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对建筑企业产生的经济效益

2018-05-31宁会竹

财经界·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

宁会竹

摘 要:近年来,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受市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建筑企业竞争演变成了建筑施工项目价格的竞争,低价成为工程项目中标的法宝。建筑行业呈现出了低价、中标、豆腐渣工程恶性循环的苗头,改变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摒弃传统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成为当前的首要工作。本文介绍了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分析了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介绍了实行建筑项目精细化管理为建筑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 成本精细化管理 经济效益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摒弃了传统管理模式中粗放的管理思想,提倡最大程度的减少管理成本,创造企业收益的最大化。建筑施工项目成本实行精细化管理,能够保证按时高质量的完成工程项目,并且对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从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节约成本支出。

一、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的认识

(一)建筑施工项目成本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支出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设备使用费等直接费用,以及建筑工程管理费用的总和就是施工项目成本。建筑行业特殊的成本和利润关系,导致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投资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最终效益。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中的收益与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好坏有关系,因此,建筑施工项目成本采用精细化管理,能够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整体预算全面管理,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润。

(二)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既是一种企业文化,又是一种科学的企业管理理念,对服务质量和社会分工都进行精细化的现代管理,强调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精细化管理是对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传承与摒弃,传承优秀的管理理念,摒弃粗放的管理模式,从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建筑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从招标到竣工的全部环节,实现了人员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配置,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工程的成本支出。

二、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设计单位缺乏成本管理意识

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单位缺乏成本管理意识,不重视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很大程度上敷衍了事,选择设计人员的标准比较低,忽视了对设计人员自身綜合素质的考核。设计单位设计建筑工程项目时,将施工安全和施工技术作为考虑的重点,忽视了施工项目成本的影响,导致工程施工的不必要成本支出增加。

(二)建筑单位不重视实地考察

建筑施工项目的设计需要了解施工现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地质特点等,并且进行实地考察,才能设计出最科学的施工方案。实地考察能够为工程项目的设计提供重要的数据信息做依据,但是很多建筑单位不重视实地考察,甚至在没有勘察施工现场的情况就开始设计工程项目,导致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条件不符,延误工程,增加工程的建设成本。

(三)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效率低下

建筑单位为保证工程项目尽快批准,将工程项目的投资标准降到最低,以提高工程项目审批通过率。工程项目缺乏正确、完整的成本管理手段,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资金危机,无形中增加成本的投入。建筑单位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建筑施工材料选用一些成本低的替代品,建筑施工采用的替代品根本不符合工程用料的标准,从而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企业对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欠缺还会导致工程在人员和设备配备、现场监督管理等方面出现疏漏,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的造价。

三、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对建筑企业产生的经济效益

(一)合同履行实行精细化管理

建筑施工使用的原材料、机械设备、施工人员,以及选择的施工地点都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单位因施工数量的增加,会聘用一些没有施工经验且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的人员进行施工,无形中降低了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水平。因此,需要通过合同对建筑工程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管单位进行精细化管理,考核施工质量,能够将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提升一个台阶。

(二)监管环节实行精细化管理

建筑施工离不开监督管理,这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监管环节实行精细化管理,首先,检查监理单位的行为是否符合合同标准,对违反行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进行适当的惩罚,确保监理单位的工作人员按要求开展工作。其次,聘请专业机构和人员对监理单位提供的方案和建筑规划进行复审,确保监理方案具有合理性、科学性。第三,制定质量考核体系,对监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监督监理人员按照要求开展工作。第四,遵循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将报告送交有关部门。

(三)施工准备阶段实行精细化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前需要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查看,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的地质条件,了解周围的施工环境和地下电网的分布情况,检验设计图纸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的过程进行细节化管理,掌握每个施工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监督施工人员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操作。建筑工程的承包制度需要细化管理,减少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成本支出。细化建筑工程的合同内容,及时修正不合理的合同内容,杜绝施工过程的浪费行为,制定合理的处罚措施。精细化管理能够树立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保证建筑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建筑材料实行精细化管理

建筑工程主要的成本支出就是原材料,大约占总成本支出的60%,因此,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必须重视建筑材料的管理。第一,建筑管理人员必须对施工使用的建筑材料进行检验和审核,根据建筑工程的工期推算出每个施工环节建筑材料的需求量,制定出合理的建筑材料限额领取制度,从而有效的控制材料浪费。第二,建筑施工过程中多采用先进的技术,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节约材料成本。第三,建筑材料分门别类存放在规定的区域内,避免因管理不善增加建筑材料的损耗。第四,定期对建筑材料进行清点,将材料存放过程中的自然损耗的数据记录下来,分析建筑材料损耗的原因,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五)其他环节的精细化管理

除了上述幾大方面以外,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精细化管理:一是加强采购价格的精细化管理,在采购过程中,应当注重讲价控价,通过市场对比和质量检验来进一步压低采购价格,减少成本支出;二是加强人工劳务的精细化管理,在人工劳务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加强管理,避免劳动力浪费现象的出现,力求通过最少的人工劳务支出获得最大效果;三是在后期项目与甲方工程量核后尽量多争取量的管理;四是及时办理变更工程量的签证。对于必须发生的,尤其是涉及到费用增减的工程变更,工程变更应尽量提前争取损失最小。工程变更发生后,其审查尤为重要。工程变更无论是由哪方提出的,必须经参见各方代表共同签字,经确认后由设计单位发出工程变更通知。对于这方面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首先,工程变更是否必要,是否由承包商通过变更将低价清单项目改为高价清单项目的现象。确属原设计不能保证工程质量要求,设计遗漏和确有错误及与现场不符无法施工非改不可的,工程变更必须说明原因;其次,一般情况下,及时变更可能在技术上是合理的,也应全面考虑,将变更后所产生的效益与现场变更增加的费用和可能引起的索赔等所产生的损失,加以比较,权衡轻重后再做决定。

四、结束语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令人担忧,建筑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分析成本管理存在弊端的原因,采用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完善企业的管理模式。建筑施工项目成本实行精细化管理在建筑行业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获利是企业经营发展的目的,面对复杂的竞争环境,企业只有不断压缩成本才能取胜。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能够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减少企业的成本支出,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平.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J].财经界,2016,(15):122+135.

[2]陈斌.精细化管理与施工深化设计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2):138-139.

[3]李阿丽.精细化管理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北方建筑,2017,2(02):57-59.

[4]陈雪然.精细化管理是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J].现代商业,2012,(17):129-130.

[5]李建军精细化管理在工程中的发展和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7,(13):74.

[6]尹旭.我国建筑企业施工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

[7]周洪.精细化管理在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与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6.

[8]张嘉铮.精细化管理与施工深化设计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5.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
医学学术期刊在媒介传播生态系统中的发展研究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综合节能改造实例
运行评价体系在温州电网应用分析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