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浅探

2018-06-02马兆文

学周刊 2018年16期
关键词:问题学生新课程意识

马兆文

摘 要:“问题学生”的转化是义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教育“问题学生”时,教师可以通过正确引导,以情感人,营造宽容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激发他们面对挫折超越自我的意识,鼓起生活的勇气,健康成长,在树立自信中不断获得成功,最终能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新课程;问题学生;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6-00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6.017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问题学生”的转化是义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问题学生”作为一个弱势群体,早已引起了社会、学校和家长的普遍关注。如何创造性地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比培育优秀学生更为重要,也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下,实施素质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正确引导和激励,使学生树立自信,激发不断超越自我的意识

要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教师首先要剖析“问题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形成原因。“问题学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卑。这类学生若被自卑感所控制,其精神生活将受到严重的束缚,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也难以得到正常发挥。同时,他们所产生的应付、厌学、戒备、怀疑、仇恨、逆反等一系列不良心理,还会使他们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进而形成“问题学生”转化工作的新障碍。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出自“自卑感”以及对于“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作为引导、激励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应该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分析学生心理偏差存在的原因,追其根源,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使其健康成长。“问题学生”同其他同学一样,也有渴望得到社会、家长、教师和同学的尊重与理解的心理需要。因此,教师一定要以激励的态度、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学生”,使他们充分享受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幸福感,千万不可让其饱尝挫折感和失败感,遭遇到冷眼以及斥责。

二、热爱学生,以情感人,鼓起他们面对挫折的勇气

大多数教师喜欢品学兼优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教师教起来既可以省力气,又容易出成果。而“问题学生”既不易得到教师的认可,也不易得到和优等生同等的待遇,甚至还会受到同学、教师和社会的歧视。这样,优等生越来越优,而“问题学生”却越来越差,这既与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的客观要求相违背,又不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

任何一个学生身上都有独特的闪光点,“问题学生”也不例外。一般来说,“问题学生”的情绪不够稳定,戒备心理强,对周围人们的态度和话语十分敏感,尤其与同学、教师、家长缺乏沟通交流,免不了产生种种的不信任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通过言传身教,以情感人,以朋友的身份去和他们交心,取得他们的信任,使他们认识到周围的每个人都是他们的朋友。以此让“问题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自己,面对他人,尤其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挫折,鼓起他们的生活勇气,正视生活,健康成长,获得成功,最终能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公民。

三、创设情境,发扬民主,营造宽容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課堂是对学生实施教育教学的主渠道。只有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使学生成为教与学的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尤其有“问题学生”的积极参与才是完整意义上的促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因为“问题学生”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也有自己学习与发展的需求,也有渴望获得成功的期望,也希望得到同学和教师的肯定。这就需要教师营造宽容、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为“问题学生”提供表现的“舞台”,使得他们与教师建立正确的师生关系,并逐步恢复“问题学生”的自尊和理智,进一步消除“问题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的障碍;宽容、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让“问题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发挥长处,克服缺点,不断进步,逐步树立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和勇气,逐步形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和健康的心理品质,最终由“问题学生”转化为中等生,由中等生再转化为优等生。

四、通过表扬,激发学生灵智火花,不断超越新的目标

学生不是一只待灌的瓶,而是一把待燃的火。尽管教师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是教师对学生付出的爱却会使学生受益匪浅,甚至还会影响他们的终身发展。大部分“问题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提一些与课堂有关或无关的“偏”“怪”“奇”“难”的问题。一些教师为提高课堂效率,常常把这部分学生打入“冷宫”,不予理睬。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给予肯定、赞许和表扬,正确引导,发现其“闪光点”。教师始终要树立“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教师一般不要随意纠错,以免打断学生的正常思维。因此,只要教师对学生充满了期待和爱,使“问题学生”不仅不被教师抛弃在教育视野之外,相反始终处在被关注的中心,使他们获得了被关注、被期待的心理体验,定会激励他们不断超越自我,不断确立和实现新的目标,从而促使他们不断健康成长。另外,胆小怕事,做事徘徊不前,是“问题学生”的又一大特点。没有尝试,就不可能有所创造。学生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尝试,才能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甚至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反思,学生才能实现新的超越。人的创造力是非常巨大的,获得了外界的激发,并加以合理引导,将会激发他们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定能促使他们化为坚毅、执著的外显行为,定能更好地实现超越自我的目标,创造出奇迹。

“问题学生”在某些方面(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手工等)的表现并不比优等生差。关键还在于教师和家长怎样去合理引导。在我们的身边,诸如此类的实例,并不少见。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组织一些适合他们发挥特长的课外活动,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被认可、受尊敬的喜悦和幸福,最终使“问题学生”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 任秋容.问题学生教育策略浅谈[J].新课程(小学),2016(8).

[2] 徐林.浅谈“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3(7).

[责任编辑 杜建立]

猜你喜欢

问题学生新课程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