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开展机器人教育的思考
2018-06-02李勇
李勇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机器人教育已经逐渐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纵观当前的农村学校的教育,教育理念比较落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因此在农村开展机器人教育能夠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农村学校;机器人教育;逻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6-007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6.047
机器人教育体现了STEM教育理念,学生通过组装、搭建、调试、运行机器人,可以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在搭建机器人和编制程序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受益终身。
一、开展机器人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
机器人学习包含各个方面的结构零件,且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搭建这些结构,可以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逻辑编程。为此,学生只有通过全方面思考,并且编写出规范的程序才能够实现自己的设想,让机器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执行。这样的逻辑思维对于学生发展自身的智力是极其重要的,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机器人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此外,学习机器人的逻辑编程软件是比较枯燥的,但是也有一定的趣味性,这是因为机器人的逻辑编程软件具有生动形象的图形化界面,无形之中降低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难度。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索和动手能力
学习机器人的过程其实是学生自主操作、主动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索和动手能力,同时也深受学生的欢迎。在学生学习机器人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他们不断去学习并且尝试不同的方法,从而在探索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科学素养
机器人学习的过程和结论都是开放性的,不同的学习者可以自行发挥自己的创造力,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达成某一个目标。如何控制机器人完全在于使用者自己的想法。这种创新的能力培养不是一般的模仿、识记,而是一种创新。机器人学习中会综合学习到很多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数学、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概念和知识,同时会运用很多先进的传感设备来实现机器人的很多功能。这些现代和前沿的科学知识对于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都是非常有益的。
(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机器人有一个由易到难,从简到繁的过程,需要不断去尝试,在失败中不断提高能力去获得成功。同时,学生还可以和家长与同学一起互动,交流学习,协作完成一些项目。这些不仅是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智力因素,而且是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坚定信念,质疑探索的科学态度,严谨求真的踏实作风和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
二、开展机器人教育的制约因素
(一)产品不规范
当前国内外的机器人品牌十分繁杂,如现在参加比赛的器材主要有中鸣、乐高、紫光、博思等,且自成体系,互不兼容,开放度较低。另外,机器人教育规划不科学。当前大部分教师在机器人教学中使用的教材质量并不高,甚至不能列入教材范围,在没有专家的指导下,教师以及学校要筛选教材,加大了教学的难度。
(二)资源缺乏
我国农村地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学校资金有限,师资力量相对缺乏,导致教育发展水平较低,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开展机器人教育起步晚,经验少,办学条件还不完善,增加了学校机器人教育的难度。再有,师资队伍的不健全,缺乏相应的专业教师。
(三)重视程度不够
教育主管部门不够重视,缺少从教育视角进行的研究,不管是对机器人教育的普及情况、教学状况,还是相应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都不够重视,因此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三、如何在农村学校更好地开展机器人教育
(一)积极引导和扶持机器人教育的发展
教育部门对于机制建设、完善政策、建设新课程标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有关机制和地方性鼓励政策,积极引导和扶持机器人教育的发展。教育部门要制订明确的机器人教育发展规划,在课程体系建设、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加以保障。课程标准决定了师资建设、教材开发的进步,同时还是教育发展的风向标。激励措施的完善能够体现对学校和教师的尊重。为此,相关部门要尽快出台并且完善相关的激励政策,促进机器人教育的普及。教育行政部门要学习部分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制定地方性鼓励政策,如升学加分、评优选先优先考虑等优惠措施,积极引导和扶持学校开展机器人教学。
(二)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思路
积极探索农村学校开展机器人教学的形式和思路,使学校成为普及机器人教育的主力军。农村学校要向省会城市、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学习开展机器人教学较成熟的办学经验,积极完善办学条件和设施。在不断积累办学经验,扩大教学规模的基础上,学校还要以课题研究和“校本课程”的形式,开发教育资源,创办特色学校,以点带面,逐步扩大,带动本地区机器人教育的发展。
(三)加大机器人教师队伍建设力度,重视师资力量的培训
机器人的深入发展与师资力量的建设密切相关。教师的师资力量又离不开多层次的教师培训。由此可见,学校要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结合在一起,集中培训日常学习实践相结合,重点从机器人概况、机器人硬件的工作原理、机器人编程、机器人应用和维护等方面实现师资培养的突破,确保研究团队的质量以及研究时间充足,让机器人教育充满生机。
(四)加强校本课程开发,探索机器人课堂教学
机器人的教育价值能够通过校本资源的开发来实现。因此,农村学校要学会按照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机器人产品,在教学内容上尽量做到统一,逐步开发机器人教材,将其转化为适合学校机器人教学实际的校本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使机器人教育教学切实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智能平台。
参考文献:
[1] 李呈玉,李开荣.对小学机器人教育教学现状的反思[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3).
[2] 侯娟.学校机器人教育现状与思考[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6,15(12).
[责任编辑 杜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