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乡土资源促进幼儿园特色化发展策略谈

2018-06-02祁永红

学周刊 2018年16期
关键词:乡土资源幼儿园

祁永红

摘 要:按照《幼儿发展纲要》的要求,学校应充分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幼儿教育创造宽松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园是典型的农村幼儿园,可以利用周围可利用的资源,挖掘乡土特色材料,来创设乡土气息浓厚的教育环境,以此来拓展教育渠道,这种独具特色的教育形式,扩大了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促进了幼儿园的特色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当大力发扬。

关键词:幼儿园;特色化发展;乡土资源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6-016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6.107

根据所处地域、环境文化、人文特点等,在幼儿园里开展一些富有地方民间色彩的游戏、民谣、手工制作等,是对农村幼儿教育的一种有力的弥补,开展丰富生动的具有极为鲜明的地方特色的游戏活动,传递了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对祖国民族文化的弘扬。

一、乡土特色化材料编织了幼儿七彩的梦想

我园地处祁连山下黑河之滨,丝绸之路穿越而过,积淀了深厚的文化氛围,所以,我们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通过以下三方面打造乡土特色环境:

“特色编织”。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我们在大班创设了“编织区”。教室整个一堵墙展示了由家长和孩子亲手制作的各种各样的编织品,如热带鱼、小马驹、蝈蝈笼、各式手提包、各民族服装等,可谓形象生动,活灵活现,让孩子们一进入班内便置身于编织的世界里。我们还在“编织区”里,展示了来自亲子活动中“我和爸妈来编织”的所有作品。有用马莲编织的草鞋、有用玉米皮编织成的地垫、有用麦秸秆编织的宝塔、有用毛线编织的灯笼……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所用材料都是挖掘乡土资源取得的!

“农家粘贴”。我们在中班创设了“农家粘贴区”,教师和幼儿合作完成的种子粘贴作品,精美而富有童趣。有用各种不同的豆子粘贴的我的家园、帆船远行、熊猫玩球等;有用大米和玉米粘贴的金鱼嬉戏、小兔吃萝卜、小蝌蚪找妈妈等;有用玉米秆截成的秸秆粘贴的蝴蝶、小猫、梅花鹿、乌龟等;还有用柳叶、葵花籽、南瓜籽、玉米粒、松子壳、鸡蛋皮、碎布条等制作的粘贴画。丰富多彩的粘贴材料,激发着孩子们无尽的创作的欲望,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抓丫丫玩法大创意”。小班孩子由于大脑发育还不完全的原因,手指的灵活性相对较差,我们组织孩子们收集果核,如杏子、李子、桃子等水果的核,作为抓丫丫的材料,既环保又卫生。利用这些材料,教幼儿练习抛、抓、接、叼的游戏活动,同时布置幼儿向爷爷、奶奶学习新玩法,熟练后,每天让一位幼儿在班里展示新玩法,一个班四十三个孩子,这样一学期下来,就有四十多种丫丫的抓法。此项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还培养了他们虚心学习的精神。

除此之外,我们还在各班创设了“原料间”“加工坊”“创意坊”“展示区”等区域,孩子们可根据各自家里的农作物或家乡原野里野生的植物等的种子、枝干、叶子等,再依个人喜好,自由选择材料,“自由想象、发挥、展示,真正体现了有限的空间,无限的创意的创设理念”。孩子们一进入活动区便流连忘返。看着眼前这些利用家乡特有的材料随意创作出的作品,让我们似乎穿越过时空隧道,回到我们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

二、乡土特色化游戏点燃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可以利用乡土资源,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如《小鱼游呀游》的游戏,这个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游戏前先让孩子编织小鱼,再让他们手里拿着自己的作品,在规定的游戏区域游戏,更具逼真性。看着真的把自己当成小鱼的孩子们各个乐开了怀的样子,老师们组织此类游戏的兴趣和孩子们一样,也是乐此不疲,创意百出,百玩不厌。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加上我园地处农村,收集素材随处可得,种类之多更是举不胜举,因此,我们经常会利用周末,发动家长带孩子到田间地头捡豆子、剥玉米秆皮、搓玉米粒、捡拾各种形状和颜色不同的树叶、水渠里捡拾颜色不同,形状各异的水洗石等,这样既可以让幼儿认识了自然,又开拓了幼儿的视野,增长了见识,还锻炼他们克服困难,勇于探险的精神。回来后,孩子们如数家珍般地说起葵花、红豆、玉米、小麦……;材料的颜色、形状、大小、作用……,这些成为了他们日常谈论、争辩的话题。农家地头所种的作物大到蚕豆,小到芝麻、谷子都成了孩子们制作工艺品的原材料,都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宝贝。

农村是个非常广阔的天地,只要我们思想开放,勇于探索,就有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教学资源,只要我们善于开动脑筋科学利用,就能变废为宝,把看似不起眼的很常见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就能变成我们的课堂教学的素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发幼儿智力。经过老师的加工,这些简单的教学素材,就可以引导走进自然,探索自然奥秘。孩子们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的手工制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打造了乡土特色课堂,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双赢效果。

三、乡土特色化发展是幼儿园的生命线

传统的教育的固定模式限制了幼儿的思维,束缚了幼儿个性化的发展。乡土特色化发展,把幼儿带进广阔无边的大自然,带孩子去参观家乡的农田、村落、建筑,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形态和种类,家乡建筑特点、村落分布规律等,让他们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以此来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所以,我们要大胆地创新,大胆地把一些农村老艺人请进校园,让他们走进课堂,教孩子们织、编、捏、说、唱等技艺,讓老艺人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教他们编草帽、罩滤、蝈蝈笼;跟着老艺人说民谣、唱家乡戏。每当开展这些活动时,小家伙们非常的投入,专心学习。一个个学得有模有样,笨拙中带些天真的样子,惹得老人们笑得那么开怀。这些“走出去”“请进来”活动的开展,让我们深知,教育的资源、场所无处不在。

因此,在幼儿园开展《挖掘乡土资源促进特色化发展》的实践研究中,对拓展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是极好的补充,其意义是深远的。很多老师在教学中不善于开拓进取,习惯于现状,这样就束缚住了自己的手脚,本应该顺手拈来的教学资源,就忽略了,熟视无睹了,所以我们提倡在日常的教学中善于发现科学有效的资源,弥补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衔接问题,把课堂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陈燕香.依托乡土资源让乡土文化涵养幼儿心灵[J].教育艺术, 2016(4).

[2] 杨爱霞. 乡土资源在农村幼儿园特色活动中的开发和利用[J]. 陕西教育(教学版), 2014(4).

[责任编辑 万淑蕊]

猜你喜欢

乡土资源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爱“上”幼儿园
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