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放式考核模式的高职生学习行为分析
2018-06-02张秀华荆栋孙晓燕
张秀华 荆栋 孙晓燕
An Analysis of Learning Behavior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Open Assessment Model
摘要:分析了目前高职教学考评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开放式教学考核模式,对该考核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开放式的考核模式不仅有利于高职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对于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se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poses the open teaching assessment model, and analyzes the learning behavior of the students under the assessment model.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en assessment model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mastery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but also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关键词:高职教育;开放考核;学习行为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open assessment;learning behavior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5-0293-02
0 引言
教学评价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教学评价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应成为学生提高知识掌握程度和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1]。然而,目前的高职教学受人才质量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局限,其考评体系存在许多不足[2],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合理、持续发展,近而對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产生一些负面效应[3]。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开放式教学考核模式,并对该考核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了分析。
1 目前高职教学考评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考评方式单一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强调三点:一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三是培养学生规范的职业行为。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考评形式尚比较单一,经常采用的还是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折合的综合考评,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的考核方式占了考试课程的90%以上,考核的重点还尚处于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在这种考评模式下,我们的考核标准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达到统一呢?针对山东工业职业学院2015级电力专业《电工》课程期末考试,按照现行考核方式,2015级必修该课程的参考班级的及格率在30%左右,并且近三年以来重修该课程的人数成上升趋势,至2017级尤为明显,2017级电力专业该课程的重修率高达49%。这种单一的考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将教师的教学重点导向重书本知识传授而忽略学生能力培养。同时,许多学校采用这种单一的考评方式衡量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行为规范及职业素质养成,导致课程形同虚设。大面积的补考、重修最终导致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倦意,通过对近三年山东工业职业学院电力专业学生学习目的性调查,统计结果发现每个班盲目学习的学生人数大约占到15%~20%。而且针对该校近三年电力专业的高职学生作比较,发现这部分学生数量在逐年增加[4]。
1.2 理实课程考核脱节
高职院校的考核大多实行独立性考核,理实课程之间涉及的理论部分与实践环节考核的相关性极小。针对山东工业职业学院电力专业的《电力系统》课程而言,电力系统理论授课56课时,与之相关的实验8课时实训课16课时。实践课考核与理论课考核相对独立并且课时与理论课时相比相对有限。在这种课时少、考核又相对独立的情况下,考核的结果难免会有失偏颇。
2 开放式课程考核模式
首先,开放式的考核模式要建立与之对应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下将理论知识学习、实验和实习合为一体,采用 “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教学模式,以具体项目为导向,全部教学内容在实训室完成。
其次,对于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的考核,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各赋一定权重。理论部分以试卷为主,重点考查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实验和实训考核按项目进行,针对每一个实训项目而言主要包括四个考核点,分别是实训态度、实训设备使用、实训成果和实训技术报告,各项考核按照一定权重相加评定实践成绩。
最后,对于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考核分为课业考核和职业技能认证两部分,各占一定比重。课业考核按各课程教学项目进行,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进行评定,各项目考核按照一定权重记录课业考核成绩。职业技能认证又分为两种考核方式,分别是国家技能鉴定和本专业技能认证。国家技能鉴定,该项成绩为满分,不通过不计分。不参加和未通过国家技能鉴定的,必须参加本专业技能认证,成绩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不合格者必须重新参加认证。本专业技能认证的考核成绩优秀等级与国家技能鉴定通过等级在权重上等效,因此在执行本专业技能认证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优秀等级的考核标准和学生数量。
3 开放式考核模式下学生学习行为分析
3.1 学习目的更为明确
针对2016-2017年度第二学期山东工业职业学院电力专业1501班的《电力系统》课程,从实践目的、实践操作、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以及问题解决方案设计四个方面进行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技能学习掌握度測试,结果发现:90%以上的学生能够理解具备哪些知识才能进行技能课学习,技能操作验证了哪部分理论知识;能够根据老师的要求较好完成实践过程操作。
3.2 学习态度有明显变“被”为“主”的转变
开放式教学过程中,各教学项目之间知识点相对独立,学生不用担心上一学习项目学不好会影响下一项目的理解,并且每个项目教学知识点的学习由学生团队共同完成,这样的学习组织结果会引导学生形成“人多力量大”的心里暗示,近而学生的学习心理负担就小,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学习的态度有明显的转变。开放式考核模式下的学习管理与评价,使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更加扎实,技能操作更加熟练,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得到提高。
3.3 开放式考核模式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做人作事,需要种种能力和品格,需要养成种种习惯。什么是习惯?习惯就是一系列动作的程序化、自动化。怎样才能程序化、自动化?“习惯成自然”。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开放式考核模式下有利于高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主要表现在:
首先,适应学习环境的习惯。
一个学生同时面对各学科教师,老师适应学生,学生也要适应老师,开放式考核模式下,老师不再是某一知识点的唯一权威,也不再是掌握学生学习成绩的独裁者。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绝大部分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适应课程的学习内容、适应不同老师的授课方式、适应不同知识点学习的组织方式,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课程成绩。在这种考评方式下学生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在日后的顶岗实习中才能更快适应岗位、职业的需要。
其次,自主学习的习惯。
传统的考评方式偏重于对学生某项考核点的不足进行扣分,之后将总扣分合计,最后的综合成绩为百分制减掉总扣分所得。开放式的考核模式将传统的期末综合考评分解为各个子项目的学习,将学习态度按照权重赋分于各项目,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效赚取相应分值,这“一扣一赚”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心理上的变化,有利于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再次,认真的习惯。
根据电力监管部门的统计,电力系统70%的电力故障为单相故障,单相故障30%以上源自于操作人员的误动作,为什么会造成误动作,症结在于疏忽电力操作规程,所以认真的习惯对于电力专业的学生、对于整个电力行业的安全运行都至关重要。开放式考核模式下,专业技能考核项目数目增加,考核标准不断规范、细化,如此以来增加了训练学生认真做事的频率,重复训练,习惯成自然。
最后,总结的习惯。
开放式考核模式下,考核频率增加,学生根据自己考核的实际情况,吃一回亏,长一回智,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总结的习惯。
开放式考核模式有效实现了知识性与能力性结合,专业性与职业性结合。相较传统的考核方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更扎实有效,调查统计的结果显示50%-60%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只有5%左右的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欠缺。
而且,从近三年部分“订单班”学生顶岗实习企业评优统计表1中可以看出,开放式考核模式下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提高,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也逐年提高。
4 结语
本文对目前高职教学考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开放式”的教学考评模式,经试行,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这既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的形成,同时又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杰旺,解德爱,陈传万.高校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15(4):83-84.
[2]张秀华.“传-帮-带-检”的教育模式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3(7):256-257.
[3]张秀华,彭丽英,曲延昌.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高职电类专业实践模式构建[J].价值工程.2018(2):199-121.
[4]张秀华.多元就业需求背景下高职生学习现状调查及班级管理应对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7(7):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