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定位,明确目标
——美术院校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
2018-06-02张征宇ZhangZhengyu
张征宇 Zhang Zhengyu
1贾盈盈设计基础:屋的解构·2学生作业2015级湖北美术学院艺术教育专业
2黄小苏艺术实践:云南行·2学生作业2013级湖北美术学院艺术教育专业
目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的教育呈现多元化模式,以现有高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校(包括美术院校、综合类大学)共同参与,培养和培训相衔接的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一、美术院校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过程
美术院校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美术学(美术教育)本科专业的基础上的。
自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以来,我国美术院校美术学(美术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基本上都是以绘画(油画、国画、版画、水彩)为主体的专业技法课程设置、以培养大、中、小学美术教师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以湖北美术学院为例:
(1)1977—1990年,在国家政策的规定下,美术学(美术教育)本科专业为师范性质的以绘画(国画、油画、水彩、版画)专业技法的学习为主体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学生由国家统一分配,以培养大、中、小学美术教师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2)1990年至今,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社会发展,美术院校美术学(美术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已由师范性质的国家统一分配面向大、中、小学美术教师方向改变为面向社会进行美术教育和面向大、中、小学美术教师方向,自主择业。这期间,湖北美术学院撤销了美术教育系,在美术学系设立了美术学(美术教育)本科专业,教学沿用了早期的以绘画(国画、油画、水彩、版画)专业技法的学习为主体,以培养中学美术教师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3)2010年,学院设立了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教学基本沿用了美术学(美术教育)本科专业以绘画(国画、油画、水彩、版画)为主体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所不同的是把其中一半的美术课程时间转为音乐课程的学习,形成了美术和音乐课程各占一半的教学模式,力图培养中小学美术兼音乐教师的多能人才。
2014年7月,湖北美术学院首届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学生顺利毕业。
二、美术院校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美术院校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毕业,暴露出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存在着专业定位模糊、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课程设置片面、教学重技法训练轻方法研究的问题。
1.专业定位模糊,与社会需求脱节
专业定位模糊。由于受美术学(美术教育)本科专业“绘画为主”“多能不专”课程设置的影响,艺术教育本科专业在四年的课程学习中,开设了国画、油画、水彩、版画课程,基本涵盖了绘画类主要课程,形成了绘画专业门门学,却样样不精通的课程设置,加上音乐课程的学习,造成了艺术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的发展方向模糊,学习缺乏目标,对未来的毕业就业缺乏信心的状况。
与社会需求脱节。目前,美术院校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把培养中小学美术兼音乐教师为目标,希望为社会培养出既能教美术、又能教音乐的多能型教师。然而,现实是:城镇学校不需要又教音乐又教美术的“多面”教师,需要只教音乐或只教美术的专业性强的教师;农村地区的学校才需要又教音乐又教美术的“多面”教师。但是,由于农村贫困地区的学校条件差,没人愿意去(湖北美术学院首届艺术教育本科专业毕业生近40人,没有一个学生选择到贫困山区学校任教),形成了艺术教育本科专业毕业生城镇学校进不去,农村贫困地区学校不愿去的尴尬局面。
3刘丹设计表现:室外学生作业2013级湖北美术学院艺术教育专业
2.课程设置片面、教学重技法训练轻方法研究
课程设置片面。美术院校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沿用着美术院校传统的以技法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采取以绘画为主体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论、美术史、民间美术和现代设计学的课程不仅学习时间短,而且不受重视。同时,又增加了音乐课程的学习。看似课程设置丰富,实则课程设置片面、狭窄,使学生们误以为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的学习就是绘画专业的技法学习和音乐欣赏课程的辅助,造成了学生们盲目与绘画专业相比较、拼功夫,越比越对未来的专业发展缺乏信心的状况。
教学重技法训练轻方法研究。国画、油画、水彩、版画和音乐欣赏,一门接一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短、课程多,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上,但又没有足够的教学时间进行训练,缺乏对学生进行美术理论的学习、专业技法的研究和美育素质的培养,没有抓住艺术教育本科专业应以艺术教育的方法研究、美育素质的培养为核心,明确艺术教育本科专业与绘画类专业以技法学习为中心的区别。受“多能不专”课程设置的影响,造成了艺术教育本科专业学生专业技法能力在美术院校基本处于末流状态。
3.毕业就业面临挑战
由于受美术学(美术教育)本科专业“绘画为主”“多能不专”课程设置的影响,加上音乐课程的学习,形成了艺术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既缺乏专业的发展方向,专业能力又相对薄弱的状况,形成了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毕业就业十分艰难的局面:
(1)仅仅3周的艺术设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根本无法具备独立进行艺术设计的能力,很难插足于社会需求量很大的设计市场。
(2)教师资格证的全面实行,没有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多能一专”的能力,学生到中小学从事美术教育面临着绘画专业、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激烈竞争,缺乏优势。
(3)缺乏系统的美术教育方法论、美术理论及欣赏的学习和研究,使学生失去了面向美术馆、博物馆发展的途径。
据统计,近年来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毕业面向基本都在各种高考美术培训班工作,到中小学从事美术教学和社会从事设计、美术教育工作的基本没有,完全偏离了美术学院创办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的主要方向。
三、美术院校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部于2013年9月制定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艺术教育是对全民实施艺术素质教育,通过美育活动提高大众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参照《指导方案》精神,改革美术院校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1.贯彻落实国家艺术教育课程指导方案精神。我们要创新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理念,贯彻落实国家艺术教育课程指导方案精神,改革当前美术院校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以绘画为主体辅助音乐欣赏的专业技法课程设置和以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优化艺术教育课程结构,把艺术教育承担着对社会实施艺术教育、通过美育活动提高大众审美和人文素养的使命有机地落实到课程设置和教学中。
2.明确专业定位。“一专多能”和“多能一专”应该是绘画、艺术设计专业和艺术教育专业的本质区别。美术院校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应该以“多能一专”为原则,注重方法论的研究和学习。
(1)在“多能”的基础上,强化专业的“一专”倾向,使学生明确专业的发展方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多能一专”的核心,是方法论的学习和掌握。由专业的表现技法学习改变为专业的发展过程、风格流派、代表人物的研究和学习,强化学习过程的成果展示。
(3)“课题式”的学习模式。把每一门专业课程的学习都作为一次专业的“发展过程、风格流派、代表人物”的研究和学习,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并以合理的表现形式进行表现。“课题式”的学习模式,强调过程的学习、方法的研究,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提高审美素质,掌握对社会实施美育活动的方法。
3.教学结构。改革美术院校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以绘画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把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划分为“二二制”的结构,即:“一、二年级的艺术通识教育、美术基础教育和音乐欣赏教育,三、四年级的美术表现或艺术设计的专业教育”。明确目标,协调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矛盾:
第一阶段(一、二年级),以“多能”为基础,开设绘画(绘画基础、美术表现)、美术理论(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术概论、美术鉴赏与批评)、教学法和美术教育实习、设计(设计基础)和工艺美术(中国民间美术、工艺基础)课程和音乐欣赏。这一阶段的教学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基本技能、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教育观、美育观,培养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二阶段(三、四年级),开设绘画(美术表现)或艺术设计(设计与制作)、艺术教育实习、毕业创作或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答辩等专业课程,以“多能一专”为原则,依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的兴趣,采取分专业班的形式,每班以美术表现(油画、水彩、版画)或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为专业的发展方向,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研究,扩展学生毕业就业创业的能力和范围。
4.教学模式。采取“课题式”的教学模式。以资料收集调研、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作业展示的形式,进行艺术教育的方法论学习和研究。
(1)作业。改变单一画面的作业形式,以图文结合、集体讨论的形式阐释问题的发现和解决的过程。
(2)教学。改变单纯的技法学习模式,通过对发展过程、风格流派、代表人物的研究,进行系统科学的方法、过程的学习和研究,凸显艺术教育专业的特色。
(3)展示。作业以展板的形式进行学习过程的成果展示。改变传统的单一画面的作业展示形式,图文结合,强调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过程,注重版面的形式美感、展示形式和制作效果。
5.注重艺术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的教学与研究美术院校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注重艺术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的教学与研究,突破传统的单一专业的学习,以美育为核心,在凸显多专业学科融合的基础上,开设电脑设计、摄影等课程,学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艺术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突破传统的艺术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运用电脑表现、摄影等新方法新形式进行艺术教育的学习和表现能力,强化学习成果的展示效果。
6.注重专业特色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合虽然美术院校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是建立在美术学(美术教育)本科专业的基础之上,但是(艺术教育)本科专业必须有别于美术学(美术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依据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兼顾美术音乐的专业特色,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以面向社会进行美育和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为主要方向,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当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建设在培养目标、运作机制、评价方式等方面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如何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规范教学模式,保证人才质量,这对美术院校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艺术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找准定位,明确目标,培养出为社会实施美育的兼备绘画、音乐和艺术设计能力的综合型专业化人才。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育部,2009.8
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育部,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