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留守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研究调查
2018-05-31杨兰于格赵炎金秀苹杨涵谢楠
杨兰 于格 赵炎 金秀苹 杨涵 谢楠
摘 要:本研究对贵州部分留守幼儿和非留守幼儿的家长或监护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问卷,了解贵州留守幼儿社会交往现状。研究发现:(1)留守幼儿和非留守幼儿在社交主动性、语言非语言能力、社交障碍、亲社会行为等方面没有顯著差异;(2)留守幼儿中,不同性别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班级方面,小班幼儿的社会障碍得分低于中班幼儿和大班幼儿;独生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得分高于非独生幼儿。
关键词:留守幼儿;同伴交往;心理发展
一、引言
近年来,屡屡听到留守儿童做出的一些难以想象的行为,导致悲剧产生。这些悲剧的发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因此许多学者就留守幼儿心理以及行为等话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其中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发展得到了较多关注。研究表明,良好的同伴交往能力够促进幼儿社会认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1]。儿童社会交往行为表现具有不同特点,通常被划为受欢迎型、一般型、被拒绝型和被忽视型四种。每一种社会交往类型都与特定的社会行为相联系,在外表、行为、能力、性格、情绪情感、交往技能等方面都各有特点。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本次研究采用了《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监护人评定问卷》[2],包括社交主动性、语言和非语言、社交障碍、亲社会行为四个维度。
2.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贵州省城镇及农村幼儿园的幼儿监护人及幼儿家长发放问卷。发放的问卷共有100份,收回的有78份,有效的问卷为72份,有效回收率72%。其中,留守儿童有42人,非留守儿童有30人。
三、结果与分析
1.留守、非留守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对比。
以留守、非留守为自变量,以幼儿的社交主动性、语言非语言能力、社交障碍和亲社会行为为因变量,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
由表可知,留守幼儿的社交主动性、亲社会行为得分略低于非留守幼儿,社交障碍得分略高于非留守幼儿。但可能由于施测人数较少,并未达到统计检验的显著水平。
2.留守幼儿心理发展能力的差异分析。以社交主动性、语言非语言能力、社交障碍、亲社会行为等为因变量,以性别、班级、是否独生子女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由表可知,留守幼儿在性别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班级的留守幼儿在社交障碍上存在显著差异,经过事后检验(LSD),发现中班幼儿和大班幼儿的社会障碍得分高于小班幼儿。独生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得分高于非独生幼儿,差异接近显著水平(p=0.054)。
四、讨论与分析
研究结果中,不难看出非留守幼儿的社交主动性、亲社会行为得分略高于留守幼儿,社交障碍得分略低于留守幼儿,这与孙锐丽[2],宋丽博[3]得出的留守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不及非留守幼儿相同。该研究中留守幼儿在不同性别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李恒[4]的研究中“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不存在留守与非留守的显著差异”这一观点相吻合。结合访谈了解到,留守的男孩和女孩在亲社会行为,语言与非语言能力,社交障碍都没有明显的差异,只有个别家庭状况比较特殊的幼儿有轻微的显现,但这在非留守幼儿家庭中也有存在这种现象。与孙锐丽[2]在同伴交往能力的总分上女孩高于男孩和宋丽博[3]的“留守经历对女孩的社会化影响更大”存在差异,出现这样的差异原因可能有:一是施测数据相对较少得出的结论没有显现出明显差异,二是调查维度不同导致结果出现差异。
小班幼儿的社会障碍得分低于中班幼儿和大班幼儿,这与孙锐丽[2]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强的研究结果相同。潘月娟[5]有提到:4-6岁幼儿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和控制情绪情感的能力逐渐增强。也就是说随着幼儿年龄的不断增长,幼儿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语言能力进一步提升,亲社会行为逐渐增强。曹安[6]则更准确的描述了小班向中班过渡时期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发展较快,但中班到大班呈现缓慢增长趋势。虽说各学者的描述不一样,但都明确表述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亲社会行为逐渐增强。
独生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得分高于非独生幼儿。有研究者发现:儿童拥有那种类型的兄弟姐妹对其心理理论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有与之相对立的研究者却发现,儿童拥有什么类型的兄弟姐妹与其心理理论的发展之间没有关系[7]。在这些研究中,笔者们都各执一词,所以就独生与非独生留守幼儿的心理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做出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丹丹.中大班幼儿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与同伴交往能力关系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
[2] 孙锐丽.河南省农村留守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现状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5.
[3] 宋丽博.农村留守幼儿社会化现状与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
[4] 李恒.留守与非留守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的比较研究[J].科技视界,2016(26):100+175.
[5] 潘月娟.关注幼儿情绪发展(二)情绪——孩子与外界交流的最初方式——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J].家庭教育,2003(11):10-11.
[6] 曹安.3~6岁城市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及其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的调查[J].上海教育科研,2000(06):40-43.
[7] 武建芬.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基金项目:六盘水师范学院大学生项目“贵州留守幼儿心理发展研究调查”(编号:LPSSYDXS1639)
通讯作者: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