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校场年画中的清末海上娱乐画卷

2018-06-02严洁琼

关键词:马戏年画马路

严洁琼

图1、《更上一层楼》 清末 26×35cm

自1843年上海开埠,西人进驻开辟租界,尤其是1851年小刀会起义爆发,华洋分居局面被打破后,沪上民众的生活方式悄然发生转变。随着城市化发展不断推进,现代都市娱乐在上海初具雏形,无论是王韬的《瀛壖杂志》、葛元煦的《沪游杂记》还是黄式权的《淞南梦影录》都曾对此有丰富记载。

图像记录方面,彼时虽然照相术已发明,但应运和传播还未广布,更多依赖石印画,包括1884年创刊的《点石斋画报》、1898年出版的《海上游戏图说》、1890年创刊的《飞影阁画报》等,这些出版物聘请画师作画,运用最新石印技术印刷出版,行销一时,一直以来都是研究晚清上海的重要图像文献。其实,除此类石印画外,小校场年画中亦有不少对清末上海娱乐生活细致描绘的画作,不失为绝佳的图像文献资料。不少画师同时为年画和石印画报提供原稿,只是前者采用木板彩色套印,后者采用石印,有时可互为参看。

小校场年画作为清末年画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源头可追溯至苏州桃花坞年画,1860年太平军攻陷苏州后,大批逃往上海的苏州年画艺人在城隍庙西小校场一带(今黄浦区旧校场路)落户扎根,与此地年画商融合互补,逐渐形成独具海派特色的小校场年画。小校场年画的一大特点就是题材创新,除传统年画题材外,将大量笔触伸向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例如光怪陆离的洋场胜景、稀奇古怪的新生事物、全城轰动的时事新闻,这些题材以往传统年画从不涉及的领域,小校场年画将它们一一纳入笔下,为我们了解彼时社会风貌提供了直观感受。《更上一层楼》《上海四马路洋场胜景》《海上第一名园》《豫园把戏图》《西国车利尼大马戏空中悬绳大战》等画作更是从不同侧面刻画了晚清上海娱乐生活的繁荣,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清末海上娱乐画卷。

最能体现晚清上海娱乐生活“繁盛甲于天下”的街衢自然是四马路无疑,而年画中也有描写四马路风光的作品,《四马路洋场胜景图》与《更上一层楼》即是其中代表。

四马路,即指现在的福州路,是与南京路平行的第四条通向外滩的马路,故称“四马路”。初时,四马路只开辟了从黄浦江到福建路一段,其后随着第二跑马场的建立带动周边商业发展,工部局将其延伸筑路至泥城浜(今西藏中路),并正式命名为福州路。虽然1861年跑马总会将第二跑马场售出,另辟今人民广场一带作第三跑马场,但城市娱乐中心的一路西移已成定局,而四马路西段无疑是其中受益最多的。同治年间以后,四马路便成了上海最为繁华热闹的街道,茶楼、酒店、菜馆、西餐厅鳞次栉比,如“一品香”“青莲阁”“聚丰园”“四海升平楼”等店号都是外来游客和本地闲民流连忘返之所,当然也包括“更上一层楼”。

“更上一层楼”约建于1888年,其址原建有“阆苑第一楼”,为一幢峻宇雕墙的三层茶楼,生意兴隆,不幸于1886年2月一场大火中化为焦土,然未过多久,瓦砾之间又现出一幢七宝楼台、三层杰阁的建筑,即为“更上一层楼”。当时四马路上茶楼林立,比如“华众会”“万华楼”“沁芳园”等,皆是装潢华丽、器具精洁,与其相比,“更上一层楼”不仅毫不逊色,甚至更胜一筹,世人赞其“层楼耸翠、飞阁流丹”[1]。其建筑最具特色之处在于三层高楼,当时上海店铺多为一两层的低矮建筑,三层楼颇为稀见,且“三层楼之屋开店铺颇不甚宜,最宜于开茶馆烟寮,……除卖茶烟之外,惟有酒馆尚属相宜”[2],三层高楼多集中于市声鼎沸的四马路,以建筑华美而著称,同时也兼有招徕莺莺燕燕的恶名。

年画《更上一层楼》精准描绘了该茶楼的建筑特点,三层高楼富丽堂皇,每层皆高朋满座、推杯换盏,门口还有川流不息的人群迎来送往,不仅突现了茶楼商客云集的情景,也间接体现了四马路之喧嚣繁华。不过四马路之繁华不仅得益于茶肆酒铺林立,更在于其秦楼楚馆之发达,《上海四马路洋场胜景图》对四马路上各色人等进行描摹,而着墨最多的就是烟花女子。

图2、《上海四马路洋场胜景图》 清末 53×36cm 姑苏王荣兴

19世纪40年代,租界刚辟之时,上海的娼妓业中心位于五马路宝善街一带,其时每到子夜,车水马龙、莺歌燕舞,有诗叹云“宝善街头似海春,冶游个个斗精神。应称第一销金窟,辜负嘉名愧楚人”[3]。自19世纪末起,宝善街逐渐没落,四马路异军突起,取而代之,成为莺莺燕燕麇集之所。娼妓业的兴隆使四马路一带成为旧上海著名的“红灯区”,久安里、清和里、尚仁里、日新里、同庆里,鳞次栉比,汇集了多少名妓花魁,真是“十里之间,琼楼绮户相连缀,阿阁三重,飞临四面,粉黛万家,比闾而居。昼则锦绣炫衢,异秀扇霄。夜则笙歌鼎沸,华灯星灿”[4]。

《上海四马路洋场胜景图》并没有直接刻画街景,而是将数个场景融于一画,既独立成章又互有联系,每个场景上还一一标有说明,分别为:红头巡捕捉叫花子、马车兜圈子、脚踏车、野鸡坐包车、滑头吊膀子、缫丝女子放工、野鸡拉客人、外国夫妻白相、双连脚踏车、清倌人出局、先生上书场、娘姨大姐跟局。每个场景都是一个故事,而大半都和娼妓活动相关。

比如清倌人出局:倌人是对高等妓女(书寓、长三)的一种尊称,而清倌人则指年龄尚小,还未梳拢的雏妓,出局即是出堂差,是这些高等妓女特有的侑酒服务。中国文人喝酒饮茶时习惯请妓女唱曲作陪,这就叫叫局,若是熟客相请,妓女照例要到客人那边坐一坐、唱首曲子,一般每个妓院都有自备的轿子来回接送。而从此年画中表现的龟奴背清倌人出局可以看出,作画之时当在光绪末年,因为从光绪末年开始,公共租界开始对轿子纳税了,由是妓女便由龟奴背着出局。刚开始时还只是年纪小(分量也轻)的雏妓坐在龟奴肩上出堂差,后来不限雏妓,连十七八岁的大姑娘,廿二三岁的成熟姑娘等,近一百斤左右的身体,也坐在龟奴肩头,宝塔似的一座。[5]龟奴背妓女出局不仅可省下轿子钱,还免费给妓院做广告,一时间蔚为成风,成为四马路街头一道独特风景。

再比如先生上书场:先生又叫书寓、词史、校书,是上海最高档妓女,这一层次的妓女,沿袭中国历代曲部教坊官妓遗制,专门为客人弹唱、献艺、陪酒,卖嘴不卖身,所以上海人一般尊称其为先生。书寓人数一直维持在很小的规模,最鼎盛时期也不过400人左右。妓女获得书寓资格后,方能去书场说书。书场每次邀请三四个妓女前来演唱,并将她们的名字、演唱的日期和出场时间写在一张长条的大红纸贴在门外,顾客可以要求妓女唱指定的一首或多首曲子,这是向她表示尊敬或与她初次接触的绝佳良机,演唱完后一般妓女会到点唱曲目的顾客位子旁稍事停留。[6]

(1)河床外段尾水渠开挖2.6km(K1+600~K4+200)。分2~3层进行,第1层为土石分界线~弱风化无用料开挖,第2~3层为弱风化以下有用料开挖,梯段为不大于15m,单个爆破块的宽度为不宜大于30.0m,根据现场地形情况适当调节。

总的看来,这幅《上海四马路洋场胜景》着重刻画了两点,一是四马路上各色行人,其中又以女子为重,而女子之中,又多为风月中人。除此之外,另有一点浓墨重彩表现的,就是各色人等使用的各种交通工具,包括轿子、马车、独轮车、黄包车、脚踏车、双连脚踏车,几乎囊括了汽车出现以前上海街头所有可见的交通工具,而且依据各人身份不同其乘坐的交通工具亦有所不同,丝毫不乱。虽没有直接刻画街景,但通过这一系列人物和故事的串联,四马路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已跃然纸上。

除四马路外,晚清上海另一类重要的娱乐场所就是营业性私家园林,其中又以“张园”最为知名。晚清高官之子孙宝瑄曾在其日记中写道:“上海闲民所麕聚之地有二:昼聚之地曰味莼园,夜聚之地曰四马路。是故味莼园之茶,四马路之酒,遥遥相对。”[7]年画商们自然也不会错过如此绝佳题材,小校场年画里有一幅《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就是张园。

张园,又名“味莼园”,1885年4月17日开园,与愚园、徐园一起并称海上“三大名园”,亦是近代第一批向普通民众开放的私家园林之一。上海本无公园,1868年,上海租界最早的公园——外滩公园建成,但游园对象有严格限制,明确规定“华人无西人同行,不得入内”。其后,虹口公园,复兴公园、兆丰公园次第辟设,但也都不许华人入内。因此,普通上海市民尽管羡艳西人花园之浓荫密布、宽敞整洁,却面临无园可游的窘境。张园之面向全体公众开放,则不仅满足了这一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且大有与西人争锋之意。同时张园的开业,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娱乐模式,将园林、茶馆、戏台、书场等融为一体,游客足不出园,便可尽享当时沪上时新的游艺项目。并且在1885至1918年间,随着园内设施不断完善,又增添了不少新的娱乐项目,已然颇具日后风靡一时的大型游艺场的雏形。

图3、《海上第一名园》 清末 55×32cm 上海筠香斋

图4、《豫园把戏图》 清末 49.5×34.5cm

《海上第一名园》大概成画于1890年左右,画中并没有出现1893年建造的张园标志性建筑安垲第大楼。此画首先描写的是张园门口门庭若市的繁华之景,其时,张园每日车马盈门、裙屐满座,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之人皆前来捧场。有诗为证:“海天胜景让张园,宝马香车日集门。客到品花还斗酒,戏楼箫鼓又声喧”[8]。

其次,此画通过背景中的大量绿色描绘了园内花木葱茏之景。张园面积最大时达61.52亩,为当时上海私家园林之最,布置也极具特色。在园东南有带状曲池一泓,人工开挖,通过敷设在地下的管子和园外小河相连,池中活水潆绕,岸边插植垂柳。园内雇佣花匠,栽培了许多名花佳草,春兰秋菊,夏荷冬梅,四时不断。园中沙路两侧皆植大批树木,既可遮阳,又可避雨。园东、西各有荷沼一洼,每当盛夏时节,荷叶田田,莲花朵朵,美不胜收。此外,张园尚有茅亭、双桥、花蹊等景颇可一观。不仅景色迷人,因其吸取西式花园的治园理念,还兼具干净、整洁的优点,因此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张园已被认为是最合于卫生之道的新式花园。[9]

再次,则是以简笔描绘了园内几幢西式建筑。张园虽为中式园林,园内建筑却采用西式。大约于1890年,为丰富园中的娱乐设施,园主在园西南又兴建了一幢洋楼。这里本有一座被层林环抱的旧式洋楼,名曰“碧云深处”。新建洋楼则曰“海天胜处”,是沪上有名的戏剧舞台,游园旺季几乎每晚都有演出,剧种包括昆剧、髦儿戏、北方曲艺、滩簧、早期话剧、杂技、魔术等。同时还有茶点供应,让人边吃边玩,一时间往来游客日益增多。在这些演出中,又尤以髦儿戏和滩簧最受欢迎。《海上第一名园》中,透过园栅栏,也能清晰地看到园内高挂着“毛(髦)儿戏”演出的水牌。

所谓髦儿戏,即全部由少女组成的戏班,清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于京沪等地,多演唱京剧。从前京剧演员只有男性没有女性,才有男扮女角的由来,光绪中叶开始有女演员,但受到歧视,进不了大班,男角称为名伶,女角则以坤角呼之,以示区别,并且不能男女混演。全部由女子演出的戏称为髦儿戏,虽然在艺术水准上难与男性演出相比拟,但因服饰鲜丽、文武兼备、新颖逗人,使人耳目一新,清末年间曾盛行一时。当时海上名园俱延邀名班进园演出,张园内的海天胜处也是演出“髦儿戏”最负盛名的一处场所。

当然张园的娱乐活动绝不限于此,无论是室外的赏花、风筝会、灯会、焰火表演,还是室内的喝茶、听戏、溜冰、跳舞、打弹子,或是新鲜玩意如照相、留声机、活动影戏等,张园应有尽有。一般下午二点开园,营业至午夜十二点闭园,娱乐活动常换常新,以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口味。可以说,张园既以其多姿多彩的游艺活动丰富了民众的娱乐生活,更是社会经济发展、市民生活富庶的一面镜子。

除四马路和张园这类固定娱乐场所,有些娱乐项目远渡重洋而来,虽然不是常设节目,却能在短时间内形成一股热潮,街头巷尾热议不断,车利尼马戏团来华巡演在上海引起的“马戏热”即是一例,而年画中对此也有所反映。马戏并非西国独创,早在西汉桓宽的《盐铁论》中,就有“马戏斗虎”的记载,而如跳剑丸、走绳索、爬高竿等项目也是古已有之,在年画《豫园把戏图》中就绘有走索、顶梯等杂技表演,说明此类杂耍演出在当时颇受欢迎。

不过近代融驯兽、杂技、魔术、小丑献艺于一体的马戏表演确实起源于西方。至于马戏表演究竟何时传入中国,确切年代还需进一步考证。1876年葛元熙撰写《沪游杂记》一书时已专列“外国马戏”一条,详述马戏表演场地及其演出内容[10],一般马戏表演也跳不脱“马上绝技”“马上跳布”等传统节目。但是,虽然表演内容大同小异,但就其演出水准、规模、新奇度而言,车利尼马戏团依然是个中翘楚,无人出其左右,此点从时人文中即可见一斑。晚清著名学者王韬在《淞隐漫录》卷八《泰西诸戏剧类记》一文中就特别提及车利尼马戏,在对其作了详细描述之余亦盛赞其负“一技之长”[11]。而黄式权在《淞南梦影录》中写到车利尼马戏时更是盖棺定论“此种戏术,沪上已演过数次,惟车利尼班最为出色。”[12]

图5、《西国车利尼大马戏空中悬绳大战》 清末 54×32cm 文仪斋

车利尼马戏团曾先后三次来过上海,现在能考证的最早一次为1882年6月15日-8月16日,其后,又于1886年5月21日至7月7日、1889年5月14日到7月12日期间,两度莅临上海表演,每次也都取得惊人成功。不仅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更是小说家、画家的灵感之源,年画商趁热打铁销售《西国车利尼大马戏空中悬绳大战》即是一个例证。

这幅年画采用中国传统散点透视法,把多个表演节目同时容于一个场景中来表现,高低错落,精彩纷呈,每种节目旁还配有文字说明,如“西童奏乐翻金斗”“西国男女马上卖艺” “西国女子马上绝技”“西国女子马上跳布”等等。单从这些节目来看,并不能确定是哪次访沪表演,因为这都是马戏寻常节目,几乎每场必演。不过就这幅画重点刻画的节目,也即是标题中就特意提出的“空中悬绳大战”看来,倾向于认为,此画描绘的是车利尼马戏团第三次访沪,即1889年那一次表演之景。因为有关“空中悬绳大战”这一节目,在车利尼马戏团前两次访沪表演之报道中,均未有详细论述,倒是1889年出版的《点石斋》画报中有一幅描写车利尼马戏团表演场景的画——《直上干霄》,正中画面与年画左上角所描绘的“空中悬绳大战”非常相象,又在配文中说“戏无尽藏,日新而月异,而画因之以成结构者,亦不犯重也”[13],可见这一节目不仅是当场演出的焦点之作,也是一个见所未见的新节目,称其为车利尼马戏团第三次访沪时的代表之作亦不为过。《西国车利尼大马戏空中悬绳大战》这幅年画中刻画了与之极为相似的“空中悬绳大战”,并放在显著位置加以突出,所以推测这幅画也应是对车利尼此次演出的描绘。

车利尼马戏团每次来上海前,都会在《申报》上刊登大幅广告,吊足观众胃口,同时还深谙国人心理,将票价分为几种出售,“客位分五等,头等者每六位为一间,计洋价十三元五角,与中国戏园之包厢仿佛,如有单客欲坐包厢者,则每人洋二元二角五分,头等椅位每人洋二元,二等椅位之铺,有座垫者每人洋一元,再后板位则每人六角,十岁以下小孩则取半价,惟不得坐于包厢内”[14],分门别类抓住了各个层次的观众。因此虽然演出多在盛夏时节,酷暑闷热,时间跨度又长达两月,且节目时有重复,依然能保持每场二、三千人的盛况,实属可贵,也着实造成了一股“车利尼”热。

寥寥几幅年画当然不能穷尽晚清上海娱乐生活的全貌,却也是对其一个侧面的生动反映。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鲜明表现了小校场年画特有的地域特色:题材新颖,设色艳丽,贴近都市生活热点,符合新兴市民趣味。这些特色是木版年画从乡村进入都市后的自我革新,也预示了木版年画最终向月份牌、招贴画转变的前兆。小校场年画作为木版年画在近代都市中的一脉余息,上承桃花坞年画传统,下启海派月份牌风格,同时也见证和记录了晚清这个裂变时代上海社会风貌的急速变迁,在影像记录匮乏的年代,是保存和展现清末海上都市生活的重要图像文献资料。

[1] 游记略.申报,1888-7-6.

[2] 世变信论.申报,1890-5-1.

[3] 葛元煦.沪游杂记.郑祖安 标点.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04.

[4] 王韬.淞滨琐话.济南:齐鲁书社,2004:210.

[5] (美)贺萧.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韩敏中、盛宁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77.

[6] (法)安克强.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淫与性.袁燮铭、夏俊霞 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0.

[7] 孙宝瑄.望山庐日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381.

[8] 颐安主人.沪江商业市景词//顾炳权 编.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97.

[9] 味莼园续记.申报,1889-7-16.

[10] 葛元熙.沪游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34.

[11] 王韬.淞隐漫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381-383.

[12] 黄式权.淞南梦影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5.

[13] 直上干霄.点石斋画报,1889(191).

[14] 安排马戏.申报,1882-6-14.

猜你喜欢

马戏年画马路
牛年画牛
马戏团来啦
年画
人来车往的马路
缸鱼年画之旅
弟弟看过马戏回来
过马路
过马路
中国马戏行业首个国标发布
这份爱穿越马路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