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之实践

2018-06-02王敏弦

教师·中 2018年4期
关键词:三进实践活动课程思政

摘 要:文章作者通过多年的高校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思政”)课理论和实践教学研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实践中,认为课程思政是基础,实践活动是提高,校园实践团活动是表率。通过这几个环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实践活动;校园实践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1-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兵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16YB2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敏弦(1963—),男,新疆石河子人,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德育工作。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各个高校都在探索和实践,并提出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理论成果。笔者通过多年的高校思政课理论和实践教学研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实践中,认为课程思政是基础,通过多学科铺天盖地的渗透,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学校和各院系组织的社团实践活动是提高,用活动过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枝繁叶茂;校园实践团活动是表率,校园实践团突出先进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的目标导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开花结果,最终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践行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应确立以开展活动为载体,通过活动向学生渗透核心价值观的思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项活动结合起来,与行为习惯培养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其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情感、高尚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付之于行动。

一、课程思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一段渠”“责任田”非常形象地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全员参与、齐抓共管,需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思政理论课与专业课相结合,高校每一个人员除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为有位,也应该在自己的思政工作上有“守渠种田”的责任和担当。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这一要求,高校应秉持“全面思政教育、立体思政教育、创新思政教育”理念,开启“课程思政”建设,包括“实践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公共课、专业课和社会实践在内的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元素。

1.寻找思政元素,知识点与价值观同频共振

所谓“课程思政”,就是在所有专业各门学科的教学中,都能从课程内容中寻找思政元素,在教学设计中突出思政思想,在社会实践中渗透思政体验,真正做到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育人。

从专业知识技能中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极强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有助于将课堂主渠道功能发挥到最大化,扭转专业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现象。要做好课程思政的育人职能,首先每个教师尤其是专业课程教师要在自己的任教学科教材内容中寻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点,即思政元素。在这方面,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各分院利用教师培训、集体备课的形式组织教师深入挖掘提炼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观元素和承载的育人功能,一一对应列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程思政”的结合内容,把做人做事的常识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设计中。以“民主”为例,就对应列举着“民族复兴、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中国梦”等关键词。

2.突出思政设计,注重过程渗透

在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课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设计,包括前文所说的元素的寻找和目标的确立、方法的设定等。课程设计上要全方位建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观。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育人与专业课程的隐性育人能够完全做到有机融合、协同共进。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突出“课程思政”的环节,教学设计力求适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选用引导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题材与内容,进一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大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我校会计专业课程,让教师从诚信角度渗透价值观教育,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反响相当热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师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不仅强调建筑基础知识原理传授,更注重学生对环境意识的思考、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审视。课程让学生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产生共鸣,也为之后的实践操作奠定情感基础。

3.推出课程系列,加强教育引领

“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门门有德育,教师人人讲育人”的教育理念,使“教书育人”这一教育理論在实践过程中由较为隐性化变得显性化、效果化。学校要通过“课程思政”工作,明确目标和效果导向,使得教师提高思政工作能力和水平,完整履行立德树人的使命。“课程思政”,是一个系统性的实践过程,不适用单打独斗、单兵作战,而是适于全校全员集团化的工作。基于这样的共识,我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科教育中的引领作用这一指导思想,从元素寻找、教法设计、实践方式、手段载体运用上均坚持团队意识、专业群意识、集体备课意识、数据共享意识,极大地提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学科中教育引领作用的效率。目前,思政部拟汇集资料,组织研讨,针对大学科专业群,编制学院“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参考资料,推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课程系列,为后续任职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提供借鉴。

例如,在实践方法探讨上,我校推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分队”活动,每个分院均组建学习实践小分队,小分队成员之间背诵讲演、开展知识接龙活动,相互学习、相互竞赛;同时将这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活动也带到了家乡、实习的企业单位、服务的团场连队,获得了极好的评价。

二、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枝繁叶茂

要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适应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尊重大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要引导践行用大学生喜欢的方式探索,身体力行、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里枝繁叶茂、茁壮成长。我校以开展活动为载体向学生渗透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文化进校园活动结合起来,与技能才艺展示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传统

(1)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清明节: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主题;端午节: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中秋节:突出团结、团圆、庆丰收的主题;七夕节、重阳节:突出爱情忠贞、家庭幸福、敬老孝亲的主题;肉孜节、古尔邦节: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系列讲座及慰问活动;八一慰问活动:弘扬爱国拥军工作的光荣传统。

(2)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如国学知识学习、艺术欣赏、中华人文精神学习、中华传统书画艺术学习、民族歌舞学习等。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使爱国主义教育入情、入境、入理。

(3)红色文化进校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红色文化。利用周边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资源,举办红色教育活动,建立革命传统教育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研究,提升红色革命教育理念,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形成理论体系。

2.现代先进文化进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在身边

(1)企业文化进校园。开展企业文化讲座,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联合企业共同组织学生开展贴近企业运营全流程、全岗位的知识竞赛、技能竞赛,邀请和鼓励企业进入学院开展文化宣讲和形象展示活动,邀请一些优秀毕业生进校园,交流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要求等。用新颖的程序、鲜活的事例教育引导在校学生,为企业培养更好的满意的人才。

(2)“工匠精神”劳模文化进校园。通过开展专题报告会、主题班会,组织校外实践活动、学习模范做好事活动、演讲比赛等,宣传“工匠精神”,营造活动氛围,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和对“工匠精神”的实际感悟,培养学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以及精益求精的优良品质。

(3)廉洁文化进校园。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尚廉崇洁教育活动,把廉洁文化融入学院文化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学生德育工作、课堂教学活动、党风廉政建设中,提高学院文化品位、树立师表形象、凸显育人特色、提高党员队伍素质。

3.技能才艺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培育和践行,要注重行动,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提高专业技能、服务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取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帮助其在岗位上建功立业。高校在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重视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通过开展各种文化娱乐、体育竞赛、才艺展示等活动,以便学生能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

(1)社团技能文化节活动。搭乘扬职业教育风帆,展职业技能风采的理念,围绕主题,突出特色,融入素质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充分反映当代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精神风貌。

(2)文明风采活动进校园。展示学生文明风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德育实践活动,锻炼提高学生适应职场的心理素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3)宿舍文化节活动。活动旨在推進学生寝室文明建设,营造温馨舒适的寝室环境。丰富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寝室生活质量,更好地展现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动手创新能力。

三、校园实践团,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花结果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通过教育引导、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是先进性和表率性的体现,是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的体现。

我校在全院开展“校园实践团”活动,学院学生管理职能部门牵头指导,学院学生会系统组织实施,分别成立了“文明校园实践团”“和谐校园护卫队”“民族团结沙龙”“诚信论坛”“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实践团”,开展以“三个告别”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即引导学生向脏乱差告别、向陋习告别、向不文明行为告别,达到“纠正一次陋习,带动一个同学,文明整个校园”的目的。

1.选人突出先进性

先进的身份吸引学生。实践团的成员,各方面都要突出先进性,各个“校园实践团”人员组成均为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主要从入党积极分子、励志奖学金获得者和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中产生。根据学生的流动性特点,各实践团都在每学期初进行纳新活动,通过自己申请、公开演讲、社团审批的程序,真正把各方面先进、同学信服、愿意为大家服务的学生吸纳进实践团,让每一个学生都清楚,能进入实践团的人员都是学院各方面的先进分子。通过成员身份的先进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得到升华。

2.活动突出示范性

严格的标准形成示范。实践团开展活动,有严格的标准和规范的过程。实践团定位为先进性、群众性校园社团,要起到示范性作用,做的就是标准,是其他同学看齐的对象。如“文明校园实践团”成员每天到固定的区域捡果皮、纸屑、塑料袋等人为制造的垃圾,时刻保持校园楼道干净整洁;“和谐校园护卫队”成员每天定时巡查校园,24小时不间断轮流在校门口值班,疏导交通,安全检查,盘查进出校园的车辆和其他人员;“民族团结沙龙”的成员,定期交流自己在报纸或者网络上学习到的民族团结的先进个人事迹,通过校园广播和活动专栏在全校推广;在重要的少数民族年节时期,实践团成员能够排练小品、舞蹈、歌曲等节目,营造节日的气氛,让校园里各民族学生都能切身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和谐氛围;“诚信论坛”的成员建立了微信群,交流分享自己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诚实守信的典型事例和亲身经历,对自己认为不够诚实守信的行为进行评论和辩论,成员带头在学院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承诺诚信做人,诚信做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是学院处理临时性工作任务的应急小分队,他们在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的同时,每天都可以说是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处理或者领受临时性工作任务。他们是迎接上级检查的礼仪队,是欢迎兄弟院校交流的引导队,是创建文明卫生校园的清洁突击队,是学校大型活动的服务队。

3.目标突出引导性

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校园实践团活动,通过优秀学生参与的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以自己的实践行动引领身边的学生乃至整个校园,每项活动做的都是榜样、是表率。实践团的日常活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的有效载体,摆脱了传统枯燥的理论教育,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得到了有效提高,对其他学生也起到了感染和熏陶的作用,达到了“做好表率,感染同学,文明校园”的目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在党中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背景下,高校应积极探索、循序渐进、科学谋划、合理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还要从强化理论引领、营造舆论宣传、打造文化熏陶、完善制度保障等方面入手:坚持理论引领是前提,舆论宣传是手段,文化熏陶是基础,制度保障是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邓 晖,颜维琦.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N].光明日报,2016-12-12.

[2]黄文彬.谋划与构建大思政格局[N].光明日报,2017-05-27.

猜你喜欢

三进实践活动课程思政
跋山涉水 三进下党——习近平同志“九到寿宁三进下党”调研往事的回忆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进”为载体 学知做雪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