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生“择校”,难道也是一种时尚

2018-06-01崔广涛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择校热小学生差异

崔广涛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243-01

"擇校"是指学生对自己就学的学校或家长对自己子女就读学校的选择,其实质就是打破学区下的户口限制,放弃"就近入学"的原则,根据个人的意愿选择跨学区就读的另外一种入学方式。主要包括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公立学校与公立学校之间的选择。

每学期开学,农村的小学生们往往会向镇中心校涌,乡镇的小学生往往会向县城涌,县城的往往会向城市涌,还有很多家长干脆把不满十岁的孩子送到私立学校。最近几年这种趋势有逐年增多,愈演愈烈的现象。这就形成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各个班级人数逐年减少,有的班甚至只有几名学生,这样一来学生缺少更好的学习氛围,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大打折扣。

为什么在城市里才有的择校问题会蔓延到农村学校呢?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择校问题产生的原因。

首先,教育差异不仅体现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异上,而且也体现在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异上,同时还存在于同一学校,不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之间的差异上。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异很容易理解,因为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由此所带来的对于教育的认知水平不一致,从而导致了师资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同一地区学校与学校之间也存在差异,因为不同的学校在管理方式、管理风格以及教师选择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而管理方式和风格的不同也必然会带来教师文化、学校文化等的不同,因此教育质量就会存在着差异性,同时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地域文化也存在着差异性。

其次,从教育需求的角度来说,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渴求心理,既然教育质量出现了差异,那么对于相当数量的家长和学生自然就会对教育管理水平高、教育质量好的学校所向往。再加上现在经济水平的普遍提高,家长观念的更新也更愿意为孩子的教育进行投入,一旦某一学校成为他们心中的"品牌学校",那么趋之若鹜者就会越来越多,从而催生择校热现象;从攀比心理的角度来看,当某一群体中的部分家长出现了择校现象,那么这个群体中的其他的家长或因虚荣心理而盲从;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其实对于很多还未成年的孩子来说,他们对于学校选择基本上处于一个跟风的阶段,如自己最要好的同学选择了某一学校,那么他也会在想着有个陪伴的心理下和同伴选择同一个学校;当然还有一种利益驱使下利益驱动的可能性……这些因素的存在不仅加剧了择校热,而且在一定时期一定群体和一定场合下还固化了择校热。

最后,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引起教育领域的变革。择校正是市场机制介入教育领域后的产物。择校现象的出现,对义务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是教育市场,逐渐成熟的一个标志。但同时由于我国的择校,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比较混乱的局面。

因此农村小学生"择校",并不是一种"时尚",我们要客观地看待农村小学生的择校。其实家长在孩子的健康成长方面,是政府、学校和教师无法替代的。这句话意味着倘若孩子要健康成长的话。那么家长必须参与到教育中来,而择校正是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来的一种形势。

那么,作为农村的学校该如何面对,农村的家长该如何选择,农村的学生该如何对待择校问题呢?

第一,要呼吁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教育主管部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农村基础薄弱学校建设, 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上的差距, 是依法维护我国义务教育全民性、公平性原则的根本保证, 也是缓解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矛盾的治本之策。

第二、学校要自查自纠,外树形象,内抓质量,改变办学思路,规范办学行为,集中精力抓课改,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从源头上减少学生流失。

第三、家长们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要盲目地对子女期望值太高,要根据现有的情况客观地看待现有的教学现状和学生的自身情况,以就近入学为主合理规划学生的学习生活。

猜你喜欢

择校热小学生差异
相似与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择校热”能否真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