却不如教师所想,许多学生虽然努力想根据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但是由于根本不理解算理,面对形式变化多样的计算式子,只能干巴巴的看着无从下手。在理解算理方面,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借助教具、学具,说明算理
教师在进行计算教学时,要注意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来主动地探索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如果能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教具的直观演示或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那么计算课的效率就会大大提升。
例: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笔算加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就提供了摆小棒的方法。如计算"34+28="这一算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小棒,通过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的过程,让学生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有初步的认识。在学生有所体悟的基础上,教师再在全班面前進行演示。笔者认为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演示最好采用板书形式:
在黑板上画出3捆又4根木棒和2捆又8根木棒(这一过程在学生动手探究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再列出竖式。演示的重点是"将个位4与8相加满十进1的过程与2根木棒和8根木棒合成一捆(10根)剩2根的过程对应起来"。通过板书演示,能够更加清晰的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展示给学生,在整节课过程中,学生随时都能通过板书来重复理解算理,教师也能随时对板书进行重复利用。
例: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首先创设"兔妈妈给兔宝宝分萝卜"的情境:兔妈妈想要把4框(每框10只)又2只萝卜分给两只兔宝宝,但是不知道每只兔子应该分到几只,请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们帮帮忙。教师再让学生自己利用手中的学具尝试着分一分,然后全班交流分法,说说他们是怎么分的。根据学生的分法,教师做一个小结后,将正确地分萝卜过程和除法竖式式的书写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对应起来,使得学生能够清楚明白的看出这整个分萝卜的过程是怎样可以用除法竖式来一步步的表示的,如图:
先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为2个十,所以2写在4的上面,即十位上;再把2个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为1个一,所以1要写在2的上面,即个位上。直观操作的教具演示便于启发和引导学生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算理。当然,要想利用多媒体教具来方便教学,教师首先要多多学习课件制作技能。
2.利用知识迁移,突出算理
计算教学中的很多知识内容都是建立在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上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引导学生借助知识的迁移规律来理解算理。知识迁移就是一种已习得的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例:小数乘法的教学。如以"3.2×4"为教学范例。教师可先与学生一起回顾整数乘法"32×4"的算理形成过程。再出示小数乘法算式"3.2×4"。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往整数乘法的方向思考,看看能不能将"3.2×4"转化成"32×4"。板书:
学生已经会整数乘法,如果能将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那么在算理的理解上就简便多了。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地位要求小学教育工作者把好计算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在长期的计算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和改进计算教学方法,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最佳状态中快乐的学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孔企平主编.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与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 刘松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之我见[M].学周刊,2012,24.
[3] 胡懿健 罗琼.浅谈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9,(32).
[4] 周佩青.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基本策略[J].科技资讯,2006,(33).
[5] 马云鹏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