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红色基因提振海派文化的精气神

2018-05-31于洪生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8年5期
关键词:红色基因传承

于洪生

[摘 要]更好地把上海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事关上海全球卓越城市建设及未来发展。要把传承红色基因转化为激发上海城市活力的强大能量,在梳理上海红色资源的过程中提升海派文化的高度,使弘扬红色文化与建立全球卓越城市的工作有效对接,把传承红色基因与党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红色基因提振海派文化的精气神。

[关键词]红色基因;海派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8)05-0008-03

上海,之所以以海纳百川而闻名,不仅仅因为它善于吸纳来自全球各地的最新风尚,而且还因为它是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的诞生地。红色,呈现着我们党与生俱来的独特气质,党的旗帜是红色的,党领导下的军队称为红军,每一个党员都有“一颗赤诚的红心”。红色代表着权威,代表着勇气,每当我们看到鲜红的党旗,无不热血沸腾。党的十九大刚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便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们一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的历史,他强调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作为党的诞生地,上海天生具有红色基因。习近平提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基因一度成为习近平经常使用的话语。基因(Gene),原本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它支撑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孕育、种族、血型、生长、死亡过程的全部信息。基因用于人类问题的相关研究中,就有了多重属性。比如,生物基因标示着人的自然属性,文化基因则显示出人的社会文化属性。人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生物基因有关,而文化基因则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属性,对人类族群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体现出中西合璧的城市文化特征,表现出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和多元性的基本特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更好把上海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事关上海全球卓越城市建设及未来发展。

一、把传承红色基因转化为激发

上海城市活力的强大能量

上海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拥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这里最早对外开放,有比较成熟的商业文化,它融汇了吴越文化等中国其他地域传统文化的精华,吸纳消化了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因素,创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海派文化。正是这种海纳百川、善于扬弃、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上海文化特色,使之成为最具吸引力的现代城市,这也是上海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重要原因。其实,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在上海诞生,党诞生后对上海的发展产生着哪些影响?这并非是一个已经解答了的话题,也并非是上海人都很清楚的问题。也许大家都知道上海是党的诞生地,但是否清醒地认识到,党的红色基因给上海带来了哪些重要的影响呢?

上海确实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那么这些资源之间的关系怎样,传承运用的情况又如何?需要在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细细加以思量。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就是说在各种文化成分中,革命文化和红色基因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在上海文化历史发展中,优良的红色基因应该成为提升海派文化高度和厚度的重要因素,它要为海派文化保持强大竞争力提供不竭的动力,提振海派文化的精气神。

从当前的状况来看,上海对于红色资源的运用和红色基因的传承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可做。上海固然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在红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方面,相比于其他一些省市,似乎要逊色不少。资源的丰富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一些最重要的资源,特别是红色基因的传承,上海理应起到更大的作用,并使之成为保持上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比如,红船精神得到了浙江的高度重视,已经成为嘉兴市的一张文化名片。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对于红色资源的重视度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湖南、湖北、广西、贵州、重庆、四川、河北、山东、江苏等地,在红色资源的传承和运用方面都有值得借鉴的做法。其实,上海的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并不仅仅有一大会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还有很多可以进一步开发利用的红色资源。

二、在梳理上海红色资源的过程中

提升海派文化的高度

上海为什么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亟待深化研究的课题。研究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建立之后,上海一直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原因,红色基因是重要维度。上海不仅仅有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和中共四大会址,这些之外的红色资源还有很多。从1921年7月我们党成立到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迁往江西革命根据地,这12年间,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一直都设在上海(除短暂外迁广州等地外),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都在上海工作过,实际上这里是我们党早期的指挥总部。据统计,上海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遗址遗迹共有400多处,中共中央早期在上海的各类机关旧址,有确切地点可以认定的就有30多处。比如,早期中共中央局和政治局机关办公联络点旧址、党中央所属各部委办公地旧址(如中央特科、组织部、宣传部、秘书处等),还有党中央附属的工作机构办公旧址,如印刷所、秘密电台、编辑部等。

丰富的红色资源,锻造了上海“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色基因,从中也能领略到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特质。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长河中,上海创造出很多个“第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黨代会,通过党的第一个纲领,宣布了党的成立;创办第一份党刊——《共产党》,传播党的主张;发表第一份政治宣言——《中国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党章》是党的历史上的第一个正式文本,第一次明确把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建立了青年团第一个临时中央局,成立第一个青年干部培训学校,创办第一份团的机关刊物;成立第一个工会组织,出版第一份工人刊物,创办第一所工人学校以及第一所妇女学校——平民女校,成为工人运动的发源地;创办了第一家出版社——人民出版社,成为党的重要文化阵地;第一次提出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提出构建民主共和国的蓝图,第一次提出党的统一战线——民主联合战线思想,等等。这么多的“第一”,无疑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从孕育到诞生、发展、壮大的历程。毛泽东曾把上海称作“近代中国的光明的摇篮”,说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大本营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长时期间它是中国革命运动的指导中心”。

对于红色文化资源,我们既要注重这些有形遗产的保护,更要注重红色文化精神的传承,深挖其精髓要義、揭示其时代价值,只有这样,红色基因才会释放出更大的能量,发挥出红色文化应有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上海应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所承载的政治、教育、文化等多重内涵,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专题研讨阐释,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释放红色文化资源的“乘法效应”,让红色基因融入到上海的血脉中,打造红色文化的精神殿堂,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使之成为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途径。

三、使弘扬红色文化与建立全球卓越

城市的工作有效对接

党的一大会址,是一座典型的石库门建筑,兼具红色文化、传统江南文化的特征,也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所在。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把传统江南文化、红色文化融汇到海派文化的激流之中,答案只能在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伟大实践中。从历史上看,海派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毕竟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近代开埠之后,上海较早与西方文化接触,凭借中外各种资本、资源汇集,再加上科技、人力的集聚,较快建立起独特的经济社会文化体系。人们通常所说的海派文化,正是伴随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它在原先江南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吸收和融合了西方文化,并在融合过程中进行了文化再造,成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派文化特质。

红色文化之所以能得以在上海萌芽、发展和传播,也正是基于海派文化的这种特质,基于上海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20世纪初的上海,有着鲜明的殖民地特点,率先与外国人打交道的一批人,切身感受东西方的差距,在外来势力的压迫之下,如果国家不独立,中国人根本挺不起腰来,也不可能有幸福生活。而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必须要使人民联合起来,中国共产党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毛泽东曾将红色文化称为“中国人民学会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文化”。他深刻认识到:“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变被动挨打为主动革命,红色基因在上海找到了合适的土壤,从此便一发不可收,逐渐在中国生根开花、枝繁叶茂。

红色文化凝结着我们党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呈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鲜亮底色,建设全球卓越城市必须把红色基因的传承作为一个重要抓手。今天国家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表面是经济竞争,背后则是文化竞争,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竞争。上海要借助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充分彰显红色文化诞生地的功能,要立足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新型城市化进程中有所担当,率先建立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全球卓越城市。进入新时代,文化竞争力的作用日益凸现,文化是保持城市吸引力的标志,只有提升城市的文化功能和精神品质,才能使它真正称得上“全球卓越”。要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四、把传承红色基因与党建

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弘扬红色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海派文化的自身建设之中,不能只体现在一批有上海特点的文化作品中,还应将其融入到上海人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真正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红色文化不仅具有重大政治价值、教育价值,而且具有现实经济社会价值。上海要结合时代特点,积极推动红色文化与海派文化融合发展,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为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出更大贡献。

近年来,上海在探索一条符合特大城市发展特点新路子的过程中,“党建引领城市社会发展”的特点呈现出来,这座有着红色基因的大都市,党的建设基础不断夯实,并成为引领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劲动能。上海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引领各项事业前进的核心力量,党建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城市治理的现代化需要精细化,上海城市基层党建催生了区域化党建格局,从而为城市治理破局提供了思路和实践基础。在党建引领城市治理创新的过程中,要始终强化党的意识,强化党的领导,把基层党的建设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城市治理不是简单的维护社会秩序,需要把资源配置下沉,加强条块融合,释放城市活力,而这一切,都需要把党的领导植根于基层,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市民依法管理基层事务,实现党领导基层治理,围绕城市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动员广大市民参与治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城市发展中需破解的难题还很多,比如,如何整合资源、增强治理能力。这两年,上海以强化街道党工委职能作用为突破口,将管理和服务力量向街道社区倾斜,在提高“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效能的同时,构建了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共治新格局,并不断推进自治、共治、德治、法治的有机融合。立足于党的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将“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作为重要方向,以精准高效服务群众为着力点,以党建联建为基本方法,以价值引领、人才引领、专业引领和项目引领为主要内容,推动形成适应多元社会、推动资源整合的城市治理新格局。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这根“红线”表现在许多方面:一是坚持党建“红线”是城市治理的底线,保证创新工作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二是坚持由党建体系为城市治理提供发展的基准和框架,党组织体系成为基层治理的支撑结构和内在骨架,做到使党建“红线”成为城市治理的资源供给线,保障广大市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上海正按照“当好新时代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总要求,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可持续发展,不断彰显功能优势,打造品牌优势,逐步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确保“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干到底”,向着卓越的全球城市努力奋进。

作者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晏蔚青

猜你喜欢

红色基因传承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激活红色基因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的生命力
“红色基因”孕育好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