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热水泡苹果冒“血珠”是咋回事?

2018-06-01阮光锋

饮食科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花青素染色色素

文 / 阮光锋

苹果是很多人都喜欢的一种水果,它味道好吃,还非常耐储存。今天微信被一条关于苹果的“新闻”刷屏了。新闻中说是浙江一位姑娘,用热水烫苹果,结果苹果渗出了“血珠”。很多朋友也来问,这个是怎么回事?难道是被无良的商家染了色?或者打过蜡?还能放心吃苹果吗?

笔者抱着求证的心态,在网上搜索了一番。结果发现,这个网友发的事情还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早在2014年,网上就有过类似的网友求助,不过当时发生的地点在温州,主角是红富士。2014年的新闻从两个描述的情况,再从网友提供的图片来看,我推测,这个苹果被染色的可能性很小,之所以会冒“血珠”主要是因为热烫使表皮的细胞受损破裂,细胞内的物质跑出来了,这其中就有红色的花青素。

渗出红色“血珠” ,关键是热烫

从网贴发布的图片来看,推测这个苹果之所以会渗出“血珠”,主要还是因为热烫的作用。在用热水烫苹果的时候,高温会使表皮的细胞受损,细胞发生破裂,细胞中的液体就会溶出来。细胞里面有什么呢?主要是细胞液,细胞液里有糖分、色素和大量的水分。所以,溶出来后就是一滴滴的液体形状,像是“血珠”。

为什么液滴是红色的呢?主要是因为细胞液中有色素。红苹果之所以是红色,主要是因为它含有天然的多酚类色素,其中尤以花青素最多。所以,我们看到的液滴是红色的。一般情况下,颜色较红的苹果,花青素含量较高,析出的“血滴”也更红。

实际上,我国很多地方的网友都有过类似的“意外发现”和质疑。不过,这种情况通常在南方发生得少,因为南方气温高,很少人会用热水洗苹果,但在北方,因为天气寒冷,很多人会用热水将苹果烫一下再吃,就更容易碰到这种渗出“血珠”的情况。

是打蜡吗?几乎不可能

网贴中说,这个血滴摸起来黏黏的,所以担心是打蜡。其实,这个跟蜡没有什么关系,黏黏的手感主要是因为其中的糖分。而且,如果打蜡,这个蜡一般是脂溶性的,它碰到高温会直接从苹果表面融化,就会流下来漂浮在水面上,像油脂一样,而不是这样一滴滴的附在苹果上。

需要提醒的是,即使真的给苹果打蜡,一般也不用担心。实际上,在苹果生产、运输过程中,打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也并不是违法行为。国际上很多国家,包括我国,都是允许在水果表面做打蜡保鲜处理的。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可以将吗啉脂肪酸盐(又名果蜡)、巴西棕榈蜡等作为被膜剂用于新鲜水果表面,也就是俗称的打蜡。只要合理使用,打蜡都是安全的。其实打蜡是水果的一种保鲜方式,打过蜡的水果看起来更亮。

是染色吗?可能性很低

很多人担心是染色了的,其实,从图片来看,这种可能性很低。仔细看图片,我们可以看出,苹果上的“血珠”是一滴滴分散渗出的,仿佛一颗颗分散的小星星。但是,如果是染色的,为了让色素分散均匀,就肯定要在苹果的整个表面都涂上一层色素。如果能够烫出来色素,那么整个水果表面都应该可烫出色素,而不是如图中那样一滴滴,从苹果表皮的气孔里分散出来。所以,这个苹果被染色的可能性非常低。

另外,我们知道,红苹果中本身的红色主要来自花青素,而花青素是一种非常脆弱的色素,很不稳定,非常容易因环境而变色。而如果要给苹果染色,就必须得用一种比较稳定的色素,不然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变色可就麻烦了。

所以,如果你担心是染色的,可以把这个色素收集下来,加点醋或者泡打粉看一看,很容易区分。因为花青素遇到酸性会变红,遇到碱性会变蓝。如果你加醋或者加泡打粉后发生变色反应了,就说明它就是花青素,并不是染色。另外,如果是人工染色过,不用进水,用手摸估计手也会变红,也很容易区分。

结论:

总的来说,红苹果用热水烫会渗出“血珠”是正常现象,染色的可能性极低,大家并不用太担心。建议大家如果不放心,平时买苹果的时候尽量去正规的市场、超市购买,吃的时候也不妨削皮吃吧。另外,有些人可能纠结削皮会不会太损失营养。其实,一个苹果也就那么一点皮,削掉也不会有很大影响。

猜你喜欢

花青素染色色素
食用色素安全吗
炫彩熔岩灯
褪色的芬达
不同处理对刺葡萄愈伤组织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G)=8且不含有三角形,4—圈的平面图的完备染色
花青素在饲料上的应用探析
类比法在图染色中的应用
健康Q&A 花青素Q&A
两类图的b—染色数和研究
哇,变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