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如何让识字教学“动”起来

2018-06-01沈庆英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一年级

沈庆英

【关键词】一年级 动态教学 快乐识字

小学语文第一冊要求认识常用汉字400个,这么大的识字量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无疑是繁重的。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学生被动、机械识字,势必会造成他们的厌学情绪。在起步阶段让识字教学“活起来”“动起来”,显得尤为重要。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要把课本中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由“静”变“动”,调动学生的眼耳口鼻心脑感官刺激,让一个个方块字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烙印,才能在方法中锤炼能力,铺架起一年级识字的良好轨道。

一、画一画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可以把生字与相关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推动知识的掌握。

如教学“山”“田”“土”“石”“苗”等这类象形字时,引导学生描画出该物体的样子,由物形而识记字形;教学《在家里》《菜园里》等归类识字时,让学生描画出各种家用电器、蔬菜的外形,由形体而识记字体的形旁声旁。同时画笔的色彩刺激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勾勒出缤纷的天地。

二、动一动

小学生的记忆是形象而短暂的。一些动感很强的字词,可以让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用动作加强记忆。

如识字4《操场上》,词语有两组,第一组中的“打、拔、拍”三字都与“手”有关,引导学生识记“提手旁”,并动手做一做打球、拔河、拍皮球等动作,同时指导观察手势与各字右半部分的关联。第二组中的“跳、跑、踢”三字都与脚有联系,要让学生识记“足字旁”时,动脚跳起来、跑起来、踢几下,学生通过动作感受到了“跳”是双脚挑起、“跑”是一腿后甩、“踢”是脚向前发力。做动作使得学生兴致昂扬,有效加强了识字力度。

三、做一做

制作生字卡片,是一举多得的活动。学完了一课的生字,可以布置学生课后做出卡片,卡片上一面写生字,另一面写音节。卡片做好后,可以和家长做抽卡认读、扩词游戏,课堂上也可以和同学老师做找字比赛、拼词游戏。学生在做卡的过程中,不但巩固了字音字形,也为识记活动备好了道具,更为自己的识字宝库增加了数量。

四、比一比

一年级形声字占得比重较大。我常把形近的形声字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比较“字宝宝”的“衣服”有什么不同之处,从形旁和声旁来辨识形近字。如他(表示男子)、地(土多的地方),梅(开花的树木)、海(水特别多),灯(带有火光)、打(用手来动作),等等。利用这种比较方法,很好的帮助学生区别了形近字,可避免写字中出现形近字混淆不清的现象。

五、编一编

在教学中让学生把所学的生字与生活事物联系起来,调动生活感受,搭建知识结构,从而达到识字、解意目的。

教学《四季》中“春夏秋冬”四个字时,可以根据每个季节的特点阐释字义,也根据部件赋笔画以含义,来增深会意识记效果。如“春”字,有的学生解说成“三人一日去郊游”,“夏”则像“坐在百叶窗下乘凉”,“秋”解说成了“秋天到,禾苗干燥欲着火”,“冬”则为“雪地上留下脚印两串”。如此顺口溜式的解法,既突出了字形,又显现了字义,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猜一猜

简短的谜语是学生喜欢的识字形式。把一个生字变成谜语让学生来猜,显得趣味横生,学生们参与积极性很高。谜语的形式多样,有的是字形的拆分,如:我的鸟(鹅),三棵树(森);有的是对反义词,如远(近),多(少);有的是字形的会意,如:一块豆腐,切成四块,放在锅里,盖上锅盖(画),头尖肚子方,尾巴横后方(鱼)。这些顺口编来的谜语,在课堂上像调味品一样,调制了浓浓的识字氛围。

七、变一变

很多汉字笔画相近,容易造成学生认知上的错误。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让学生来加强识记。加一笔变成新字,如日(白)、木(禾)、目(自)等;减一笔变成新字,如鸟(乌)、去(云)、用(月);改变一笔变成新字,如:田(电)、开(升)、手(毛)等,这些变魔术式的迁移活动,使课堂充满了神秘和活跃气氛,有效培养了学生对汉字的再造想象能力。

八、赛一赛

运用大语文观把识字活动放在学生的社会生活中,实行开放式学习。如给家用品贴标签,逛街时认读店名招牌,进超市辨认商品名称,读书看电视学认字,查字典认字,通过种种渠道打开学生认字的广阔的天地,利用“识字大王”专栏设立比赛的平台,展示学生课外认字的成果。

识字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积极探究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让识字教学变成富有魅力的万花筒,师生一起玩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灵活识字,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猜你喜欢

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新生广播体操有效教学法
幽默、缓慢、有趣
原创校园纪实节目《一年级·大学季》特色分析及发展趋势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