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童话故事审美教学初探

2018-06-02陆险峰

教师·中 2018年4期
关键词:童话故事审美教学人物形象

摘 要:童话故事作为写给儿童的读物,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受到心灵的洗礼,促使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因此审美教学应成为童话故事教学的重点。文章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小学童话故事的审美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童话故事;审美教学;语言;情感;人物形象;想象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2-31

作者简介:陆险峰(1974—),女,江苏南通人,江苏省南通市虹桥第二小学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许多教师对童话故事的教学重心安排不甚合理,更多地偏重于童话的故事性,而忽视了童话中的美感,缺少了审美教学,使童话故事变得单薄、平淡。据此,教师们应重视将审美教学融入课堂,从童话故事的初心出发,让学生在美的体验之中更加深入而透彻地理解童话故事。我认为,教师可以从童话的语言、情感、学生的想象以及人物形象四个方面入手展开教学。

一、品味童话语言,感知童话之美

童话的语言往往是简洁、明快且形象、具体的,纯净的语言构筑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童话的语言彰显美感。据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同时还可以通过理解和再现童话的语言来辅助学生感知童话之美。

语言是童话故事最直观的反映,因此童话故事的审美教学也应从品味语言开始。以《小松鼠找花生果》这一课为例,首先,我让学生们通读全文,对照注音将不熟悉的字词读音熟悉一下,然后初步理解这篇童话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是童话的初读阶段,目标是让学生熟悉它的语言,使其通过语言对内容进行初步理解。学生們都认真地读起来,待大家熟读这篇课文之后,我找了两名学生读一遍课文,一来检查大家对文章的熟悉程度,二来可以根据学生的读音进行纠正指导,总结这一环节。其次,我让学生们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之上,试着分析文中语言的特点,先分析文中旁白的语言,再分析人物对话的语言。大家通过读旁白的语言,结合几个重点词如“绿油油”“黄灿灿”等,体会到这篇童话故事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同时学生通过对话中“这是什么呀?”“奇怪,花生果被谁摘走啦?”等语句体会到了主人公小松鼠语言的天真和稚嫩。这是深入挖掘语言的阶段,也是感知童话语言美感的必要过程。最后,我组织学生们在上一步骤的基础之上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比如,这一课中讲的是小松鼠等待摘花生果的故事,基于上一步的分析不难得出旁白的语气应是舒缓、柔和的,而文中小蚯蚓和小松鼠有几句对话,结合之前分析出小松鼠天真的形象,可以明确对话的语气应是活泼、欢快的。这样学生们通过反复朗读和分析,就能品味到其中的语言,同时也可以感知到语言简洁、明快的美感,更能够初步体会到童话塑造出来的故事的美感。

二、激发学生情感,鉴赏童话之美

情感是审美的基础,任何事物中情感的渗透都会让人产生更深刻的体会,童话故事也不例外。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来引导他们鉴赏童话之美,同时这也是培养审美情趣的方式之一。

童话带给人美好的同时,也塑造了许多积极的、正面的形象,而童话中的故事和形象需要激发读者的情感才能更加深刻地带给读者美好。比如《乌鸦喝水》这一课,我在上课之初就问学生们:“你们知道乌鸦吗?它在你们心中是什么样的呢?你们喜不喜欢它?”学生们一致认为,乌鸦长得并不漂亮,对它没有什么好感。我并没有对大家的回答做任何评论,而是引导大家认识一只与众不同的乌鸦,从而就此展开了新课。在授课结束后,我再次问大家:“你们喜不喜欢文中这只乌鸦呢?为什么?”这时,大家的态度都发生了改变,他们看到了乌鸦的聪明和努力,十分欣赏它。于是我问大家:“那你们想不想像乌鸦那样,既聪明又肯付出努力?”学生们一致点头。我继续引导学生:“回想上课开始的时候我问大家的问题,你们现在喜不喜欢乌鸦呢?我们一开始认为乌鸦的外表不漂亮,但是现在大家说外表有那么重要吗?”我的话引发了学生们的思考,大家都感受到了童话中对“美”的深刻寓意。由此在激发学生情感和共鸣的基础上,教师对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也进行了引导,效果可见一斑。

三、启发学生想象,创造童话之美

丰富的想象力是小学生的重要标志,而想象的融入也是开掘童话美感的典型手段。教师可以试着营造童话故事的气氛和环境,进而引导学生学会联想,启发他们的想象,鼓励他们对童话进行再创造,以此来帮助他们自主去创造童话、深入感受童话之美。

比如,教学《狐假虎威》这一课,我先组织学生反复朗读了这篇课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然后我挑选了几名喜欢表演的学生,让他们分别扮演老虎、狐狸和其他动物,如小鹿、兔子、小猪、松鼠等。他们需要提前熟悉或者设计一些对话,之后把这篇故事表演出来。这样就营造出了这篇童话的气氛,对学生感悟童话起到了奠基作用。其后我引导学生们试着把这篇童话补充完整,可以根据创作后续的内容,比如后面老虎有没有发现狐狸借着自己的威风吓跑了百兽,又会发生什么事情,会有什么样的情节和对话等。我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自己试着写一写童话。经过观察,我发现学生们有很大的创作潜能,写出的故事也丰富多彩,有的勇于揭露狐狸的真实面目,有的将老虎塑造成了一个通过观察看清事实的形象,总之都能够用自己的笔展现童话的美,令人欣慰。重视营造氛围并启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自主创造童话之美,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将童话故事学以致用的不错方式。

四、分析人物形象,体验童话之美

童话中最凸显的内容就是塑造出的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人物形象也支撑起了一部部经典的童话,由此可见,人物形象对分析童话故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此,教师可以着重在课堂上分析童话故事中人物的形象,以此帮助学生体验童话之美。

比如,教学《狼和小羊》这一课,我带领学生分析课文时将重心转向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在学生们通读课文并理解了内容的前提下,我让他们先找到文章中狼和小羊分别说了哪几句话,之后学生以列表的方式,找出了狼说的六句话和小羊说的三句话。然后,我让学生们分别分析狼的话和小羊的话,试着提炼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学生们经过反复揣摩对话,对狼和小羊的形象进行逐一的分析,先发现了狼故意找碴儿、蛮不讲理、颠倒是非的形象特点,之后又提炼出了小羊温和礼貌、明辨是非、聪明天真的形象特点。其后,我让学生们讨论这篇童话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优点,学生们都能看出文章通过语言描写侧面展现人物形象的生动写法,于是我鼓励大家在今后的习作中也可以学习和借鉴这样的写法。最后,我带领学生们基于人物形象一同发掘童话的美感,学生们看到了人物形象的丰富性,体验到了人物形象间的鲜明对比,如狼的邪恶和小羊的纯真的对比,从而感受到了童话在讽刺丑恶形象、赞美美好形象方面的审美追求。更重要的是,学生们看到了童话中对美的营造。不难看出,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揣摩,不仅加深了对童话故事内容的理解,还为自身更加全面地体验童话之美、感受童话的审美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总而言之,教师在童话故事的审美教学中可以从童话故事的语言、情感、想象和人物形象这四个方面入手,通过让学生品味童话语言来感知美;通过激发学生情感来鉴赏美;通过启发学生想象来创造美;通过让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来体验美。以上是我关于小学阶段童话故事的审美教学初步总结的四种有效策略,希望能带给其他教师们一些新的思考和体会。未来我会继续钻研童话故事的教学方式,积极创新教学思路,将审美教学有机地融入日常教学之中,促使学生们在童话故事的学习中更加深刻、全面地感知到童话之美。

参考文献:

[1]梁吉平.童话故事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J].语文天地,2016(3):86.

[2]陆艳芳.小学语文童话故事教学探究——从《小露珠》看童话故事教学[J].考试周刊,2016(22):45.

[3]范则言.浅论文化传承过程中民间童话的审美教育功能[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7(7):177.

猜你喜欢

童话故事审美教学人物形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
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让童话浸润童心
中学语文审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