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帕蒂古丽的散文创作风格特色研究

2018-06-02唐天卿

文化学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帕蒂维吾尔族散文

唐天卿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四川 成都 610213)

帕蒂古丽是一位优秀的散文作家,出生于1965年,其创作的文学作品曾多次获国内文学大奖。她创作的大梁坡故乡系列作品,内容新颖,情感激烈且隐秘,通过回忆童年时光、观察周围的人与自然,结合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对现实社会下的人生进行思索,细腻深重的表达隐秘情感,并对自我的坦诚进行痛悟式的修复。[1]帕蒂古丽跨越不同民族文化的障碍,开拓新的散文创作思维,与存在文化差异的读者达成共鸣,深受广大汉语读者的喜爱。

一、肆无忌惮的童年想象与现实生活画面的叠拼

帕蒂古丽在散文中真实而勇敢地把儿时玩过的懵懂、暧昧、接近于成年男女之间游戏的碎片和现实生活叠加在一起,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境界。帕蒂古丽在童年时对一些事物的看法与人物的想象充满了原始赤裸裸的意味。如《繁密的西红柿》写道“你一点都不怀疑,这些装满西红柿的坛子,像三姨的大肚子一样,总有一天会孵出脸蛋通红的娃娃来。”帕蒂古丽习惯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大人们的行为活动,总把大人的事情与自己接触的事情交织联想起来,想象出一幅幅奇妙的画面,那些儿时想象出的奇妙画面与如今的现实生活合并重叠,形成了帕蒂古丽独特的写作风格。[2]

帕蒂古丽写自己:“我抱住自己的身体时,感觉抱着父亲蜷曲的骨骼,我想事做事的架势很古怪,愤怒的时候是我爹,疑神疑鬼的时候是我妈,对我的孩子不得其解的时候,感觉那是来自父母血缘里面的东西。疲惫时,我时常感觉妈妈在我身体里呻吟,我不敢用她的嗓音说话,怕把自己吓着。我不是我自己的时候,反而更像我自己,像记忆中小时候的我自己,那时候多好啊,那时候,我也是一个有母亲的孩子。”帕蒂古丽把童年想象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叠拼童年想象和现实生活,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二、宗教与风俗的融合,描摹出浓郁的异域风情

帕蒂古丽用多民族文化融合及宗教与风俗习惯融合的独特视角来创作散文,字里行间都展现着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宗教文化。比如维吾尔族的姑娘,出生就要用乌斯玛生眉草的汁液涂抹双眉,用布满图案头巾包裹头发,用纱巾遮面,穿象征维吾尔族特色的裙子。同时,帕蒂古丽的散文也书写了回族教规,比如:禁吃驴肉、猪肉等食肉动物;不允许本族人与汉族人通婚,以及人们生活方面的诸多规定。

帕蒂古丽的散文书写了大自然的景和物,并对这些景、物倾注感情,赋予它们深情与灵性。古老的河堤是帕蒂古丽的精神家园,见证了帕蒂古丽的成长。红柳林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让她醒悟,二十年的背井离乡让她更加懂得维吾尔族“身份”的重要性,由此,帕蒂古丽在散文中表达了对红柳林顽强生命力的崇敬。

帕蒂古丽在散文中书写了对大黑驴的情感,并形象地把大黑驴比作父亲倾诉时最忠实的听众及与父亲最亲密的朋友。大黑驴在父亲身边久了,竟跟父亲养成一样的习性,如帕蒂古丽在《黑驴记》中所写:“黑驴大嘴一张,昂首挺胸,发出‘昂昂……昂’的叫声,向我示威,那神态和嗓门,竟然跟爹教训我时一模一样”。帕蒂古丽由此表达出了对大黑驴的感恩,感恩大黑驴如同朋友般陪伴着父亲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

此外,在帕蒂古丽的散文集里,物体也变成了爱恨情仇的表达者,如帕蒂古丽在《牛虱子·刀子》中所写:“那把刀的红光刺进了妈妈的眼睛,她的眼睛紧闭。刀光刺进了她的嗓子眼,她扯开嗓子尖叫,刀光刺进了她的脑子”。做针线活的机器也成了作者怀念父亲时的化身,帕蒂古丽对待老缝纫机就跟对待父亲似的充满依恋、敬重。帕蒂古丽在散文中还书写了由于被人类伤害、改造而失去自然属性的快乐的动物,同时也描写了动物的生命得不到人类尊重的现象。[3]帕蒂古丽通过对民族历史文化、世俗人情、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等独具地域特色的书写,给我们展示出了异域特质,传递了异样的气息。

三、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人物内心情感

帕蒂古丽的散文善于从生活中攫取细节,并自然过渡到对民族、对文化的思索,表达细腻的情感,如“我甚至能像在搅拌的油茶里用舌头分辨出炒熟的大米、小米的不同香味一样,区分出凯热依、那伊曼、乌瓦克这些不同哈萨克部落发音细微的差别”。散文中细腻、沉重地书写了作者自己的情感经历,懵懂少年时期的感情游戏,青年时期热烈且深情的诗句,中年时向才华横溢的男子表白时的表情和动作,以及帕蒂古丽人生中第一次被求婚时所听、所说的话语,都出现在帕蒂古丽的散文集中。帕蒂古丽对爱情的书写是深情的,深情到恋爱中的心理变化、肢体行为都一一呈现在散文中。[4]

帕蒂古丽在散文中运用细腻的手法书写了父亲最隐秘的内心世界及男人内心深埋的那份独特的情感,并用女人特有的细腻笔触描写了女儿淡漠亲情、怀疑人生的内心情感,并真实解读和剖析造成女儿这种情感的原因,如女儿受到离异家庭环境的影响,不适应新环境等。女人写女人愈发能准确描写出女人内心的真实情感,这一点在其对妹妹的情感书写中体现得最明显,通过书写妹妹最真实的内心想法来剖析妹妹的感情生活,从而揭示妹妹内心的彷徨与焦虑,试图通过爱最终达到理解并帮助妹妹找回失去的快乐。

除了自己的亲人外,帕蒂古丽的散文也写了周围人的隐秘情感。其根据周围人的行为习惯、爱好等推测出他们的内心想法,并尊重与理解他们不敢向外显露的内心情感。

四、真实而深刻地剖析社会和人生

帕蒂古丽在散文中深刻地剖析了人生,包括对自己、父亲、弟弟、妹妹的人生,甚至于邻居、周围人的人生。帕蒂古丽通过人生剖析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理解。她在散文中书写控制着男女双方结合的人世间许多人为的规定,自己的感情经历、恋爱过程及选择结婚对象都受到亲人、风俗习惯、宗教的制约。通过书写邻居家的家庭变故反映出邻居精神状态的萎靡及痛苦的人生转变,叹息人类在面对灾难时,沉沦于痛苦,最终丧失自我。

帕蒂古丽的散文主要通过剖析个人的人生经历来剖析社会人生,从而书写出透彻的人生感悟。通过描写亲姑姑在贫穷年代投奔到她家的经历及结局,感悟到年轻时人们不懂得珍惜的一些人生真谛,最终才发觉,未知的并不一定比当下的好。帕蒂古丽深情地记录了身边人的经历,感悟到刚开始发现它的美丽就要永远失去它,无缘的现实使人感到绝望。[5]

帕蒂古丽通过书写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揭示出民族之间有些难以跨越的隔阂与障碍,各民族只重视本民族的宗教教规,一旦触犯,族人会对其进行人身攻击,这种对其他民族的偏见,会影响各民族的团结和他们日常生活。只有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民族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

五、自我批判中探寻民族文化融合的途径

帕蒂古丽用大量篇幅来写自己的成长经历。家庭组合的差异和周围人的歧视给她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心理阴影。维族父亲与回族母亲给她的“混血”身份难以接受,想通过染黑头发、用汉族人用的沐浴露、洗发水、香水去除自己身上的羊圈味使自己变得跟汉族人一样,她对自己的民族归属迷茫,对于自己身份也感到困惑。她摒弃维吾尔族的生活模式,来到陌生的南方,可新疆和南方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又做不到完全的融合,她写道:“人的行为不得不落在一个个点上,比如文字、语言、饮食、交流方式……有时,在南方无法定位的尴尬身份,使我成了新疆生活的局外人和江南生活的观望者,矛盾、碰撞和分裂,让我在任何一种文化中,都显得格格不入。我只有不断地在两种文化间平衡自己”。在南方,她经常使自己变成江南生活的局外人,在任何一种文化里都做不到从容与淡定。[6]

帕蒂古丽经过长期思考、妥协、挣扎后,决定重新找回真实的自我,属于新疆维吾尔族女人的帕蒂古丽。于是,帕蒂古丽回到了生她养她的大梁坡故乡。帕蒂古丽用故乡的深情把残缺的精神填满。于是,她开始重新审视和接受自己“混血”的身份,以最大的勇气跨越两种文化的鸿沟,终于找到了维吾尔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之间的共同点,用智慧融合两种文化的差异,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找到了情感的释放点而保持自我。她将埋葬了几十年的维吾尔族身份与独特的人生经历及感悟通过散文一一呈现给大家,在坦诚与坚持中找到了最真实的自己。

六、结语

经过时光洗礼的帕蒂古丽,平静、从容地书写着青春岁月中那段最隐秘的故事以及由此而来的感悟。帕蒂古丽的散文叙述的不单单是大梁坡一个村庄,而是整个中华民族。她的散文是神秘的致幻剂,通过诚实近乎赤裸的文字书写着大胆狂野充满幻想的童年时光、融合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不显露的内心情感、宗教依恋敬畏式的自然动物物体、豁达痛悟式的自我修复以及详尽而深入的现实社会人生,站在民族文化融合的高度,打破了民族与地域的界限,抒写出人类独特的生命体验,使读者产生共鸣,勾起了心灵深处的回忆。

汉 万岁未央

[1]热米拉·斯力木.维吾尔作家汉语创作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4.

[2]白崇人,杨玉梅,石彦伟.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回顾与思考[J].民族文学,2015,(8):141-160.

[3]王冰.散文创作中的集体主义一体化[J].南方文坛,2015,(6):29-34.

[4]李林荣.从谦卑和宽广中显现力量——2014年散文创作态势综述[J].文艺评论,2015,(1):86-88.

[5]陆春莉.少数民族题材人物创作浅层化现象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6.

[6]于璞.新世纪西部少数民族报告文学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帕蒂维吾尔族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atty Potential1 有潜力的帕蒂
维吾尔族手艺人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在美国保护野鸭反遭指控
Ad36感染对维吾尔族肥胖患者progranulin表达的调节作用
寻找上帝的小女孩
一位维吾尔族老人的关爱情愫
他富起来之后……:记维吾尔族“老关工”克力木·依莫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