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2018-06-01韩洪河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问题小学语文

韩洪河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问题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性环节,是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基础能力的主要途径,这个环节有利于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提高欣赏能力、锻炼发散性思维,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兴趣,获得自己的阅读最佳体验,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阅读的教学就突出了其的重要地位,小学语文教师应针对阅读的特殊地位,重视阅读教育这块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科学合理的组合优化阅读教学,以科学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语文水平。

一、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阅读是人类进行信息处理、进行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培养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和获得心灵放松的一种重要途径。是帮助我们学生树立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辅助。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使学生充分掌握阅读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其中虽然小学教育是以识字为基础的,但是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形成自己的一套视角。丰富的阅读可以为以后写作提供充分的材料和知识基础,更好形成价值观。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重理论轻实践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总是重分析轻朗读,多用理论进行短文进行肢解分析,从字词句段篇,从内容到形式,从整体到部分都进行了破碎的分析,这种理性、冰冷的分析造成了读书乐趣、读书诗意的缺失。例如,前段时间有一个视频在网上疯狂转发,视频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个二年级的学生正在声情并茂的对二年级下册的课文《刘胡兰》进行朗读“敌人把刘胡兰拉到庙门口的广场上,当着她和乡亲们的面,铡死了被捕的六个民兵。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不说,也铡死你!”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的不是共产党员!”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跟前。刘胡兰光荣地牺牲了。那年她才十五岁。

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这位小朋友超级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读到动情部分“刘胡兰光荣的牺牲了,那年她才十五岁”,小朋友不禁嚎啕大哭,正是进行这种有感情的朗读,学生才能感受到文章中的情感,学生才能接受到文章中这种为祖国大业无畏牺牲的爱国之情,精神才能得到升华。

(二)教师作用发挥不到位

如何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呢?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自己应该要努力学习自身的阅读教学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灵活应变的能力,积极变换角色,从学生角度思考,学生能接受怎样的阅读教学。避免以下情况的出现。

三、阅读课存在的问题

1.课堂上好多学生没在听,老师自己一个人唱独角戏。

2.很多文章内容需要学生进行自行阅读便可理解,但是老师还是“喋喋不休”一直灌输自己的想法或者是灌输标准答案里的想法。

3.文章的理解性阅读中出现新异议和提出新的想法,老师就以阅读理解标准答案是这样给予解答。

四、课后存在的问题

1.作业布置缺乏针对性,阅读训练跟不上课程内容的进度

2.作业批改只在乎阅读理解训练中的“对错”,关注和标准答案的差别,而不关注出现这种差别出现的根源,也不关注有差别想法的学生的后续辅导、讲解、释疑。

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热衷于教,而不是边收集自己教的怎么样的信息,是否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是否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提高了。教师进行有效的反思,提升教师自己的教授能力,发挥语文教师在阅读方面对学生的培养引导作用。打造高效精品阅读课堂,促进学生综合语文水平稳健发展。

五、进行科学、合理阅读教育的方法

1.正视阅读,明确阅读的目的

“文章为时(事)而著”,语文阅读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要让学生明白通过阅读来理解运用语言、实现语言的积累。发展“语文阅读+”,语文可以和什么结合呢?例如,语文可以和音乐结合,可以和画画结合,在阅读训练中教师可以灵活应变,实现各种结合。另外,儿童的好奇之心往往对未知的、神秘的内容特别感兴趣。往往老师把文章进行破碎和肢解,学生会觉得没有意思,所以教师需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空间,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发挥学生在读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明白文章为时、为事而著。

2.找准教师自身定位,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

教师好好学习,学生才能天天向上。只有老师的方向对了,学生才能前进,才能一路走到罗马。教师作为课堂的两大主体之一,首先需要明确自己在教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即使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仍然是语文课堂上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就需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进一步对阅读产生兴趣和热情。引导方法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与孩子们一起读文章。每天课堂前花5分钟对读一小段绘本、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流行图书和漫画等等阅读材料。甚至是课本上的课文进行朗读,当自己带领孩子们真正走进阅读的海洋,发现原来是自己更能体会到学生的感受、更能体会到这些文章的精彩之处。和孩子讨论阅读这件事,包括如何建立阅读习惯、生字词表、一起阅读他们的课文,讨论、讨论、更多的讨论。这种方法让教师自己对文章拥有更通透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搭建正真的对话平台

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安静的阅读文章”,不要文章没有读完就让学生和同学“交头接耳”和“举手提问”老师,这种的“小动作”并不是课堂交流,只有学生安静阅读,才可以准确体会文章的韵味,把握文章的感情,教师不应该动不动就让学生讨论和提问。搭建真正的交流平台,就可以有很多想法,比如搭建班级读书俱乐部:建立阅读俱乐部,让学生成为其中最重要的成员,老师也只是里面的一员,定期举办。班级读书俱乐部定期分享大家的阅读感受、交流阅读方法、分享喜爱的书籍,组织有趣的线下活动,时间久了学生会发现原来俱乐部这么好玩,阅读原来这么有意思,因此阅读俱乐部的活动应该越多越好。

六、结语

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抓住“读”这个关键切入点,古语有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才是把握体会文章的关键。学生要想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快速理解文章的能力,阅读便是扣响这扇大门的“咒语”,只有对文章进行全方位的把握,对文章感情进行理解,大力培养学生的理解阅读能力,使学生对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升华。教有千法、万法,无定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更应该适应实际情况,“说十遍不如做一遍”。总结一线经验,树立创新理念,研究出适合学生学习的阅读方法,并且分析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综合语文水平的稳步提升,保证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庸明.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对话策略[J].小学时代,2016,(2):1.

[2]支军.关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析[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22):63.

[3]蔣甜.论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学习,2012,(05):6-7.

[4]袁向辉.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2014,(07):28-29.

[5]黄之海.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指导[J].科教文汇,2010,(01).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问题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