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教材的几点教学思考

2018-06-02许妥

教师·中 2018年4期
关键词:育人功能快乐学习核心价值观

许妥

摘 要: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核心追求的是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也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善于运用导言的引领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作用,从而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将教学资源整合起来;立足生活实际,让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以人为本,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实践中真正把教材育人功能发挥好,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育人功能;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快乐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2-25

作者简介:许 妥(1974—),女,福建政和人,福建省永春东碧中学教师,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 、善于利用教材的育人功能,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运用导言的引领作用

教材中单元导语、课文导语的设计具有思想性,既能贴近学生,引发其兴趣,又简洁明了,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冲击,能引发学生对熟悉现象或问题的反思。例如,初一上册整本书都围绕“生命在不停地追问,我在不断地成长”开展。我是一个生命,我在进行一场生命的旅行。中学生活会有怎样的风景?我是一个生命,我的成长需要见证与陪伴。我和伙伴的友谊真的能地久天长吗?我能和老师、父母成为真正的朋友吗?我是一个生命,我喜欢探索。我的生命从哪儿来,到哪里去?生命可以永恒吗?生命的意义在哪里?我们通过不断的追问,凸显问题导向,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对每个单元内容讲解起到引领的作用。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全书始终,把立德树人、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

初一上册教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友善、敬业、诚信”有机渗透其中。如在初一上册第一课第二框题中“有梦就有希望”讲到少年的梦与中国梦密不可分,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和爱国主义教育;在第五课第二框题中“网上交友利与弊”就对网络复杂性及诚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另外,教师在探讨师生、同学、我和他人等关系时,都应该从各个方面落实个人层面中“友善”这一价值观的教育。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紧紧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也体现了新教材的意愿。

3.用传统文化的精髓表达思想观点、表明价值立意

教材语言引入了传统文化经典,如在谈到珍爱他人生命时就用“仁者爱人”“推己及人”,让学生自觉地做到珍爱他人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在案例选择、活动设计等方面,教材编者也安排了优秀传统的内容。在对文化内容的处理上,教材编者不仅仅是引经据典,而且积极思考和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方式,力图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身上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以民族精神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教材引入了传统文化经典,实际上对教师要求更高了,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的理念。有的教师说教材中的古文经典名句没必要,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但实际上道德与法治课最讲究潜移默化的作用,旨在不知不觉积累中提升师生传统文化修养,激发师生学习古文经典的热情。

二、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构建知识体系

1.灵活运用思维导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寻找核心点和问题点

以初一上册第二单元为例,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首先,我们从朋友圈的数量与质量这个问题点出发,让学生对自己的朋友关系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其次,从为什么我们渴望友谊进行思考,让学生知道朋友对我们的影响力,懂得朋友的特质。再帮助学生澄清困惑: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友谊也不能没有原则。最后就直奔主题:怎样获得真正的友谊?让学生明白获得真正的友谊不仅要放开自己、持续行动,还要呵护友谊和讲究交友智慧。这样不断寻找核心点、问题点,从学生生活实际例子出发,全部问题得以轻松解决。

2.设置知识结构填充,加强关键词记忆

3.指导学生提炼语言、简化观点

在以前的教材中,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而新教材有的问题答案不太明显,很多问题的答案都要在一课的多个板块中提炼,现在又面临闭卷考试。所以教师在讲完新知识后必须留些时间引导学生提炼答案,再进行精讲答案。

三、结合实际,注意生成问题,培养学生能力

1.充分利用教材栏目,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教材设计的栏目为教学活动过程的顺利展开搭建了很好的桥梁。以七年级上册第八课《生命可以永恒吗》为例,从“运用你的经验”开始,探问生命,并且思考“我们的生命可以永恒吗?如果不可以,为什么?”,将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起点,展开对生命的探索。随后在第一目中开展“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中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第二目中,通过“探究与分享”“阅读感悟”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有传承,我们每个人不仅仅是祖辈血脉的延续,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本框最后以“拓展空间”结束,引导学生制作“我的家族图谱”,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通过这些活动,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分享、探讨、思考、体验和感悟,从而提升学生思想认识和品德修养,增强其各方面能力。

2.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如何生活

例如,在探讨“爱护身体”时,教师可以选取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爱护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自己生命负责任的态度。教师还要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3.面对尖锐而真实存在的社会话题,不回避,敢说真话

例如,初一上册第四课《友谊的澄清》提到“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友誼。”第五课“呵护友谊”中提到“我们需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当朋友背叛了自己,或者做了伤害友谊的举动,我们可以选择宽容对方,也可以选择结束这段友谊。两者都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这些内容聚焦现实生活,联系学生实际,让教材说话,将课堂激活。对于新内容,要认真理解背后的道理,这些变化颇具时代性,与时俱进,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整合教材,既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世界,同时又能让学生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把教材功能发挥好,实现内化于心、外显于形的追求。

四、以人为本,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教材能够深入学生生活实际,精心筛选实例,多角度设置活动场景,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核心素养、核心能力的养成,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注重学生全面成长。正像教育家李希贵所说:“给学生自由呼吸的空间。” 教学大纲、教科书提出应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是没有规定应给予学生某一样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参考文献:

[1]理解教材编写立意 落实教材使用建议——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与使用建议[E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dddf4543cbaedd3383c4bb4cf7ec4afeo4a1b12a.html.2017-09-23.

[2]刘新初.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J].教育,2016,12(16):230.

[3]陈和平.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J].魅力中国,2017(32):178.

猜你喜欢

育人功能快乐学习核心价值观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