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8-06-01翁利群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培智学校语文味有效教学

翁利群

【摘要】生活化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智力残疾的特点,对听、说能力的训练进行加强,并将补偿缺陷、传授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对学生的学习体验进行激发,使得学生对语文的运用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最终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适应社会。

【关键词】培智学校 有效教学 生活化 语文味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053-02

2007年,在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培智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当中,明确指出生活语文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出发,将生活作为核心来对课程内容进行组织,使得学生能够获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使得学生的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都能够得到提高,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公民素质,为学生日后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笔者经验,就培智学校生活语文的有效教学展开一定的探讨。

一、生活语文教学有效性概述

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当中,生活语文是为了使得学生能够对于生活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掌握,将生活化需求作为核心,统一补偿缺陷以及传授知识,对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进行一定的培养。

自上世纪上半叶开始,就已经开始了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从含义的角度上来看,教学有效性与有效教学、教学效能等较为相似,都是指在一定教学理念的支配下,通过合理的教学途径,所达到的教学效果。

二、我國培智学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

1.培智学校课堂教学有效性整体较低

自从2009年颁布《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修订版之后,很多特殊学校都需要从聋校、盲校转型成为培智学校,这样的挑战需要学校大幅度调整教学管理、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其次,很多培智学校的教师都来自于普通学校,如何对两者之间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切换仍然还在不断的摸索,而两者之间的教材使用也不够统一。此外,近些年来,培智学校新招生有着越来越高的障碍程度,在对中、重度障碍学生进行班级授课的过程当中,特教老师也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实践调查发现,由于学生障碍程度提高,教师的授课难度、复杂化也在不断地加大,在教学内容、方法上对个别化教育难以施行,在对课堂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一些教师缺乏足够的策略,常常由于学生的行为问题、情绪障碍等使得正常教学难以得到有效的维持,学生更多的为机械学习,缺乏足够的课堂参与程度,自然也难以获得较高的学习效果。

2.不同学校之间教学有效性存在差异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落后地区通常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而发达地区则能够在养护的基础上尊重学生差异,实现个别化教育,从而对特殊儿童的潜能进行有效的发挥。但是,即便是同一城市的学校,其教学的有效性也同样会呈现出十分明显的有效性差距。在一些学校当中,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需要接受同样的教育,这同样也使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三、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学实践

(一)在教学中体现生活化

由于学生智力较为低下,难以理解运用我国的语言文字,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应围绕学生生活当中的内容,对教学的生活性、实用性进行强调。

1.教学处理要体现生活化

对于健全的学生来讲,其学习语文的平台就是文本,而从中度智障学生的角度来看,基本的、必备的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则是其对语文进行学习的重要平台。由于自身存在一定的认知障碍,在实际的学习过程当中,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以及对语文技能的培养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对教材进行处理的过程当中,更应该使得生活化能够得到有效的体现。

例如在《红灯,绿灯》一课进行讲授时,教师往往会问学生见过哪些红色、绿色的物体,而想要使得生活化能够得到体现,则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室当中对红色、绿色的物体进行寻找。教师在设计教学、处理教材的过程当中,应保证能够与学生的生活不断贴近,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在生活当中对语文进行学习。存在智力障碍的学生往往会受到较多的自身情绪影响,难以根据场合、对象对自身的情绪状态进行控制调节,对于自己较有兴趣的事物能够集中注意力,如果自己不感兴趣,则可能会出现排斥的心理,这样的情况使得学生在学习任务当中会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选用教学方法的过程当中,结合学生的生活需求,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接触到自己学习的内容。

2.情境展示重现生活化

所谓的情景展示,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对相应的教学情境进行设定,使得学生能够在情境当中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培智学校的情景展示应与学生生活接近,对学生日常生活场景进行还原。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能够看到很多教师虽然创设了教学情境,但并没有对生活化进行体现。

在《做客》这一课教学过程当中,某教师对做客的情景进行了设置,却在就餐演示时将水果放在了茶几上,虽然能够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但却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概念上的混淆,培智学校学生的行为比较刻板,这样的行为,会使得学生认为“吃水果”就是“就餐”,此外,吃水果与就餐的要求并不相同,这也会带给其他课程一定的障碍,而“怎样吃饭才文明”的教学难点也没有在教学情境当中得到落实。

从表现形式上来看,由于智障学生缺乏足够的理解能力,因此,如果当场演示达不到一定的效果,教师则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对情境进行重新设置,并在教师的导演下对视频进行拍摄,并在课堂教学当中播放视频资料,这样的方法也能够使得学生的兴趣得到有效地激发。

3.课后拓展体现生活化

在课堂教学当中,课后拓展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将生活化在课后拓展当中进行体现同样十分重要。

第一,知识巩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或者是回到家之后,将课堂当中学到的知识对父母、其他人员进行重新表达。在目前的教材当中,我们能够看到很多喜闻乐见的儿歌,因此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学会的儿歌唱给父母听。最好的学,就是让学生讲给别人听,引导智力障碍儿童将学到的知识与他人分享,不仅能够使得自己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同时也能够使得学生的智力得到有效地提高。

第二,能力的迁移。某诺贝尔获奖者曾经在采访时说道,幼儿园老师对自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该老师教会了自己很多良好的习惯。例如在《洗手》这一课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将“洗手五步法”传授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在任何地方洗手都遵守该法则,一旦掌握方法后,学生就能够在任何场合都采用“五步法”来洗手。在培智学校当中,很多学生的行为都较为刻板,而教师则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特点对其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有效地培养。

(二)在教学中凸显语文味

1.课堂教学的语文味

生活语文也是语文,因此,生活语文更应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以及人文性。虽然培智学校的学生智力较为低下,但同样也要求教师能够尽可能地使学生掌握与生活相关的语文基础技能。在很多教材当中我们都能够看到与学生心理特点相符合的儿歌,在引导学生对儿歌进行朗诵时,除了要教会学生会读之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将儿歌读出语文味。

第一,读对字音。智障学生常常难以发出语音、说话声音过大或过小、言语异常等情况,一些儿童在对儿歌进行读唱时经常出现声音过大、气息混乱的问题,教师应及时进行示范、纠正。

第二,读对节奏。大部分智障學生在读一篇儿歌时常常会出现顿读情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教师应进行示范、引领以及纠正,讲解不同符号之间的停顿时间。

第三,读出情感。智障学生的理解能力差,无法准确地理解内容和把握情感,在朗读时,平铺直叙,一个腔调,教师应通过自身的示范、讲解来引导学生对儿歌当中所隐含的情感进行表达。

2.教师示范的语文味

生活语文是对学生基本语文知识、技能的传授,是生活中常用的语文知识。因此,这些语文知识也应该是为生活而服务的,应具备实用、基础、简单等特点,但不能够因为生活语文的这种特点,就不重视教师的示范。

第一,教师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教师应有普通话标准、教态亲切、关怀学生等条件。多种形式的提问、表演、示范等则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内容,应利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各种基础能力,而不是对标准要求随意降低或提高。在对字形进行讲解的过程当中,要让不会写字的学生会写字,会写字的学生能写漂亮的字。而在讲解字音的过程当中,不仅应保证学生能够认字,还应该尽可能的追求学生能够有感情的阅读。

第二,丰富的课堂语言。培智班的课堂教学同样应该含有文学品位,使得学生对我国语言文字的美感能够充分的体会。例如,在对“马”、“牛”等字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对“千里马”、“老黄牛”等词语适时的介绍,使得语言内容得到有效地丰富。

第三,多样的教师激励评价。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评价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你真棒!”等激励方式之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多样化的评价。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进行激励,例如,在对“水果”进行讲解时,就可以将水果奖励给回答正确的学生,而在对“学习用品”进行讲解时,则可以将学习用品奖励给表现优秀的学生。在日常教学时,教师的奖品会给予学生很大的惊喜,这也能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

四、培智生活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当中的重要特点,学生能够想到的,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去想,自己去做,并努力为学生创建能够碰撞出智慧火花的机会。这样的互动,不仅能够使得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对于教学活动教师也应灵活调控,有效的生活语文教学课,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激发。从导入到结束,都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缩短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距离。教师还应对图片、实物、教材等进行充分的应用,利用情感体验的方法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发展。而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性,教师还应减少教学当中的知识性、学科型课程,使得学生能够掌握更加实用的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

总之,不同程度智力障碍的学生是培智学校的主要教育对象,有效教学应是培智教育当中主要的侧重方向。与此同时,在对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充分的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对生活语文的有效教学进行积极推进,并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耐心的指导,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在未来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因此,在生活语文教学当中,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并利用创设情境等方法,使得生活和语文之间的关联性能够得到有效地加强。

参考文献:

[1]常建文.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学策略[J].绥化学院学报.2015(04)

[2]邢淑朋.在康教结合中发展聋生语文核心素养[J].现代特殊教育.2017(15)

[3]邹梅玲.盲教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初探[J].才智.2017(25)

[4]陈一铭,邵伟.浅谈聋校语文教学策略的运用[J].绥化学院学报.2015(04)

[5]倪叶飞.活化课堂 放飞个性——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培智学校语文教学[J].现代特殊教育.2010(10)

猜你喜欢

培智学校语文味有效教学
浅谈培智学校低学段语言康复课程开发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培智学校中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思考
培智学校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