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花坞旅游纪念品设计视觉语言创新实践教学研究

2018-06-02薛伟明

关键词:桃花坞纪念品年画

薛伟明

红木雕刻挂饰

苏州的民间艺术形式非常丰富,在众多的传统民间艺术种类中,桃花坞木刻年画无疑是一个值得苏州人骄傲的文化符号,因其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在我国美术史、民俗史上留有重彩浓墨的篇章。历史上,桃花坞年画不仅广泛流传于江南一带及全国许多地方,而且还流传到日本、英国和德国,日本的“浮世绘”就受到它很大的影响,因而被誉为“东方古艺之花”。

作为优秀的地方民间艺术,桃花坞年画中的审美意识与整个民间社会文化背景长期保持着交融的关系,始终反映了民众的审美意向,其由物质形态的怡情自乐到审美形态的功利化,强调了人的精神需求,它崇尚实用和吉祥如意,追求美满的生活理想。由此看出,桃花坞年画的文化属性是人们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果不将这种民间艺术创造形态及精神还原到民众生活的动态结构中去,就必然会失去其文化意义及丰富多彩的生活内涵。桃花坞年画的视觉形式,集中反映了民众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审美情感,它是民众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在民间年画创造中的替代性满足。

在当今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民间文化价值的态势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桃花坞年画怎样“古为今用”?怎么使民间艺术以一种适宜的方式回归民间?这些问题需要思考。桃花坞年画是传统民间艺术中的重要类型,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教学资源和创意设计来源。通过分析桃花坞年画的视觉语言特点和文化意蕴来寻找其与旅游纪念品结合的创新设计途经和方式,实现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双赢,这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在此前提下,笔者认为唯有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构建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框架,才能对促进地方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旅游纪念品的创新设计、加强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产生积极作用。

因此,对桃花坞年画文化传承下的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研究,将会对进一步开发地方旅游资源大有裨益,从而实现“传承与产品开发并重”“研究与利用并举”的战略目标,把珍贵的文化遗产真正融入现代生活中,联结传统与时尚、设计与生活、创新与消费,有效促进“非遗”文化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

门神口罩

一、桃花坞年画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视觉语言创新的必要性

(一)桃花坞年画的视觉语言特色

桃花坞年画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是因为它具有一种优美的视觉传达形式:严密工整的独特风格,有着质朴浓郁的江南水乡气息。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视觉语言特色,它题材内容多样,生活情趣浓烈,突出表现了地方民俗民风的精神面貌,既体现了年画的拙朴,又有很高的艺术趣味。

(二)桃花坞年画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视觉语言创新的价值

造型语言是传达各种信息的符号,每一种产品的造型都以特有的形式符号向人们传递某种信息,使产品在流通中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方式。旅游纪念品的造型语言,不仅可以体现其地方文化的信息认知功能,使人在了解到文化特点的同时,唤起一种民众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发挥出旅游纪念品的纪念性意义。

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地方民间艺术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地区差异是其重要的魅力所在,充分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民间艺术资源的设计元素,运用现代的新材料、新工艺和人们新的消费观念,设计出创新产品,具有现实意义。“把过去传统生活方式所创造的衣食住行的东西重新创造再回到现代生活,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就是用于旅游,旅游活动的开发、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这是回到生活的一大途径”[1]。结合当前旅游业和苏州经济的关系来看,旅游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苏州市政府在2015年8月印发的《关于促进苏州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中强调要“高度重视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结合苏州元素,提升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引导旅游购物消费;整合‘非遗’传承、文创研发和历史街区生活资源,促进工艺品、生活用品和旅游纪念品的融合,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礼物’”(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发委〔2015〕31号)。

二、传统民间艺术在职业教育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作用

传统民艺的传承和创新,需要一个培养创新人才、实践能力的环境,需要合理和文化资源丰富的载体作为实施和发展的支撑。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教社科〔2014〕3号文件),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新理念,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最终要体现在教书育人上,也就是培养能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有素质、有技能的人才,从而有效地服务于相关产业需要。所以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应服务于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而与之关联的文化产业专业必定是与民俗地域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

(一)古为今用,激发传统民间艺术活力

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资源。苏州桃花坞年画中的审美情怀,本质上是一种民间“心意信仰民俗”,其核心内容是趋吉避祸,追求平安健康、生活美满,展现的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物质形式,内含有利于民众生活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因素。在桃花坞年画中,常借用寓意深刻,并且能与民众通感的符号来表达人们的深层的心理期望,因而审美与认识在此合二为一。民间年画就是这样一种日常生活审美的视觉形成,它们的图像和场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们的美虽然艳俗,但并不脱离生活,因为它本来就是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在今天,同样也能给忙碌的日常生活以美的提醒。而旅游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始终蕴含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魅力。纵观中外旅游发展史,虽然地域和文化特点不同,但在本质上都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追求不同的“文化享受”。2017年笔者及其团队成员成功申报了江苏省“古韵今风—苏州桃花坞年画延伸设计对提升旅游纪念品文化产业层次的教学研开发创新设计的突破”研究课题。之后课题组成员先后在苏州几个著名旅游景区做了50份关于以年画和民间艺术品为内容的旅游纪念品衍生设计的社会调查问卷,从反馈的信息了解到人们期待旅游纪念品应能充分体现当地民间艺术文化特征及精神内容,并且方便携带、价格合适、能与当前日常生活相结合。为此,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一系列的采访民间艺人和考察民间技艺的活动,首先来到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研究院听取桃花坞年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房志达老先生给学生讲解桃花坞年画的文化和历史,他特别指出传统年画要素的创新设计中不能缺乏一种民间艺术的“俗味”,要以传统桃花坞年画为元素做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这为学生确立正确的创新设计思路指明了方向。在调研期间还分别请教了苏州民俗博物馆民俗专家沈建东老师、苏州光福镇湖高级工艺美术师倪雪娟老师、苏州市工艺美术博物馆高级工艺美术师江小云老师和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印染工作室丁志平老师,他们都从各自技艺的角度提出建议,使我们广开思路,受益匪浅。在调研考察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思考传统民间艺术在当代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中关系的许多问题,激发出许多创意火花,愈发使我们感到这项课题研究的正确性和迫切性。

民艺布包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认为需要实现传统民艺与精神内容在当代旅游纪念品中的创造性发展,只有充分发挥高职教育资源优势,打破各学院之间的学科隔离框架,消除知识点不能连成一线的弊端,才能有效利用教学资源。这需要改变当今艺术设计专业多年不变的实践教学理念,拓宽教师和学生的文化视野,注重创意思想和社会应用的关联。结合民间艺术及与之相关的产业,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需要一系列的教学方案来实现。

(二)依托传统民艺,拓宽教学平台

苏州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虽然在2015年10月苏州荣获“最具文化创意旅游城市”的称号,但是我们的课题组成员通过社会调研发现,目前苏州的大部分旅游纪念品还是不能与所获得的荣誉相符,文化创意的含量在市场上的旅游纪念品中不能体现,都是一些印象中的传统产品,诸如苏扇、苏绣、桃花坞年画等,内容陈旧,形式和内容缺乏创意突破,产品没有与时俱进。由此,触发了课题组成员的一些创意构想:依托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园”资源,深入了解民俗文化,整合民俗文化资源,研究其精神特质与现代生活用品相融合的切入点,结合桃花坞年画图像的象征意义,大胆创新,结合新材料、新科技,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求得发展。这些思路只有在实际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创新中得以具体化、项目化,才能得到最终的实践成果来验证其可行性。

三、艺术设计专业“产学研”结合下的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基于地方传统文化下的实践教学创新探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结合研究课题,思考“产与学同发展互惠利”教学实践模式,认为只有根据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特点,整合各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把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和教学安排,才能取得成果目标的实现。

(一)立体的教学方式

在一开始的课题计划中,首先一改以往惯用的“纸上谈兵”式的运作模式,而是在预先设定的课题阶段性进程中,要求每个学生按照进度,根据自己的旅游纪念品创意构想,在课题组研讨会上陈述自己的构想,通过“头脑风景”式的讨论交流,与成员和指导老师进行不同意见的“交锋”,并以自己认为可行的设想,再深入进行单项内容的社会调研,在调研中重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通过调动学校及社会的教学资源,为课题研究所用。指导老师整合各位学生创意所要涉及的知识点,协调学生与所涉各学科及专业的联系,按照“沟通渠道畅通”“有想法大胆尝试”的指导方针,根据本课题的实际情况,认为适合把德国先进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引入研究之中加以实践,借鉴这种优秀的实践教学理念,指导老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把自己转变为主持人的角色,而让实践教学中的主体位置让位给学生,以学生主导为主,老师只是起到“组织、引导、协调工作”的作用。这一教学实践方法,明显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体现出本课题的实施符合《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宗旨。

书签

(二)多元化的实践形式

在多种教学方法下,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在具体设计内容的成果化制作中显示出活力。比如学生借助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手工印染实验室的教学资源,进行了一系列关于苏州传统技艺在“织、印、染、绣”新材料、新形式的综合应用,使苏州主要的传统工艺在旅游纪念品中集中体现。学生从理论知识的认识到亲自动手实践,每一种工艺、每道工序的实践过程,达到“心手”一致,理论与预计成果相近的实践教学目标。把桃花坞年画中的图形进行提炼再设计,结合当今人们的时尚生活用品,学生利用“手自一体”织布机亲手做成的布包与印染工艺结合,创作出一系列时尚布包;还与苏州红木雕刻厂合作,请资深技师解决桃花坞年画著名的“一团和气”图像与红木制成的汽车内吉祥物挂件结合的技术问题,创作出形式和内容相一致、有意义的旅游纪念产品。所举之例,因构思独到,意蕴丰富,突出了地方传统民间工艺的特征,因而产品使人耳目一新,得到旅游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课题组学生还通过项目中“调研、分析、交流、设计和实践”所经历的全过程,在项目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所取得的民俗知识和实践经验自我提升,扩展研究领域,分别创新设计了两个实用新型专利:一是桃花坞年画文化与苏州知名旅游食品“麻饼”相结合的新型包装设计;二是以桃花坞年画中著名的“门神”形象,取其意、造于型,结合旅游景点历史文化街区的门牌形式,创新设计出一种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多功能门牌,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并被成功受理。

总之,依托这种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学生能通过各个实践环节,实现了旅游纪念品“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

四、结语

通过本课题项目的研究实施,全体课题组成员达成共识:传统文化不一定都会“过时”,今天的传统就是过去的时尚,新的文化建立必然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来创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传统文化一直在我们身边”。(《人民日报》2016年8月8日)鉴于此精神,对于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借鉴应用,教学的方式和课程结构,都不能千篇一律,应该遵循专业特点和实践项目的内容来调整和确定施教方案,求“变”的结果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学以致用”。只有围绕专业能力培养这个主题精神来进行,以调动学生创新热情、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应用中得以充分展现为训练目的,只有在实践教学不断创新的主导思想下,才能有效实现“产学研”的良性互动。

[1] 潘鲁生.匠心独运.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205.

猜你喜欢

桃花坞纪念品年画
旅行纪念品的错觉
牛年画牛
当浮世绘遇上桃花坞
年画
缸鱼年画之旅
最大规模的蝙蝠侠纪念品收藏
桃花坞与梅花岭
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发展趋势
科比告别赛 纪念品热卖
寻梦桃花坞一晌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