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财务监督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运用
2018-05-31戴京丽
戴京丽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受到体制机制的约束,单位的内部控制存在内控环境不完善、岗位设置不合理、内控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财务监督是加强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它能在制度、意识、资源等多方面,来强化单位职工加强内部控制的意识、最大化地利用单位资源、最大化地控制单位管理风险等。据此,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本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研究结论能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提供一点参考建议。
关键词:财务监督 行政事业 内部控制 运用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环境不完善
内部控制要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需要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需要建立有效的三方监督机制,三方之间在权力上相互独立,“一把手”及其他权力部门能够有效地运用监督机制,严格控制单位的财务收支,并对单位内部所产生的相关财务问题进行及时地调查与整改。但行政事业单位长期以来的管理模式为“一把手”负责制,这种管理模式易使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决策失去监督与约束效应,从而使得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二)岗位设置不合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人才选拔和引进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编制规定,在人数有限的内部控制队伍中,部分岗位未实施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制度,部分岗位存在一人双岗或多岗现象,如单位财务部门或财务管理人员既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工作,又负责评价和考核内部控制工作,且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还未设置专业的风险评估岗位。岗位设置的不合理既给行政事业单位提供了滥用职权和贪赃舞弊的机会,也让内部控制部门难以良好地运用监督权限来控制财务活动。
(三)内控制度不健全
内部控制制度在理论上有一套成熟的管理理论,但具体运用到实际的单位管理中,还需要行政事业单位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适合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不健全问题,行政事业单位由于专业的内部控制人员数量不足,以及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等,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在實施层面也存在诸多困难。相关岗位和部门设立不健全,部分内部组织涣散、整体工作效率低下,信息传达不畅,监督仅限于事后追责等,均使得内部控制难以有效实施。
二、运用财务监督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加强预算控制力度
预算是提高财务监督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的方法。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从预算的编制到考核、总结,均应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方法。预算的编制应严格按照零基预算结合滚动预算的方式,并对预算编制金额实施实地调研与分析,预算的执行应严格按照预算编制实施,财务监督人员应实时监督预算部门的经费使用情况,对不合理使用预算经费行为及时进行干预与指导,对超额使用预算经费情况应严格调查差额原因,科学公正地对原因进行分析与总结。在预算考核阶段应对预算实施结果较佳的部门给予奖励,对预算实施结果较差的部门按照制度予以追责,并在下期预算审核中,优先考虑预算实施较好的项目,淘汰预算实施较差的项目。从而运用预算控制制度指导单位各部门高效使用单位资金。
(二)结合实际完善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相关部门设置与上市公司具有显著的差别,其内部控制环境无法设立“三会”来对权力部门进行相互监督。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结合单位内部的实际情况,设立审计、财务、“一把手”相互监督机制,且这三个部门的监督权力相互独立、相互约束,问责机制相互影响、互相连带。单位内部应对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梳理,平衡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合理调配各岗位人员,分离不相容职务,消除一人多岗现象,严格按照内部控制理论的核心内容,建立风险评估机制,使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严格按照风险评估结果实施,进而使单位各项经济项目的风险被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应积极利用现代化会计信息系统来强化财务监督的作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直接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效果。行政事业单位应积极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来监督财务人员按照会计处理程序实施会计基础工作,对会计基础工作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核算方法、会计账簿、记账要求等,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单位的会计制度,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会计业务,严格杜绝因会计工作手续不严而产生的虚假凭证和责任不清等现象[[]]。对于会计信息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应将其覆盖于单位的所有相关部门,财务管理人员、内部控制人员等,能够直接通过会计信息系统随时随地地掌握各部门的预算支出和财务收入情况,并能够有效地运用会计信息系统控制项目合同、采购信息等,进而辅助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四)提高监督人员素质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非盈利性特点,使得单位内部对财务监督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相比上市企业的专业财务人员要偏低。缺乏专业知识和系统解决问题能力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在有效地、系统地执行内部控制工作时,还缺乏较强的胜任能力。据此,应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人员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活动、经验交流活动,以及鼓励财务监督人员自觉主动地利用业余时间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等措施,来积极提高财务监督人员的素质,让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人员能够具备充足的、前沿化的专业知识,解决内部控制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能够根据单位的实际发展有效地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使内部控制制度始终与时俱进地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做出配套化的调整与完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主要存在内控制度不健全、内控环境不完善和岗位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有效监督单位资金的使用情况,给单位成员滥用职权、贪赃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在当下反腐形势和提高公权力使用效率不断加强的趋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应积极利用财务监督来提高内部控制效果,有效运用预算控制方法、制度约束机制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等,来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公权力和管理资金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黄翠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初探[J].世纪桥.2011(21):69-70.
[2]张守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研究[J].经济师.2017(5):118.
[3]徐明林.探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对策[J].2010(40):中国市场.86-87.
[4]刘秀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2017(19):89.